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月薪三千却给我转八百,一次意外进医院,看见账单才明白!

发布时间:2025-05-17 07:05  浏览量:4

儿子每月工资三千,却给我转八百过来。一次偶然生病进了医院,看到费用清单后我才恍然大悟!

小区的物业费用再度上调,每平方米每月涨了五角钱。我仔细算了一下,要是房子面积是六十平,那么一年下来就得额外缴纳三百六十元。我把这件事告知了隔壁的李嫂,她抿了一口保温杯里泡着枸杞的水,那保温杯上印着“最佳员工”四个字,不过“员”字已经掉了一半颜色,远远看去就变成了“最佳工”。

李嫂长舒一口气,说道:“如今啥东西不涨价呀?我女儿上个月买了台洗衣机,比大前年贵了八百块呢。”

两人坐在单元楼门口的石凳之上,石凳中间存在一个缺口,不清楚是哪家小孩砸出来的,还是在台风天被什么物件砸出的痕迹。我偏爱坐在那个有缺口的位置,这样裤子就不会被晒得炽热。

李嫂冷不丁问我:“你家儿子在城里工作,如今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呀?”

我不假思索地说道:“月工资三千。”接着又补充了一句:“要是加上业绩提成,应该会多一些。”

其实具体数目是多少,我也不太了解。儿子大学毕业至今已有四年,一直在城里的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我晓得这一行不太容易干,最开始的时候,他时常深更半夜给我打电话,说客户没了踪影,说老板斥责他,还说被小区的保安赶了出来。那时候我就打算让他回到县城,县政府对面新开设了一家银行,相熟的人都说愿意帮他想想办法,好歹也算一份体面的工作。

然而儿子并不乐意,他表示回到县城这辈子就没盼头了,不管多艰难都要在城市里立足。我没办法说服他,毕竟他父亲早年也是这般执拗,喜欢钻死胡同。

一想到孩子他爸,我瞧了瞧手中的菜篮子。里面有青菜、豆腐,还有一小片五花肉,这些够我吃一晚上了。以往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多买些肉类和海鲜,孩子他爸喜欢吃荤菜。

李嫂带着些许试探的语气问我:“你儿子给你拿养老钱了没?”这话一下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我提出“每月给我八百”之后,留意到李嫂的眼睛瞬间闪过一道亮光。

“这挺好的,我家闺女,一个月收入还不到四百呢。”李嫂稍作停顿,接着说,“但人家刚结婚,还有房贷要还,也挺难的。”

我轻轻颔首,并未多言。儿子每月都会准时给我转八百元,从未有过中断。说来也挺奇特,尽管晓得他薪资不高,可我从未想过拒收这笔钱。自他父亲离世后,我仅凭退休金独自生活,其实也能过得舒坦,然而这八百元却成了我和儿子之间的一种心照不宣。

李嫂突然又问:“你儿子今年多大年纪啦?有没有交女朋友呀?”

一阵微风拂过,将地上的烟盒吹到了我的脚旁。那烟是红塔山,我儿子抽烟也选这个牌子。这么一想,我才发觉自己已有两个月没和儿子碰面了。

“都二十七岁了,虽说有个正在相处的对象,但还没正儿八经见过面。”我一脚把烟盒踢到了一旁。

话刚说完,兜里的手机就响起来了。来电显示是个不认识的号码,我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接通了电话。

一位女性的声音发问:“请问您是陈大明的母亲吗?”

“是啊,你是?”

陈先生于我们医院进行了一场小型手术,目前状况良好并无大碍,不过需要有家属前来办理出院手续。

我的心情瞬间坠入了万丈深渊。

搭乘上前往城里的公交后,我才猛然记起没问医院的详细地址,仅记得医院名字是“第三人民医院”。我拿出手机打算打回去询问,却发觉手机没电了。我向旁边座位的年轻男子打听,他瞧了瞧我,告知我第三人民医院规模较大,设有东西两个院区,还建议我到终点站后再问明白。

车厢内空调开放,然而我却汗流浃背。儿子为何会突然住院呢?是遭遇了交通事故,还是患上了某种疾病?

这列车行进得极为缓慢,每抵达一站,总会有提着大包小包物品的人上车。有位大姐抱着一个纸箱,箱内的东西一直在晃动,我推测或许是只小狗或者小猫。她在我身旁落座,把箱子放在膝盖上,纸箱表面贴着一张快递单,单子已被雨水浸湿,地址模糊难辨。

我向她询问:“大姐,您晓得去第三人民医院的路该怎么走不?”

“晓得呢,我闺女在那儿工作。”大姐一边说着,箱子里的物件又动了动,“是东边的院子还是西边的院子呀?”

我对此也不太了解。

大姐热情地为我指明方向,说道:“那我给你讲两个地点吧。”还表示能送我前往,原因是她当日恰好要去医院探望女儿。

不知怎的,我忽地忆起儿子小时候的事儿。那时候家里日子艰难,连个像样的玩具都置办不起,儿子就捡了个纸盒子,说那是他的小汽车。我跟他承诺,等我领了工资就给他买个遥控汽车。可当月工厂效益不佳,工资被拖欠了,我又只能违背诺言了。

儿子既没哭泣也没吵闹,反倒宽慰我道:“妈,没事儿,我这纸箱做的车也蛮不错的。”

一边说着,他又像在显摆一样,在纸箱的外面画了方向盘和两个车灯。

如此这般,公交车于我的记忆里慢慢驶进城市。抵达医院后,我向那位大姐表达了谢意,接着迈入了住院部。

507号病房位于五楼。我上气不接下气地爬上去,推门而入,就瞧见儿子躺在靠近窗户的病床上,右腿缠着绷带。他看上去精神还不错,正拿着手机在看些什么,看到我进来,赶忙把手机搁下。

“妈,您咋过来啦?”他看上去有些慌乱。

医院打电话给我,告知你住院了,我哪能不来呢?我把带来的水果搁在床头柜上,上面已有两个削了一半的苹果,苹果因氧化变成了褐色。

儿子解释说:“这只是个小手术,明天就能出院,您别担心。我一开始就没打算麻烦您。”

我扫视周围,发现身处一个双人病房,另一张病床无人使用。病房内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消毒水气味,还夹杂着一丝叫不出名字的草药味道。床头呼叫器的按钮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故障修理中”,上面的字迹已有些模糊不清。

我在床边坐下,向他问道:“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儿子说话吞吞吐吐,称是在单位楼梯那儿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给扭伤了。医生表示韧带有些撕裂,给他做了个小手术。

我眉头紧皱,询问道:“保险公司没给你购置工伤保险吗?”

儿子躲开我的视线,说道:“买了,不过这不算工伤。妈,您别操心,花的钱不多。”

护士推着放着药品的小车走进来,瞧见我后,面带笑容说道:“这位应该就是陈先生的妈妈吧?您儿子这几日表现挺不错的,一点儿没让我们费神。”

我轻轻颔首,询问道:“需要办理什么手续不?”

护士给儿子测完体温并记到病历本上后,说道:“您到护士站填一份家属登记表就可以了。”说完便转身离去。

我留意到病历本崭新崭新的,封面上还贴着一张写着“急诊入院”的标签。我心里的疑惑愈发浓重了,不过看到儿子满脸疲惫,我便决定先不追问此事。

“你先歇一会儿,我去护士站打听一下。”我站起身走了。

护士站的墙壁上张贴着各类宣传海报,有倡导戒烟的,有鼓励献血的,还有一张是有关器官捐献的。一位戴着眼镜的男护士正坐在电脑前忙个不停,瞧见我走近,抬起头询问道:“您有什么事情吗?”

我是住在507房间的陈大明的妈妈,过来填写家属登记表。

“噢,陈大明。”男护士在电脑上操作了一番,接着取出一张表单递给我,“您把这个填一填,随后到旁边的收费处了解一下住院费用的状况。”

我拿到表格后,一边填写一边询问:“我儿子的伤势是否严重?”

男护士瞧了我一下,小声说道:“韧带出现撕裂情况,做了个小型的微创外科手术,恢复状况还比较理想,不过需要安静休养一阵子。”

我小心翼翼地询问:“他究竟是怎样受伤的呢?真的是在单位跌倒所致吗?”

男护士略微迟疑了片刻,开口道:“您最好还是向病人本人询问具体情况。只是……”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入院记录里写的是‘街头意外’。”

我的心猛地一坠,“街头意外”究竟指的是什么?

填好表格之后,我依照指示前往收费处。窗口后面坐着一位中年女性,她正吃着面包,瞧见我走来,便放下面包,擦了擦嘴巴。

劳驾,我打算查询一下507房间陈大明的住院花销。

“您是?”

我一边递上刚刚填好的表格,一边说道:“我是他妈妈。”

女士接过表格,在电脑跟前操作了片刻,随后打印出一张单据交到我手上。

截至目前,产生的费用总计为一万二千六百八十元,之前已预交八千元,还需补缴四千六百八十元。明天出院之前,还会有部分费用产生,届时再进行结算。

我望着那个数字,发了几秒呆。这八千元的预交金是从哪儿来的呢?儿子说他每月工资才三千块呀。

我询问道:“请问这笔预缴款是由谁缴纳的呢?”

女人回应道:“患者本人在入院当日就完成缴费了,采用的是微信支付方式。”

我悄然掏出手机,发觉依旧没电。女人察觉到我的尴尬状况,和蔼地说道:“您需要充电吗?这儿有充电器,能借给您用一用。”

“多谢。”我接过充电设备,将其与手机连接。

返回病房时,儿子正在享用午饭,那是医院提供的标准餐食,有白花花的米饭、绿油油的青菜、一小碗汤,还有一个水煮蛋。瞧见我走进来,他放下手中的筷子,开口问道:“妈,事情办妥了没?”

我在他床边坐下,直截了当地问:“你究竟是怎样受的伤?别蒙我。”

儿子轻轻叹了一口气,将饭盒挪到一旁,说道:“是……送外卖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弄的。”

“送外卖呀?”我满脸惊讶地望着他,“你不是在保险公司工作吗?”

儿子垂着头说:“我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不过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我会去送外卖……保险业务开展起来不容易,提成也时高时低,不太稳定,所以才这样。”

一种复杂的情感在心中涌起,包含着心疼、愧疚以及一丝恼怒。“那你每月给我的八百元钱……”

“这是我理应给您的。”儿子仰起头,眼眶微微泛红,“您独自生活艰难,我不能对您不管不顾。”

我喉头一紧,几近哽咽。脑海中浮现出儿子每月按时打来的八百元生活费,耳畔回响起他那句“工作太忙,没工夫回家”,眼前又仿佛看到他每次通电话时背景里喧闹纷杂的场景……

“你这小孩,怎么这般糊涂?”我拽住他的手,“你自身都如此困窘了,还…”

“我手头不紧,过得挺舒坦。”儿子挤出一丝笑容,“送外卖每个月能有四五千的收入,再加上保险公司给的底薪和提成,钱够花了。”

我回忆起收费处的那张单据。“那你从哪儿弄来八千块去交医药费呢?”

儿子先是一愣,随后笑着说:“妈,我有存款呢,这点钱我还是拿得出来的。”

就在此时,一阵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我这才发觉是自己的手机,它刚刚充了一会儿电。手机屏幕上呈现出一条微信转账的记录:上个月二十八号,儿子给我转了八百元。

猛然间我想起来,每次收到儿子转的钱,我总会回上一句“钱收到啦,你自己也要多注意身体”,随后儿子便会回我一个笑脸。可上个月,我没记着给他回复,儿子反倒接连给我发了三条消息,先是问我钱收到没,接着又问我是不是身体有恙,最后还说周末有空就回来看我。

那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