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她,海南岛和南海诸岛200多万海域,可能归属不了我国
发布时间:2025-07-07 18:09 浏览量:5
虽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但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延续长,其中有些时期,某些地区脱离了国家的管控,比如越南、海南等地方。
越南距离比较远,慢慢脱离了中国,自成一国。海南在南北朝之前,也出现了600年无归属的情况。
但在南北朝时,因为一个人的高瞻远瞩,海南再次回到了我国的怀抱。
如果没有这个人,海南和南海诸岛很有可能还在“飘荡”。
是谁如此睿智,保证了我国版图的完整呢?
冼英出生于岭南高凉郡,冼英的家族世代是俚人部众的首领,而且她的家族施行女性世袭制。
小小年纪的冼英聪明伶俐,所以十几岁时,她就被推举做了大首领。
有一次,族里的两个人放鸭子时,鸭子混在了一起,分不清归属,吵了起来。
两人找到小族长冼英帮忙,小冼英眼珠一转,将两人分开,单独问询了各自都是如何喂养鸭子的。
之后,冼英让两人分别按照自己平时的方法喂食,果然,成功将两人的鸭子区分出来了。
还有一回,有两个人因为一顶竹帽的归属问题找到了冼英这里,想要冼英帮忙辨别竹帽的主人是谁。
冼英知道后,让他们将竹帽放下,她要仔细审问竹帽两天,让竹帽自己说出来答案。
两人走后,冼英派人观察他俩的举止。没到两天,冼英就让人把他们俩叫了回来。
冼英问道:我听说你们有人背地里骂我了?
一个人立马说道:他昨天走后,说您扣了帽子,敷衍搪塞不打算管他这件事。
另一个人听到后,害怕地低下头不敢说话。
冼英看到这里心里有了数,原来,她是故意扣下帽子,好看看两个人的反应。
一个人害怕帽子被扣,而另一个人却不怎么在乎,一目了然,只有花了钱买了帽子的人,才会担心别人侵占自己的物品。
冼英因为大统领的身份,可以接触了很多聪明的汉人以及中原先进的技术,这使得她对中原的发达非常向往。她也期待在自己的带领下,俚人日子越过越好。
当时海南属于岭南治下,汉武帝时期也曾设置过郡县,可是由于路途遥远,民族众多,汉人的知识未传入海南,时有叛乱发生。
再加上海南气候、地理环境恶劣,所以到汉元帝时期,朝廷就放弃了海南岛,以至于海南岛长期处于部落状态。
其实也有官员来驻扎管理过海南岛,但是要么因为教化不同,无法很好的管理海南的民众,要么就是天高皇帝远,来了一个大贪官,肆意搜刮海南的百姓。
这样的官员要么被当地人打死了,要么就灰溜溜地跑回朝廷,说海南是一群未开化的野蛮人。
不过由于中原战乱频繁,时常会有人到冼英这里借兵。
所以一来二往,成为首领的冼英,经常会和中原的人打交道,看到他们精美的衣服、先进的技术、优雅的做派,冼英想让自己的族人也融入进去。
这之后恰逢梁朝在岭南重新设置郡守,冼英便趁这个机会,向梁朝申请,在海南岛也设置官府,管理海南岛。此后,冼英便有更多机会和汉人打交道了,从而大力推行海南岛教育开化和农耕技术。
从此,脱离中原600年的海南又回归了。
过了些年,帮助冼英一起发展岭南的“贤内助”来到了她身边。
冯宝家族是北燕皇族后裔,三代都是高凉太守。
冯宝的父亲冯融,一直纠结于他们冯家在岭南有名无实,很多政令根本实行不下去。
他打听到冼英的品性和志向后,打算通过政治联姻,更好的治理海南,所以他大力促成冯宝和冼英的婚事。
但是,按照当时的环境,汉人看不上俚人,觉得俚人粗鲁彪悍,始终认为俚人是蛮族。
冯融的做法被士人瞧不起,认为他为了权力不要脸面。
可俚人也看不上汉人,认为汉人狡诈,冼英嫁给汉人,是丢人的,是向汉人权力屈服。
面对双方都不看好的情况,冼英力排众议,扛着压力嫁给了冯宝。
事情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糟糕,婚后,冼英和冯宝琴瑟和鸣。
通过冯宝,冼英朝岭南引入了中原的农耕技术以及生产工具(铁器)等,使岭南逐渐从部落向农耕社会转变。
而借着冼英的族群以及冼英的居中协调,冯宝也顺利地开展了教化以及耕种的普及,冼英更是帮冯宝解决了多次叛乱。
冯冼的汉俚结合,成功的缓和了岭南的尴尬局面,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慢慢的,质疑声逐渐消失。
侯景之乱爆发时,各地很多人响应,纷纷加入。当时,高州刺史李迁仕致信邀请冯宝前去赴宴,商量如何平叛。
冯宝想要整顿兵马前去助力,可是冼夫人拦住了他,表示:刺史无权调动和差遣太守,他这么调动你明显违制了!千万不要去赴宴!冯宝却不明所以。
而冼夫人信息渠道众多,她告诉冯宝:先前朝廷征召李迁仕前往浙江台州支援,可是他却称病不去,私底下铸造兵器,点兵点将,这时候召唤你,不言而喻啊!
冯宝大惊,李迁仕这次宴请真是个鸿门宴啊!在冼夫人的劝说下,冯宝没有前往。
果然,没几天李迁仕聚众谋反,进攻灨石。冯宝打算派兵去援助,可是此时李迁仕势头正盛,贸然进攻必然损失惨重。
冼夫人便主动请缨,让冯宝假意送礼,说一些恭维谦卑的话给李迁仕,然后由冼夫人代冯宝前去运送资助的物资。
冯宝听从了冼夫人的计策。
李迁仕果然中计,当冼夫人带着众人进入李迁仕营地后,发起突袭,大败李迁仕,李迁仕狼狈逃到宁都。
之后,冼夫人带着人马前往灨石支援,遇到了陈霸先。回来后她就对冯宝说:我们以后要多多资助陈霸先,这个人肯定能够成事。
梁朝大乱,陈霸先最终登基称帝,果然如冼夫人料想一般。
没两年,冯宝去世,冼夫人本可趁此机会割据做个诸侯,可是她先是稳定好各部族的情绪,然后带着9岁的儿子冯仆前往丹阳拜见陈霸先,请求陈朝如梁朝一样,继续在岭南设置郡守。
冯仆被陈霸先任命为郡守,实际就是默许冼夫人掌管岭南。
多年后,冯仆长大,冼夫人将行政权交还冯仆。
当时广州刺史是欧阳纥,欧阳纥邀请冯仆到高安,想要冯仆和他一起谋反。
冯仆谨遵冼夫人的教诲,只做忠臣,不做诸侯,于是偷偷跑回去领兵对抗欧阳纥。
由于冯家几代人安稳镇守一方,再加上冼夫人的功绩,冯仆被封为新都侯,加官进爵。冼夫人被册封石龙太夫人,礼节如同刺史级别。冯冼两家获得的荣耀实至名归。
又过了一些年,天下大势再次归一,隋朝攻破陈国,将分裂的中国再次统一。
在确认陈后主确实败亡后,为了地方的稳定,冼夫人欣然接受了隋朝的安排,让隋朝接管了广州。
之后,时有洞人、俚人不服汉人统治,发动叛乱,冼夫人都亲自出面,平定这些叛乱,使岭南免遭战火的袭扰。
但之后因为赵讷上任,其暴虐贪婪,逼的很多部族叛乱。
冼夫人一边上书弹劾赵讷,一边安抚各地叛乱的部落。
可以说冼夫人每到一个地方,这些地方都乖乖的归顺了朝廷。冼夫人在当地的威望可见一斑。
隋文帝非常钦佩冼夫人的胸襟格局,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朝廷赏赐冼夫人众多布匹、锦帛,独孤皇后更是单独赐给冼夫人一套贵重的首饰衣服。
冼夫人每年都会召集族人,将梁、陈、隋三朝赐予的物品陈列出来,告诫族人,要对天子有敬畏之心,保持一颗忠心,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冼夫人虽然是俚人,但积极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采取民族融合的方式,让岭南地区在战火纷飞的南北朝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使岭南成为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更是在冼夫人的提议下,朝廷在海南设置政府机构,得以保证版图的完整。可以说冼夫人居功甚伟。
由于中国版图实在太大了,功绩、能力和武则天媲美的冼夫人,在海南被尊为圣母的冼夫人,很有可能不被所有人知晓,但她的功绩应该值得所有人铭记。
周总理也曾称赞冼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这样的称号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