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耿飚失言,外媒曲解为不驻军香港,邓公:那算什么恢复主权

发布时间:2025-07-11 14:01  浏览量:2

文:博览

7月1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25年前的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尽情释放自己的光彩。

不同的是,25年前的香港大街上,执法的是英国人,25年后的香港,已经摆脱了部分英国军队的影响,香港警队迎来了十分大的变化,不仅将回复上级的口头语“”yes,Sir”改成中文“知道,长官”,连制服、训练方式和装备,也有了全新的变动。

但在38年前,我们伟大的领导人,还在为香港驻军的事情烦恼。起因是中国国防部部长耿飚的一句失言。

香港驻军事件

在1984年5月,两会期间,面对记者的提问:“中国是否要在香港驻军?”

时任中国国防部部长的耿飚却给出了一句模棱两可的回复:“我们不一定驻军吧!”

当时正值香港回归谈判的关键时刻,英国人本就不愿意中国在香港驻军。

这句话便被香港、英国的一些媒体恶意扭曲成了:“中国不打算在香港驻军。”

看见这件事在香港报纸《明报》上刊出,并被传得沸沸扬扬。

一向好脾气的小平同志,恼怒地发了火:“关于在香港驻军一事,他有什么资格这么说?”

小平同志

随后,小平同志召开记者会,正式表态:“驻军象征着国家主权,中国一定会在香港驻军的。”

这样看来,小平同志发火是对的,耿飚未免有些太不严谨了。

那么,当时耿飚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当时香港为什么会被英国管理?小平同志是怎样和英国谈判香港回归问题的?

接下来,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当时关于香港驻军问题的前因后果。

从1982年9月份开始,中国和英国就开始关于香港回归的问题进行谈判。

经过了一年多的商讨,双方已经确定了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谈判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小平同志和耿飚

关于驻军问题,早在1983年6月份的时候,小平同志就在港澳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面前公开宣布过:

“我们会派个小军队去香港,不需要香港承担军队的费用。”

这句话表明,驻军部队并不会给香港人民带来经济负担,军费由中央来出。

1984年4月的时候,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仍不死心地劝道:“香港人心比较脆弱,英国不希望中国在香港驻军。”

小平同志回复杰弗里·豪道:“我们派一支部队去香港,可以给香港人民带来稳定。”

其实,杰弗里·豪这句话明显存在逻辑错误。

先不说香港是否真的人心比较脆弱,我们的解放军是去保护香港人民的,又不会威胁到香港人民,这和香港人的心态又有什么干系?

而小平同志的这一回答成功堵住了他的嘴巴。

杰弗里·豪

但是英国还是千方百计地找机会想要阻止中国的驻军计划。

在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面对记者的狂轰滥炸,百般刁难。

耿飚有些应付不过来,无意之间说出了“可能不一定”等不确定性词语。

小平同志看到在香港各大报纸刊登的“中国将不会驻军香港”等新闻后,第一时间就是想要快速地补救。

当天下午,就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郑重其事地对香港记者说道:

“借着这个机会,我要告诉大家,‘将来放弃在香港驻军’不是中央的意思,我们中央一直都坚持在香港驻军。”

并且反问道:“中国对香港有领土主权,凭什么不能驻军?”

不得不说,小平同志的这番话实在是霸气得很!

小平同志

由于小平同志处理得比较迅速,耿飚所引起的这次香港驻军舆论风波并未造成不良影响。

其实,在此之前,香港的回归之路就遭受了很多波折。

此事还要从1842年清政府割让香港岛说起。

香港的百年辛酸经历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这三个部分。

在两千多年前,香港位于岭南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让赵佗去开发岭南,将香港划分为南海郡番禺县的管辖范围,从此香港便归到了中国的版图之中。

南京条约

香港作为一个天然海港,有着巨大的贸易优势,因此英国政府早就盯上了香港这块肥肉。

1840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

两年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在条约中,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

万万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九龙半岛是在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的时候割让给英国的。

随后,1898年,清政府又被迫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被强租给英国,租期99年,截止到1997年6月30日。

香港被英国实行殖民统治,但是香港却不是英国的殖民地,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

1840年的香港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实行“另起炉灶”的方针,坚决反对清政府当初制定的丧权辱国的条约,要求各国无条件废除。

其实,在1949年10月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实力来武力收复香港了。

但是,毛主席为了缓解新中国的国际局势,发展海外贸易,并没有下令让解放军武力收复香港。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1950年,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合法国际地位的西方国家。

图源网络

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企图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孤立我国、打击我国、封闭我国。

但是,我们却能够从香港和澳门运送过来很多战略物资,比如石油和橡胶等。

也正是这些战略物资的帮助,让我们成功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在1958年,中国和苏联决裂之后,香港又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几乎成为了中国和世界沟通贸易的唯一通道。

那些年,大陆也一直向香港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淡水资源。

大陆和香港一直都存在互帮互助的关系,因此,中央政府一直都希望能够和平回归香港。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也增强了,中央向外界放出想要收复香港的讯息。

英国看到中国的进步速度,也感到有些压力。

图源网络

于是,在1982年9月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两国开始就香港回归的问题进行谈判。

在小平同志和撒切尔夫人刚刚见面的时候,两人都比较客气。

但是,当谈到关于香港回归这个话题的时候,撒切尔夫人就开始变得有些强势了。

她以清政府同英国签订的那三个不平等条约为依据,要求中国同意让英国继续管理香港。

但是小平同志却不吃她那一套,小平同志也颇为强硬地说道:“香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并不是英国的属地,我国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央政府要求英国将香港归还。”

撒切尔夫人看着如此强势的小平同志,心中也有些发憷。

同时,她自己心中也明白,中国早就不是当初的清政府了,拿出不平等条约可镇不住中国。

于是,撒切尔夫人转了转眼珠,又将话题引到了经济的问题上。

小平同志和撒切尔夫人

她说:“香港回归中国后,香港的人民会不习惯中国的政策的,香港的经济还怎样发展呢?”

这个问题小平同志早就想过了,小平同志向撒切尔夫人承诺:

香港回归后,会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香港的政策的,也会尊重香港人的生活习惯,不会影响香港的繁荣和发展。

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撒切尔夫人再也找不到好的借口来阻止香港回归了。

但是她又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中国是否要在香港驻军?如果要在香港驻军,吓坏了当地人,可能会引发暴乱。”

小平同志皱了皱眉头,神情严肃地说道:“你说会发生暴乱,全都是毫无根据的事情,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凭什么不能在香港驻军?你不要信口开河。”

小平同志的这番话怼得撒切尔夫人哑口无言,谈判结束了,撒切尔夫人并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

出了人民大会堂后,心不在焉的撒切尔夫人一个踉跄,摔倒在了台阶上。

撒切尔夫人摔倒

此时的英国已经意识到,中国收复香港的决心了。

后来,英国想要在香港回归中国后,多争取一些英国的利益,但是这些都被我国的谈判人员据理力争地回绝了。

英国仍不死心,在中国是否对香港驻军一事多加阻挠。

所以,对于耿飚说出的这句话,英国才会刻意歪曲,因为他们已经图穷匕见了。

但是,耿飚关于“香港驻军”事件结束后,英国感受到了小平同志的霸气,以及中国强硬的态度,也识相地闭嘴了。

那么,作为驻军风波的当事人,耿飚会有什么反应呢?

小平同志和撒切尔夫人

在听说了驻军风波这件事后,国务委员彭真立刻找到了耿飚,告诉了他关于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经彭真的提醒,耿飚才反应过来,自己当时说错话了,而且犯的错误还不小。

幸亏小平同志已经力缆狂澜,挽救了自己的这次过失。

为了防止出现更多的疏漏,耿飚放弃了原本和外国代表见面的计划,回到了家中。

在家里,他痛定思痛,写下了深刻的检讨,交给了上级。

在检讨中,他表示,差点因为自己的这次失言,而耽误了香港回归的进程。

耿飚

外交无小事,以后自己一定努力学习,提高政治觉悟,不再随意发表不适当的言论。

耿飚能够这样在检讨中痛斥自己的缺点,也彰显了他直率的性格。

在湖南农民家庭长大的耿飚,从小就受到了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因此,青年时期的耿飚立下了想要救国救民的大志向。从小耿飚就热爱习武健身,因此他有一身的好武艺。在19岁的时候,耿飚自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战场上,耿飚作战勇猛,善于谋略,很快晋升为将军。他领导军队参加过“巧渡金沙江”“平津战役”等诸多战役。在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也曾多次受伤,但是仍然能够坚持指挥作战,对于党和人民绝对忠诚。

耿飚

在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中央政府需要一些信得过的干部到外交岗位工作,而耿飚又有多年的外事工作经验。

所以,耿飚从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转型为外交岗位。

他先后担任过中国驻芬兰公使,驻巴基斯坦大使等职位,为我国的外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耿飚作为我国的战将,性格上一直是非常直率的,而且他敢说真话。

那时候,我国代表团出国访问时,都默认了使用毛主席像作为纪念章赠送观众。

但是耿飚在北欧任大使的时候,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收到纪念章的人民并不敢将纪念章挂在胸前。

耿飚和妻子

同时,他发现苏联等一些国家也不会送领袖像的纪念章。

因此,在1953年9月时,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建议改为送北京的名胜风景画等作为赠品。

他的这个提议,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毛主席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且让中国代表团改送带有中国画的礼物。

其实,说出这个提议是非常需要勇气的,但是因为耿飚为人老实,一心为国,便也没有顾忌这些。

话说回到香港回归这件事情上。

由于小平同志的一再叮嘱,后续和英国谈判的工作人员没有给过英国任何漏洞,双方迅速谈拢关于香港回归的具体事项。

在1984年12月,中国和英国签订了联合声明,联合声明中写道:

中国在1997年7月1日的时候,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

繁华的香港

香港回归后,中国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这样,香港就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

在经济方面,现有的经济制度不变,国家也不过多干预,合法保护香港人民的私人财产和外来投资。

关于生活方式,更是本着尊重的原则,没有过多的限制。

1985年5月份,联合声明生效,在香港回归中国之前的这12年为过渡期。

在这期间,大陆和香港来往愈发密切,两地的人民都友好交流,有更多的贸易往来。

驻港部队在1993年初开始组建,经过三年的时间完成了组建。

解放军驻军香港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顺利举行了关于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的交接仪式。

同日凌晨,驻港部队进驻香港,历经一百多年辛酸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

香港的经济也在祖国的帮助下,飞速繁荣和发展。

而香港的这次顺利回归,也为1999年12月20日澳门的顺利回归做了一个好的开头。

参考文献:

环球网:《耿飚:敢讲真话的“将军大使”》

人民网:《中英两国香港回归祖国谈判中的驻军问题》

新民周刊:《香港回归背后的数次谈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