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八一风采录】杨志强:“医”线坚守,续写军人荣光

发布时间:2025-08-04 19:21  浏览量:1

从海防前线的卫生员,到急救中心的“冲锋者”,再到基层卫生院的“掌舵人”,二十余载岁月里,他始终以军人的坚毅与医者的仁心,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他就是景洪市勐养中心卫生院院长杨志强,一位从军营走出的医者。

1978年,杨志强出生于景洪,自小便对“救死扶伤”怀有朴素的向往。19岁时,他从思茅卫校毕业,恰逢征兵季,怀揣着对医学的敬畏和对责任的憧憬,他毅然投身军营。1998年,他成为广州军区海防一团卫生队的一名卫生员,就此开启了为期5年的军旅生涯。2001年10月,凭借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杨志强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4年,杨志强从部队退役,脱下军装,换上白大褂,进入景洪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工作。急诊室闪烁的红灯,比军营的警报更令人揪心。在这里,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凭借部队锤炼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扎实的急救功底,他很快成为科室骨干,并于2014年5月担任景洪市急救中心副主任。

在急救中心工作期间,急救车成了他的移动“战场”。随着各类突发性医疗急救事件的增多和民众急救意识的逐步提升,急救中心的责任和任务愈发艰巨。杨志强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杨志强再次展现出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的军人本色。他以身作则,坚守在抗疫的最前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用温暖和爱心为患者驱散疫情的阴霾。因为工作成绩突出,2020年12月,杨志强被授予了“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并参加了现场表彰。

2021年11月,杨志强调任景洪市勐养中心卫生院院长。“基层是医疗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公里走不通,百姓健康就没有保障。”面对基层医疗工作的繁杂与诸多困难,他没有丝毫退缩。他常说:“有思路,才会有出路,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困难,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工作中,杨志强深入基层,走村串寨开展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动员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到一个村寨,他都耐心地向村民宣传健康知识,解答疑问,为村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杨院长从来不搞‘花架子’,他关注的是老百姓看病是否方便、花钱是否有所减少。”勐养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助理医师王忠说,以前由于医院设备存在诸多不足,老百姓进行康复理疗都要前往城里。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卫生院的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已能直接开展康复理疗等服务,老百姓看病变得更加便捷、实惠。

在杨志强的带领下,勐养中心卫生院的服务水平、业务能力大幅提升,病床使用率显著增长,职工积极性明显提高,医院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时刻关心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深入科室了解职工需求,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在他的影响下,全院上下形成了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一直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也常跟我们强调‘医疗质量是生命线,就像战场上的防线,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跟他共事我们很安心。”勐养中心卫生院内儿科护士长杨云芳说。

从军营到医院,从急救一线到基层卫生院,杨志强始终保持着军人挺拔、坚定的姿态。“在部队的5年,是我终身难忘的5年,我学会了守纪律、团结、敬业、奉献。从一名军人转变为一名医生,这些精神一直影响着我。”多年来,杨志强始终恪尽职守,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倾注在平凡的医疗工作岗位上。他的故事,是无数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缩影,他们用平凡铸就伟大,用坚守诠释担当,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军装教会我担当,白大褂教会我爱。只要群众需要,我就永远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守护者!”杨志强的脚步仍在继续。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他用初心丈量着从戎到从医的距离,用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钉”在百姓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