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疫苗千万别乱打!医生提醒:接种不当,后悔都来不及!

发布时间:2025-07-11 00:38  浏览量: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哎哟喂,命是自己的,别拿命开玩笑!

今天咱说的,是个有点炸裂的话题:疫苗。你以为疫苗就是打了就行,安全又防病?那你可真得听我摆一摆这锅老汤。

说实话,现在不少人,一听到“疫苗”两个字,脑袋一热,手一抬,胳膊一撸,啪一下就上了针。但你真知道你打的是啥?对你身体有没有风险?值不值得打?有没有必要打

说白了,不是每一针都该你挨;有些疫苗,真不能乱打。甭管你是年轻人、老年人,还是小孩的家长,今天咱聊的三种疫苗,个顶个都得小心。

不是说疫苗不好,而是这三种疫苗,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人群身上打,后果……啧,轻则出点小毛病,重则你得去医院“躺一躺”。

咱不是吓唬你,这是有真事的。北京协和医院2024年的一份临床报告指出,过敏体质者接种某些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比例,比普通人高出4倍以上。你说吓人不吓人?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属于什么样的体质,更别提疫苗该不该打,啥时候打了。

那到底是哪三种疫苗不能乱打?为啥说“后悔都来不及”?别急,咱慢慢剖开了讲。

先说第一个,狂犬疫苗

你也许以为这疫苗得了被狗咬了才打对吧?没错,大多数时候确实是。但你知道有多少人是“疑似被狗看了一眼”就跑去打针的吗?我亲眼见过,有人说狗舔了裤脚,裤脚没破,皮也没破,愣是跑到医院打了五针。医生劝都劝不住。

问题是,狂犬疫苗不是糖豆,它是灭活疫苗,对免疫系统的刺激很大。若是身体本就虚弱,或者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贸然接种,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神经系统反应等严重副作用。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你正气都没了,哪还扛得住这针?

再说第二个,HPV疫苗,也就是宫颈癌疫苗。听着高大上,年轻女孩子一窝蜂地去打,仿佛不打就不时髦一样。但这玩意儿真不是人人都适合。

你知道吗?HPV疫苗只对没感染过HPV的人最有效,一旦你已经感染,或者已经有宫颈病变,效果就大打折扣。更何况,HPV疫苗分好几种类型,九价、四价、二价,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自己适合哪一种,甚至出现“打错了”的情况。

我在门诊里见到的,最常见的就是:查都没查HPV感染史,直接打。打完了再来问:“医生,我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我看着她,真想叹口气:你说这不是白挨一针,白花冤枉钱吗?中医其实早就讲过“辨证施治”,不是人人吃同一剂药,也不是人人都该打同一个疫苗。

疫苗不是万能,别拿它当护身符。

第三个,流感疫苗,尤其是给儿童和老年人的。

这玩意儿,打对了,确实能减轻流感的严重程度,但问题是——它年年变!每年流感病毒株不同,疫苗也得重新配。一些医院接种点甚至用的是上一季度的储备型疫苗,效果不佳。

更糟的是,许多老年人本身体虚,阳虚外寒,打完疫苗后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反而引发基础病复发。

你说是防病,结果惹了一身病,值吗?

我记得去年冬天,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身体挺好,就是听街坊说今年流感疫苗“最好打”,他也一冲动去打了。打完当天就开始发烧,两天后心衰复发,住了十几天院。

你说这事儿赖医院?赖疫苗?还不是赖自己没问清楚情况就瞎打。

中医认为“冬病夏治”,意思是该调的体质得提前调,疫苗不是万能钥匙,得看你身体的“锁”合不合适。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要抬杠:那咱到底该不该打疫苗啊?是不是都别打了?

哎哟你别激动,我不是让你一针不打,我是想说——别乱打

啥叫“乱”?不是医生安排的你去打,不是根据身体情况量身定制的你去打,那都叫乱。

你得知道自己身体是啥底子,阳虚的、阴虚的、气滞的、血瘀的……这中医八纲辨证,讲究的是“量体裁衣”。

比如气虚体质,常怕冷、多汗、容易感冒,这种人打疫苗之前,得先扶正气。

现代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一项发表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的研究显示,气虚人群接种疫苗后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体质人群。

那怎么知道自己是哪种体质?别光看脸色,得看舌苔、脉象、睡眠、大小便,得找个靠谱的中医师面诊。现在有些人,打疫苗前连个血压都不测,体温都不量,就冲上去了——你说这不跟盲打一样?

我不反对疫苗,我反对“一刀切”的防疫逻辑。

你看国外也有教训。2023年美国有个叫玛丽的姑娘,打了新型疫苗后出现脑炎,后来调查才发现她有家族性免疫性疾病史,根本就不该打这类型疫苗。要是提前查一下,哪至于落到这步田地?

还有一种人,我实话说,最容易中招——“健康焦虑型人格”。这类人一看到朋友圈说什么“新病毒来了”,立马冲去打疫苗,甚至一年打三四种不同的疫苗,还觉得自己“未雨绸缪”。

但其实,这种做法可能反而让免疫系统紊乱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也会升高。

中医里讲“虚不受补”,这句话放在疫苗上也适用。免疫系统太弱,不是你多打几针就能变强的。

反而可能“火上浇油”。

你得明白,疫苗从来不是“保命符”,它是“锦上添花”,是辅助你的身体抵御某些疾病的工具。关还是你身体底子好不好,说到底,还是得靠自己养。

那该怎么办?总不能啥都不打吧?

当然不是。咱不是让你当“反疫苗战士”,而是奉劝你——在打疫苗这件事上,少点冲动,多点思考。该查的查清楚,该问的问仔细。

比如说你是老年人,先去做个基础检查,看看有没有慢性病控制住了?你是年轻女性,先查一下HPV有没有感染过?你是孩子的家长,别一听别人家孩子打了你也跟风,孩子体质、发育情况、过敏史你清楚吗?

中医讲“因人制宜”,医学从来不是一刀切的事。

疫苗是把双刃剑,打得对,是护身符;打得不对,是隐患。

最后,老中医我给你留下三句话,听不听随你:

一是,疫苗不是万能药,身体底子才是根本
二是,别听风就是雨,适合自己的才最安全
三是,身体是本账,别拿命去试错。

行了,今天就说到这。你要是看完了,还觉得该打就打,那我也不拦你。可要是你打之前多想三秒钟,今儿这篇,就没白写。

参考文献:

[1]李丽,张晓敏,王海峰. 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 38(03): 215-219.
[2]王志强,刘慧,陈磊. HPV疫苗接种人群适应性研究进展[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23, 29(02): 158-162.
[3]丁文华,赵倩,孙丽. 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安全性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 44(12): 2551-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