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湖:以军人本色筑防线 用责任担当护家园
发布时间:2025-07-11 06:12 浏览量:2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向左滑动
6月19日起,三都县都江镇因持续强降雨引发特大洪水,导致路基边坡垮塌、断电断水、通讯中断,打鱼村等区域受灾严重,满目疮痍。在这危急时刻,一个坚毅的身影挺身而出,他就是退役军人——王跃湖。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王跃湖始终心系家乡安危,主动投身救灾一线。从6月27日至7月4日,他连续8天奋战在抢险救援现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责任与担当。
洪水肆虐,家园告急。王跃湖心急如焚,他深知,自己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军人的职责和使命早已融入血脉。6月27日,他第一时间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报到,主动请缨奔赴灾情较严重的打鱼村。“我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多年,退役前参与过多次应急任务,让我上吧!”西藏退役归来的他语气坚定而恳切。当天,王跃湖便抵达打鱼村,迅速投入救灾准备工作。
6月28日,特大洪水再次来袭,水位迅速上涨,打鱼移民新村靠河岸的35户160余名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王跃湖主动加入转移突击队,与村干部逐户排查险情。
“河水还在涨,房子现在不安全,跟我们走,先去安置点,等水退了再回来!”面对打鱼村移民新村不愿撤离的岑大伯,王跃湖一遍遍地耐心劝说。最终,老人被他的真诚打动,也意识到危险正在逼近,同意带着年幼的孙子转移。
在转移过程中,王跃湖总是冲在最前面,积极协助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的群众安全撤离,最终将所有受困群众顺利送达临时安置点。洪水不断上涨,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充满了危险与紧迫。衣服早已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但他的步伐始终坚定。
群众转移后,王跃湖又马不停蹄地转战灾后恢复。打鱼民校因洪水倒灌,教室、走廊里堆积着厚厚的淤泥,一楼的课桌椅被冲得东倒西歪,一片狼藉。看着被洪水肆虐过的校园,王跃湖的心揪紧了。他二话不说,拿起铁锹,与救援队员们一起清理淤泥、搬运桌椅。手掌磨出了血泡,汗水浸透了衣衫,他却只是简单包扎一下,又继续投入战斗。他深知,早一刻清理完毕,孩子们就能早一天重返校园。
6月30日,王跃湖又跟随工作组深入打鱼村柳排一组、二组、三组,逐户走访核查灾情。他挨家挨户地查看房屋受损情况,仔细询问村民的需求,认真记录着每一处农田的受灾情况。他的脚步踏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为后续的救助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7月1日起,安置点的工作重心转入物资保障阶段。满载着大米、棉被、矿泉水、帐篷等救灾物资的货车陆续抵达。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王跃湖再次主动承担起搬运协调的工作。
“先卸后装再分发,流水线最省时间!”他一边说着,一边挽起袖子,带头扛起一箱箱沉重的矿泉水,搬起一袋袋大米。从早到晚,他始终守在最前线,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但他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在这连续8天的抢险救援中,王跃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转移群众时,他是贴心的“帮手”;清淤时,他是拼命的“劳力”;入户核查时,他是细致的“调查员”;卸运物资时,他是任劳任怨的“搬运工”。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王跃湖,这位普通的退役军人,在家乡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用军人的本色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脱下的是军装,不变的是军魂,他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诠释着一名新时代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