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探访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

发布时间:2025-07-10 17:55  浏览量:2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思远 周子元机械臂打螺丝、焊接、安装分工明确,自动导向车有条不紊运送物资,机器人毫不费力举起几百公斤重物……在广东佛山顺德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这样的“赛博朋克”场景已照进现实。在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全自动生产线上,具备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分布在13道工序中,高效精准地行使着自己的职能,协作生产100公斤以下的机器人。“这条生产线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作,平均30分钟便可下线一台机器人。”库卡中国营运与人力资源总监陈峰告诉记者,只要市场有足够的产能需求,在硬件、软件上加大投入,提升协作效率,单台机器人的下线速度还可以更快。“在被美的集团收购前,库卡机器人的年生产规模为1.1万台至1.4万台。现在,在员工人数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园区的年产能已达3万台左右。”陈峰表示,库卡在工业机器人产能上实现翻倍,得益于巨大的研发投入和对核心技术本土化的执着追求。“如今,超过85%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在我们这里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陈峰说。“之前都是库卡从德国向中国输出产品和技术,现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双方在产品、技术的输出上可以说是平分秋色。而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一种,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我们已经实现九成研发在中国,将技术和产品反向输出到德国及全球市场,成为库卡新的增长点。”在库卡移动机器人业务总经理马建良看来,美的和库卡中国实现这样的转变不是偶然。马建良向记者介绍:“库卡中国在2020年构建了完整的移动机器人研发体系,依托美的中央研究院、AI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等,我们的研发人员在研发过程中具备了更强的产业协同性。”“除研发效率优势外,我们还具备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成本优势。”马建良告诉记者,自2019年落地顺德以来,库卡已将85%以上的优质供应商引入园区,电机、减速器、本体铸件等核心零部件10分钟内就能在园区完成采购。“当前,库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覆盖了汽车、锂电、光伏、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物流、医疗等领域,供需火热。”陈峰说。“连0.01毫米的偏差都不能有”,是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过程中,对减速机安装工艺的精度要求。在该工艺的展示场景前,陈峰向记者介绍,AI技术的应用对未来机器人智能生产十分重要,也是大势所趋。“应用AI视觉和自动编程后,机器人会自动将减速机精准安装到机器人本体铸件里,不仅比人工操作更精准,还能大大提升产能和效率。”陈峰说。目前,库卡已经和英伟达、DeepSeek等合作,加快AI技术在机器人智能生产上的应用“我们将把AI技术融进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陈峰说。马建良曾在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负责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工作,当前,他和团队正加快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在移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我们研发的移动机器人有7个以上的传感器件赋予其足够的感知力,有强大的算法支撑其思考决策能力,还有先进的电气与动力部件提升它的行动能力。”马建良表示,未来拥有成熟具身智能技术加持的移动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可以应用到更多的现实场景中。在这一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规模化效应后,机器人生产智能工厂有望向更具科幻感和未来感的具身工厂形态转变。“AI等技术的发展会替代一些原有的岗位,同时也会衍生出一些新的岗位。”马建良表示,AI等技术与机器人智能制造融合的过程,对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提出了新要求。马建良告诉记者:“未来生产线将更加考验技术工人对机器人的维护能力,与机器人的协同能力,以及帮助机器人进一步衍生迭代的能力。目前,库卡中国已经与国内各大职业院校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加快构建一支能够适应机器人智能制造新形态、新场景的技术工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