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毕业生求职受阻,含泪表示:不该报此专业,浪费了高考分数

发布时间:2025-08-04 22:53  浏览量:1

高考分数高,本该是人生起点上的加分项,可现实里不少985毕业生却在职场门口磕磕绊绊。想想那些年埋头苦读的日子,换来一纸名校文凭,却因为专业选得不对劲,工作机会少得可怜。

历史专业就是典型例子,好些人毕业后发现对口岗位寥寥无几,只能转行或继续深造,感慨那高分白白丢了水里。

不是说兴趣不重要,但就业这事儿得现实点,市场不等人,选专业时多瞅瞅数据,别光凭一腔热血。

教育部数据显示,历史学常年挂在红牌专业榜上,就业率徘徊在低位,毕业生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到让人喘不过气。

历史专业主要方向无非教师、科研机构或博物馆,可这些地方门槛高,本科生基本进不去。想当老师,历史不是主科,很多学校招人时优先语文数学,历史岗位少不说,还得考教师资格证,竞争对手一大把。

科研单位更狠,非硕士博士别想,进去后还得熬资历,工资起步低,生活压力山大。博物馆呢,岗位稳定但数量有限,大城市抢破头,小地方机会更少。

数据显示,历史专业毕业生考研率高得惊人,就是因为不读研就业难上加难。

不少人本科毕业就卡壳了,转行吧,专业技能不匹配,从头学起耽误时间;坚持吧,前路渺茫。那些高考分数够冲热门专业的学生,选了历史,往往事后追悔莫及,觉得高分本该换来更宽的路。

不止历史,其他文科类专业也藏着坑。像哲学、心理学,理论性强,毕业后对口工作少,进企业难,进高校更难。

市场营销听起来热门,可饱和严重,毕业生从基层干起,压力大离职率高。 生物工程一度被捧为前景无限,可就业数据不乐观,没科研目标的学生报考后容易后悔,还带点危险性,尤其是女生需慎重。

985毕业生中,后悔选这些专业的不少,他们哭诉大学四年学的东西,用武之地太少,高考努力像打了水漂。数据显示,这些专业就业率持续低迷,毕业生平均薪资也落后于热门工科。 想想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父母砸锅卖铁供读书,结果孩子毕业找不到体面工作,心酸谁懂?

就业难的根子在哪儿?一是专业与市场脱节。过去文科扩招快,毕业生多,可社会需求没跟上。像历史学,社会需求以教学为主,但学校岗位饱和,毕业生堆积。

二是学历内卷加剧,非985不要,硕士起步成常态。北大历史博士求职高校教师还屡屡落选,可见卷到什么程度。

三是地域因素,内陆城市机会少,毕业生扎堆北上广,竞争更猛。那些选了垃圾城市加垃圾专业的,30岁时往往扇自己耳光,后悔没早点醒悟。 经济形势也不乐观,2024年土地财政下滑,人口负增长,产业升级遇阻,导致失业增多,消费下滑,形成恶性循环。

家长和学生该怎么避坑?有关系就选对口专业,进体制稳。 没背景的,优先工科如计算机、电子,动手强,就业广。

数据显示,理工科就业率高,趋势向好。 城市选北上广深,机会多于内陆。 分数低别勉强,选实用如护理、机械,国外缺口大,能润出国。

大学别死学本专业,多考证,自学热门技能,拓宽出路。数据显示,应届生专业对口率下降,转行成常态。

像那些后悔的毕业生,后来转营销或文案,利用历史知识做短视频,收入稳了。 但遗憾还在,高分本该更好。

高考像买房,热门变冷门,冷门成中心。选专业就是选人生,别让高分浪费,平衡兴趣与现实,才走得远。那些后悔的毕业生,故事让人心疼,却也教人清醒。

文科生就业难?打破条框,文科生不必陷入“弱者”思维定势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