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过 年

发布时间:2025-05-18 10:23  浏览量:3

文/陈金梅
一、家里只有五角钱
这年可怎么过呀,家里只有五角钱,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九花子街集了,也是年前最后一个集了。
五角钱,买5分钱的酱油,买5分钱的醋,一角钱买两棵白菜,初一包饺子做馅用一棵,留一棵。一角钱买两块莲藕,一块留着过完年待客,一块过年炸几块藕合。藕合加馅就不放肉了只放点葱花吧,家里还有些葱。还要花一角买些调料,做馅得放点。还有一角钱,买一角钱的肉实在太少了,一整年了,家里的饭菜也没有过肉星,她答应过年给孩孑买肉吃‘家里面盆里还有几斤面粉,包饺子,调面糊,够用了。自己的鸡下的鸡蛋攒着十几个一直没舍得吃,过年吃几个,留下的过了年待客。过年的衣服都洗干净了,没钱,不买新的了。闺女小花过年要一根红头绳也不买了,儿子小虎要挂炮仗也不买了。

丈夫病了一年了,她一个人挣工分,过年生产队分了一小罐油,三斤,是一年的。一个女人挣工分,能分这几斤油就不少了。也要省着点吃,每次炒菜放一丁点,还有一年呢,她在心里盘算着。 女儿小花和儿子小虎露着小脑袋睡着了,她给孩子又塞了塞被角,小虎在睡梦中还咧嘴笑了。男人躺在炕里头,她坐在炕沿上手里攥着那五角钱,有两个五分的硬币,两张一角纸币,一张二角纸币,其中那两个五分的硬币,她几次攥在手里去集上也没舍得花又拿回来了。

一个冬天家里总是吃咸菜,过年了总要有几样菜。过年,熬白菜放点粉条,粉条是女人娘家弟弟前几天送来的,女人娘家村里的生产队做粉条。女人爹心疼看着干瘦菜色的闺女,更心疼那两个正长身体的外孙,用地瓜干换了粉条打发儿子给送了来。炖豆腐,家里还有点豆子,那是秋天小虎领着小花在生产队收割后的豆子地里捡来的。听见换豆腐的梆子邦邦响,就去换一斤豆腐。再炒两个鸡蛋…。她还在盘算着。大人能忍,孩子盼了一年了,就盼过年这几天能吃点好吃的,她的脸上已有了笑容。

男人在炕上又哎哟哎哟地叫了,他的腰又疼了,他得的是坐骨神经疼的病,疼起来就哎哟哎哟地叫,药吃了不少,老不见好。″吃点止疼片吧,别硬挺着了。″她拿了两片药和一杯水递给男人。煤油灯豆大的火焰在跳跃,她用针挑去煤油灯上的灯花,屋子里更亮了些。屋子靠南墙是一盘炕,炕东头角上放着一个桐木箱子,放衣服被子什么的,其实也没几样东西可放。

靠北墙放着一张八仙桌,桌子两边各一把椅子。东墙上挂着几扇玻璃挂画,画上有北京天安门,有天坛公园,画里边的小女孩穿着花裙子,画上还有公共汽车。小花爱仰着小脑袋看画,她说画里的小女孩真美,她说她想坐公共汽车。这些东西都是女人结婚时置办的,这些年家里一直也没添新家具。枣红色的桌子,已被她擦的颜色暗淡,有的地方的油漆已经脱落,露出木头的原色。闺女小花三岁,儿子小虎五岁,儿子小虎已经能给家里拾点柴了,帮着看妹妹,是她的好帮手。

两个孩孑都是听话的孩子,闺女小花是早产,活是活下来了,从小体弱,似乎来阵风就能吹倒,比同龄人矮半头,家里有好吃的除了给男人就是给小花。大门响了几下,她听了听,可能是风刮的,她想。
屋门吱呀开了,她站起身,挑起门帘。有人来了,是男人的朋友。朋友和男人是从小的伙伴,当年男人家里生活条件好,朋友家里穷的吃不饱饭,男人每每偷吃的给朋友。男人生病以来,男人吃的药,孩子吃的零食,朋友时不时买些送来。

朋友现在在市里一个局机关伙房当厨师,朋友小时侯饿怕了,学了厨师的手艺,红案白案都拿手,生活再困难也有厨师吃的。朋友吃的白胖白胖的,如今男人却是黑瘦黑瘦的。男人强撑着在炕上坐起来,″好点没?我听说了一种药,当归针,说治这种病很有效,过了年我托人给你去买。"朋友坐在椅子上。男人抹着眼,"嘛药也吃了,就是不见效。"男人说。"哥,你喝水。"女人给朋友倒了半搪瓷缸水,放了点白糖。男人吃中药,苦药汤子喝的男人见了中药就想吐,白糖是给男人买的,喝完中药,女人给男人再喝几囗白糖水。男人也只喝几口,剩下的给小花喝,小虎从来不喝,虽然他看着妹妹喝糖水他在舔嘴唇,但他说他不喜欢喝糖水。"不渴,刚吃过饭,给你过年用。"朋友从兜里掏出一张十元大团结递给女人。

女人红了眼,抹着眼,又抹一把鼻子。"家里还有五角钱,正愁怎么过年呢!″朋友:"先花着,过了年我发了工资再给你。″"不用了,这些钱就够了,这么多钱过年花不了。"女人急急地说。″给俺兄弟治病的钱你甭长愁,我想办法,我走了。""哥你慢走。″男人说着从炕上想动却又皱起了眉头,他的腰又疼了。朋友走了,女人关好大门闩好门栓,又顶上了杠子。

小虎和小花睡的正香,小脸红扑扑的。"你把水喝了吧孩子睡着了。"女人把搪瓷缸递给男人。"男人喝了几囗,"还剩一口,你喝了吧。″男人把搪瓷缸递还给女人。"真甜!″女人咂吧着嘴,男人回过头背对女人抹了抹眼。这个女人一年来瘦了不少,头上也有了白发,那双细嫩的手也长了茧子,一家子大事小事全靠她一个人,女人一下老了好几岁。

女人拿着那张大团结凑近油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用手绢包好放进了炕角的箱子里。小虎的那挂炮仗,小花的红头绳,再买两块钱的肉。买那种肥肥的肉膘老厚的肉,那个香,小虎最爱吃了。男人也喜欢吃,要给他增加营养,光吃药没营养病好的也慢。再买条鱼,小花爱吃鱼,年年有余,也图个吉利。买包糖,孩子们最爱那包着花花的纸的糖块了…。女人心里又盘算开了。″可以过个好年了!"女人脸上绽出了满足的笑容。"过了年就让哥托人去买那种当归针。″女人对男人边说边扶男人躺下。
夜深了,月牙高高地挂在遥远的天上,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他们窥视着人间的冷暖,祝福着在这片土地上坚守着的人们。

二、村里今年最后一个集
腊月二十九村里年前最后一个集,女人从炕角箱子里拿出包着钱的手绢,领着两个孩子准备出门。″虎儿,跟我赶集买炮仗去。"是男人二婶家里的小付弟弟来了。″付子来了。″生病的男人在炕上给来人打着招呼,″哥,我领孩子赶集去。″
″昨晚小代哥哥给送钱了,你嫂子有钱,她领孩子去就行。"
″你甭管了,虎儿,跟叔走。″男孩看着女人,″有钱,我正打算去给孩子买。"女人说。
″你的钱是你的,过年了,我给孩子买挂炮。"
″走了!″来人拉着男孩出了门。小付跟男人是一个老爷爷,男人生病以来,小付帮着家里挑水打柴,领着小虎捉麻雀,给这个家帮不少忙。小虎整天象个小尾巴一样跟着小付,小付给小虎削的丢丢(陀螺)做的小鞭子,那是小虎的宝贝。女人手巧小付娘年龄大了,平时小付的衣服、鞋子,女人帮着做。

″她婶子!"一个弯着腰脸瘦瘦的老女人挎着篮子领着一个小女孩进了大门,是邻居平平她娘和平平来了。″平平!″小花跑上去拉起女孩的手。″她婶子,给你这碗鸡肉。″老女人从篮子里端出一个黑瓷碗。"嫂子,你给俺哥吃吧,俺哥更需要营养!"

"家里还有,过年大妮子给了只。"女人把碗放在外屋锅台上。大妮子是邻居家大闺女已经出嫁了就在邻村,邻居家男人得的病是肝硬化,肚子已经大了,日子过的也艰难。邻居家孩子多,为了糊囗,邻居男人弄了辆小驴车给供销社拉货,几个儿子有闲就去村东河里用网逮小鱼摸小虾,平平娘喂了头老母猪每年都下崽,平平两个姐姐拔菜喂猪,每年卖了小猪得一笔钱,平平娘还喂鸡喂鸭,下了蛋卖钱花,平平爸爸常年给供销社拉货起早贪黑下苦力,吃不好睡不好,得了肝硬化,检查出来已经晚期。

"嫂,给俺哥留着吃吧!″炕上的男人说。男人也是心灵手巧的人,没得病时常帮邻居修个窗户,钉把镰,泥泥墙头,编个柴筐,男人帮别人磨了多少把镰刀,修了多少门窗,盖了多少座房,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兄弟,甭长愁,你这病能好,吗事也过得去!
″″嗯嗯,嫂!″男人答应着抹了一把眼。
″你也想开!"男人说。
"我想得开!"老女人擦一把鼻涕。

″走,他婶子,赶集去,该怎么过年怎么过年!″两个孩子在院子里趴在一个半米高的泥垒的一个什么上在指指点点,那是个兔窝,两个孩子正在看正从洞里露出脑袋来的小灰兔,小灰兔是小虎养的,夏天小虎给小兔拔菜,秋天又扫了树叶储存起来,冬天就喂小兔干树叶,小虎说小兔长大了卖了钱给爸爸治病,小花天天盼着小兔长大,也跟着哥哥夏天拔棵菜,秋天抓回一把树叶来。
″走了,赶集去了!″女人把那碗鸡肉盖在锅里,也挎上了篮子招呼着两个孩子掩了门,跟老女人一起往集上走去。

集上的人真不少,炮仗市尤其火爆,远远地就听到炮仗,两响(二踢脚)的炸响声。女人给孩子买了根红头绳也给平平买了一根,又去供销社买了包糖块,给两个孩子一人一块,两个孩子高兴的象得了宝。俩人又逛菜市,女人买了条小鲤鱼,买了两斤猪肉。
"他婶子,赶集呀!"是男人本村西街上的同学,抓了一把菜放进女人篮子里。"哥不用了,孩子们不吃!"

″孩子不吃,大人吃。"
"哥…″,女人不知说什么好。

"快去转转去,我还要卖菜″。女人的男人和他是小时侯的同学,当年男人家日子过的好,每到吃饭同学父亲就挎着篮子来了,其实也没嘛好的,胡萝卜,红薯,红高梁饼子,那是人吃人的年头!有囗吃的就是好的!救人命的东西,同学每每说起总是感动加感激。这个给头蒜,那个给把菜,女人的篮子满了。女人可不敢再逛集了,跟邻居领着孩子逃离了集市。到家门囗又各样菜给邻居抓一把,女人和男人是帮别人的人,再苦苦自己,从不向别人诉苦,帮了别人也从不提。男人生病以来,女人家门囗常常会放着一捆柴或一抱草,夏天几根黄瓜,秋天两棵白菜,几根萝卜,常常被放在大门洞里,那不是别人丢的,是有人有意放的,但不想让女人一家知道是谁放的。

"买这么多菜,不省着点花!″炕上的男人见女人篮子里的满满一篮子菜,"就买了二斤肉,和一条半斤的小鲤鱼。别的都是别人给的。″女人说着,把篮子放在了桌上,帮男子在后背倚着的被子上放了一只枕头。"做人做到这份上也值了!"男人捶着腰,"小花呢?″跟平平去她家玩了。"娘"小虎拿着一挂炮仗回来了,小虎爬上炕把那挂炮仗放在炕头上,那里热乎,炮仗怕潮,干燥了放起来声会更响亮,并从兜里拿出一块糖递给男人,″爸,吃糖!""乱给你叔要东西,别学这坏毛病!″"我没要,叔非给买!""行了,买就买了吧!"我多帮婶子干点活补过去,女人对男人说,男人看着女人,看着正高兴的儿子,想着大家一年来对这个家的帮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的心里比吃了糖还甜!

三、欢欢喜喜过大年
大年三十,女人一早起来就开始忙活,今天要把该干的活都干完,明天大年初一,不干活。先去挑几担水,去挑水的人真多,井台前得排号了,大家都来挑水,都要把家里水缸挑的满满的,挑水的路上,你来我往,大家都热情地打着招呼,鼓着劲,女人几担水挑完竟感觉比平时轻松很多,明天初一,一天嘛活也不干,光拜年串门吃好吃的,干了一年活了,大年初一开年头一天,自己给自己放假,女人心里想着。
吃过早饭 ,女人开始切肉,一块切成大方块这是要煮的;一块切成肉丁放盐调匀放盆里放旁屋里晾着。腊月里腌的肉能吃到夏天,嘛时候吃嘛时候取。包饺子切一小块,切成小丁丁,放油盐调料拌好,下午包饺子用,切一块莲藕活好面糊炸了藕合,那条小鲤鱼炖出来放盆里,肉香,炸货香,炖鱼的香味,让这个家弥漫了幸福的味道。

中午饭难得的饭桌上有了几块炸货,几片肉。炖鱼要留着过了年初二家里来客才能吃,女人忙活了一上午,下午包过年饺子,饺子包了两盖帘,一盖帘是放肉的,一盖帘不放肉的,初一早晨吃素的,图一年素素净净,大人孩子没病没灾,素饺子馅炒两个鸡蛋放上,小花不爱吃肉,这个孩子吃东西挑嘴,象小猫吃东西挑,吃的还少,不象小虎嘛饭吃起来都香。女人包饺子在两个饺子里分别放了那两个5分的硬币,大方一回,两个孩子谁吃着就当给孩子的压岁钱,女人觉得愧对两个孩子,过年了也让孩子们高兴一回,女人把饺子捏了又捏,并且捏得褶与其他饺子有分别。

女人担水,炖肉,煎炸,下午包饺子,扫院子,刷洗,一天忙个不停,也没觉累,有使不完的劲,那个家虽然没几样象样的家具但擦拭的一尘不染,锅灶洗刷的光亮光亮的,小院打扫的干干净净,东西归置的利利整整,大门贴上了大红对联,是村里会写毛笔字的李大叔让小孙子上午给送来的,大叔与男人是忘年交,不但会写大字还会编筐的手艺,教会了男人编筐编篮子,爷俩对脾气,男人病了,老爷子常来串门陪着男人说话开解男人,小虎一整天领着妹妹在大街上跟孩子们玩耍,中午带回一个红纸糊的小灯笼,是后院邻居家的大孩子给小虎糊的,小虎说晚上在灯笼里点上小蜡烛,就成了亮的红灯笼了。

一帮孩子一会儿跑来围着兔子窝指指点点,一会儿又一阵风地跑出去了。大街上有孩子们玩的小摔炮仗响声,零星的鞭炮噼啪声,孩子们不舍得整挂地放炮仗,拆开一根一根地燃放,孩子们玩耍的戏闹声,大人们愉快的打招呼声,今天的乡村充满欢声笑语,没有了哎声叹气,骂鸡骂狗的声音,小花和平平跟在大孩子后头哥哥姐姐地叫着跟着跑,过年孩子们最高兴了,吃好吃的,穿新衣服,大人也不哈唬孩子,过年图吉利,不惹孩子哭闹,也不指使孩子干这干那,怕孩子干不好,摔坏东西,孩子们最盼过年了。

晚饭煮的饺子,一家人吃着饺子,就是人间美味了,挑食的小花也多吃了几个,吃过晚饭小虎点上蜡烛提着他的小灯笼去大街上跟小伙伴们玩了,大街上在烧莛,几捆干草和几捆玉米秸竖着围成一堆由年长的老人点着,熊熊的大火就燃烧起来,照的半条街都亮了,熊熊的火光照着一群围观的人,映红了他们的脸庞,燃烧的火焰给寒夜带来光明也带来温暖,孩子们提着小灯笼穿梭在人群中,大人们的欢笑声,孩子们的嘻笑声,沸腾了乡村的寒夜。

人们看着这熊熊火光,心里充满了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憧憬期许,被贫穷苦难冷冻的心也开始融化,就象河里的冰在春风吹拂下融化一样,有人点了两响(二踢脚),两响响着哨音冲向了夜空,在夜空开出一朵朵明媚的花来,爆竹噼里啪啦响一阵,人们嗷嗷欢呼一气,三十晚上的乡村是热闹的海洋,是孩子们的欢乐王国。

男人的几个朋友来串门来了,小代哥哥拿来了草纸包的一小包杂碎肉;小付弟弟带来半瓶地瓜干白酒。女人赶忙拌两个青菜,又煎一盘饺子,把面板放在炕上,以面板当桌,摆上菜肴,又把酒温热,几个朋友陪着男人喝起了小酒,他们有说有笑,男人高兴,一晚上竟没说腰疼,女人把炕烧的热热的,把暖壶的水烧满,小屋里欢声笑语温暖又热闹,屋子里点了泡子灯,灯罩擦的亮亮的,小屋比平时霍亮多了。夜深了,小虎回来了,女人把他的小灯笼挂在院子里的枣树枝上,又点燃了一支小蜡烛。有些许的微风吹来,小红灯笼在轻轻摇晃着。夜空中不时有二踢脚燃放的花朵在绽放,还有噼里啪啦爆竹的响声传来,乡村的夜美极了。

家家大门虚掩着,也没人偷东西,那个年代谁要是背上贼的名声,那是辱没先人,让儿女无法抬头做人的事!穷死迎风站,饿死不做声,是那代人的坚守。小花困的在女人怀里睡着了,女人把小花放在炕头上。小虎也困的爬上炕,女人拉过被子给孩子盖上,只露出小脑袋。孩子们在大人们的谈笑声中甜美地睡着了。
女人拿出给孩子洗的干干净净的衣服放在炕角,明天一早给孩子穿。小花的小粉褂上女人给缝上了两个花兜兜,女人会裁剪,那是帮别人裁剪衣服剩的小布头做的。小虎的小绿褂的领子和袖囗缝上了两道黄边边,小虎裤子上用小布头缝上了两个小狗狗,小花裤子上缝上了两只小猫头,鞋子也刷的干干净净。男人的衣服虽然洗的掉了色,也干干净净。女人拿出结婚时的头巾,一条淡绿色的丝绸头巾,明天拜年围上。

夜更深了,只有稀疏的一两声爆竹声传来,女人困的倚着墙睡着了。她的脸上带着微笑,她是梦到了明天新年第一天,人们热热闹闹地各家串门拜年吧!
一九七七年,鲁西北平原农村张庄,小花一家,跟其他家庭一样,过了最后一个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