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大量上市了,再次提醒:这5类人尽量少吃,不懂别乱吃!
发布时间:2025-07-10 17:50 浏览量:2
毛豆正当季,香香糯糯的,很多人一吃就停不下来,但有些人吃多了反而可能惹上麻烦。
夏天一到,毛豆就成了饭桌上的“常客”。不管是啤酒搭档,还是凉拌小菜,甚至连孩子都爱拿它当零食。但别以为绿色的就是健康的,毛豆虽好,却不是人人都适合吃。尤其是下面这几类人,吃毛豆前真得想清楚。
胃老是不舒服的,这绿豆别贪嘴
不少人一吃毛豆就觉得肚子胀,甚至还会打嗝、放屁,严重的还会腹泻。这不是毛豆不新鲜,而是肠胃在“闹情绪”。
毛豆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这种东西进到肚子里,像刷子一样清理肠道,正常人吃了有好处。但肠胃本就虚弱的人,比如有慢性胃炎、胃下垂或者胃动力差的人,它一刷反倒容易“刷破皮”。尤其是煮不熟的毛豆,生硬难消化,吃了就像吞了块生铁,胃肠道得鼓足劲才能把它“磨碎”。
平时吃点稀饭都觉得胀的人,还是别用毛豆来挑战肠子了。
痛风犯的人,毛豆不是你的朋友
很多人以为痛风是吃海鲜吃出来的,其实不只是。像毛豆这种豆类,其实也含有不少嘌呤。这东西在体内转一圈后,会变成尿酸,尿酸多了就在关节里“沉淀”,最后引起痛风发作。
有研究显示,每100克毛豆里,嘌呤含量大概在60~75毫克左右。虽然不算豆类里最高的,但对于尿酸高、痛风反复的人来说,这点含量就足够“点火”了。尤其是那些本身肾功能又差的人,尿酸排不出去,关节就等着“爆雷”。
痛风的人吃毛豆,就像油锅里加水,表面看不出来,突然就炸锅了。
血糖不稳的,毛豆别当零食吃
糖尿病人常听人说毛豆含糖不高,其实这话只对了一半。毛豆虽然不像甜玉米那样含糖高,但它富含植物蛋白和淀粉,而这些都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
特别是有些人喜欢把毛豆做成香辣炒毛豆、五香卤毛豆,一加调料,盐油糖齐上阵,血糖就像坐了电梯一样“上楼”。而且很多糖尿病人一坐就一盘,觉得比吃饼干健康,结果一测血糖,数字吓人。
糖尿病人若真想吃毛豆,一定得算好量,别把它当瓜子嗑着玩。
肾脏有毛病的,毛豆吃多更伤肾
毛豆蛋白含量很高,每100克毛豆里,蛋白质接近13克。健康人吃了,补充营养没问题。但对肾不好的人来说,这些蛋白就像“多余的工作量”,肾脏得加倍努力去处理这些废物。
长期高蛋白饮食,会让慢性肾病的人肾功能下降更快。有些人本来只是轻微的肾功能减退,吃了一阵子毛豆,还以为吃的是“绿色健康食品”,结果去医院一查,肌酐升了,尿蛋白也多了。
肾不好的人,毛豆最好一周吃一次,量也不能超过50克。
过敏体质的人,小心脸上起红疹
毛豆是大豆家族的一员,而大豆蛋白是比较常见的过敏原。有些人吃了毛豆会觉得嘴巴发麻、喉咙痒,严重的还会出现皮疹、脸肿,甚至呼吸困难。
尤其是那些小时候吃黄豆粉、豆浆就不舒服的人,吃毛豆更要小心。过敏反应有时候不是立刻出现,而是吃完几个小时后才发作,这就更容易被忽视。
如果吃完毛豆后总觉得喉咙发干、皮肤发痒,最好去医院测一下过敏源,别再稀里糊涂地吃了。
毛豆虽好,吃法也要讲究
很多人煮毛豆都图快,水一开就捞,结果毛豆没熟透,吃进嘴里硬邦邦的,还带着一股“青味”。这种半生不熟的毛豆,不但口感差,还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毛豆里含有一种叫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成分,这东西只有加热才能破坏。不熟的毛豆吃进肚里,会让肠道“打结”,轻则腹泻,重则呕吐。煮毛豆时一定要煮透,一般得开水煮上10~15分钟,看到豆荚变得软烂,颜色也由翠绿变得微黄,才算合格。
炒毛豆时也别一次放太多调味料,特别是辣椒、花椒这些刺激性的,吃了容易上火、拉肚子。夏天本就湿热,吃太重口的毛豆,肠胃更受不了。
小孩吃毛豆,也不能当零食嗑
很多家长喜欢把毛豆剥了给孩子当点心,觉得比薯片健康。但孩子肠胃还没发育完全,吃多了毛豆容易积食。而且毛豆豆皮坚硬,有些孩子吃得急,一不小心就卡住喉咙,甚至引发窒息。
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吃毛豆时一定要看着,最好把豆粒碾碎了再喂。别让一口豆子成了危险。
有些人吃了毛豆更容易放臭屁,不是肠子坏了
毛豆虽然营养,但含有一种叫低聚糖的成分,这种糖在肠道里会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气体。有些人肚子一鼓一鼓的,放屁特别臭,就是这玩意儿在作怪。
这种情况不是病,只是肠道菌群在“热闹地开派对”。不过如果平时就容易腹胀、便秘,吃毛豆后更严重,就得注意是不是肠道菌群出了问题。可以试着多吃点益生菌食物,比如酸奶,或减少其他产气食物,比如洋葱、韭菜。
天热多吃毛豆,也得看量看时机
毛豆虽然是蔬菜里的“蛋白王”,但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天天吃、大量吃。一般人一周吃两三次就够了,每次控制在一小碗(大约80克左右)比较合适。
建议吃毛豆最好安排在中午或下午,晚上吃太多容易胀气,肚子嘣嘣响,影响睡眠。别为了嘴馋,把自己折腾得不舒服。
毛豆虽然便宜,但它的“副作用”不能忽视
毛豆一到夏天,菜市场一堆堆地卖,很多人图便宜买一大袋。可别被它的价格冲昏了头。对于体质不合适的人来说,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身体不适。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肠胃、肾脏、血糖都不像年轻时那么“灵活”。吃毛豆得像走路一样,脚下得留神,别因为一时嘴快,后面跑医院。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莉,张建军.豆制品中嘌呤含量及其对痛风患者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0,41(17):240-245.
[2]朱红,刘丽.高蛋白饮食对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12):981-985.
[3]李娜,周亚玲.儿童食物过敏的临床特点与防控策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30(4):40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