灵活就业典型案例讲解:金子般值钱的工龄,可千万别浪费了

发布时间:2025-05-17 20:32  浏览量:3

前天晚上,老婆照例打电话查看我有没有吃饭,我说:还没,正在劝人缴社保呢。

老婆说:你这是闲的吧?不去吃饭,尽扯些用不着的,别人缴不缴社保关你什么事?

我辩解道:他这种情况比较特殊,花11万就能续上8年半工龄,现在不提醒他将来肯定会后悔。

老婆疑惑道:缴什么社保,口袋里装着11万不香吗?

跟她无法解释,只好乖乖去吃饭。

这位网友1970年出生,1986年8月参工,来自河南,目前在浙江创业,预计2030年退休,正在考虑把户口迁到浙江。

按河南人社的规定,他可以补缴101个月的社保。

河南2023年社平工资6260,如果以灵活就业100%的方式补缴101个月,需要花费6260×20%×101=126452元;其中,入个人账户金额40%,计50580.8;按0.6补缴的话分别是75871.2和30348.5;

如果按浙江标准0.6补缴,就是8310×0.6×20%×101=100717.2,入账40286.9

如果只能按企业职工标准补缴,个人本金要增加12%,入账金额不变。

那么,他花费这么多钱到底合不合算呢?

下面,我们接着算。

浙江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8020,2024年8310,涨幅290;假设后5年涨幅不变,290×5=1450,那么到2030年浙江养老金计发基数将会达到9760元。

我不认为届时浙江养老金计发基数涨不到这个数字,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1)浙江一直是采用全口径社平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和计发基数,毋须像其它省市那样要考虑如何缩小计发基数与缴费基数之间的差距;

2)浙江经济发展后劲很足,高科技产业人才占比不少,这些人会拉高社平工资。

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就可以测算养老金了。

大家记住一点:按补缴时上年度社平工资补缴,指数是不会被打折的,也不收滞纳金。

那么,如果他按河南2024年0.6标准补缴,折算到浙江的指数是:

6260×0.6÷8310=0.4520

增加工龄101个月,按计发基数9760,其基础养老金将会增加:

9760×【(1+0.4520)÷2】×8.417×1%=596.38

个人账户本金增加30348.5,计息5年,按2024年社保记账利率2.62%,5年利滚利将是16.79%,30348.5×1.1679=35442.9,÷计发月数139=254.98

另加过渡性调节金增加额=8.417×0.4520×3=11.42

合计增加养老金=596.38+254.98+11.42=862.78

按灵活就业缴费本金是75871.2,÷862.78=88,相对于88个月回本。

对应其它的几种选择,其算法与上述相同,我都用电脑算出来了,大家可以参考。

有没有看出来?缴费最低回本最快。

为什么?因为基础养老金中的“(1+平均指数)÷2”,提高了缴费低群体的养老金,缴费越低,占便宜越大。

但即使是按浙江1.0补缴,回本周期也不过119个月,不到10年。

请问,还有比这更合算的投资吗?别忘了,这是终生领取、旱涝保收!

案例中这位仅增加不到8年半工龄,养老金就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由此可见,在浙江退休,工龄是多么珍贵,可千万别浪费了!

当然了,如果他选择在河南退休,我会给他另一套方案——宁可少缴几年,要缴就缴3.0!

为啥?河南养老金计发基数太低,缴0.6吃不到多少红利;更重要的是,他有近10年的视同工龄,而河南的过渡性养老金取决于实缴平均指数!

经常有人吐槽养老金不公,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

客观地讲:任何时代,“不患寡而患不均”,都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所有人都在吃国家的红利,只是吃得多和少的问题。

因此,既然有些东西无法去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救。

这也是我持续不断地去解析各种养老金计发办法的理由,希望能尽我所能帮到大家。

谢谢大家的耐心观看,下篇文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