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13金1银!佛山运动员闪耀残特奥会自行车项目赛场!

发布时间:2025-07-12 01:49  浏览量:2

7月8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自行车比赛在深圳龙岗圆满收官。本次比赛共产生105枚金牌,17个项目刷新了全国纪录。广东队以64金43银31铜(两队合计,其中广东一队60金29银19铜、广东二队4金14银12铜)的成绩,在奖牌榜上独占鳌头。

比赛期间

来自佛山的多位运动员发挥稳定

梁伟聪、孙变变、赖善章

陈凤仪、孟昭娟

不负众望纷纷夺金

数次站上最高领奖台

刷新个人本届赛事金牌数

一起来回顾他们的精彩时刻

感受破风前行的力量

梁伟聪

场地一公里计时赛 金牌

场地三公里计时赛 金牌

场地男子团体竞速赛 金牌

场地捕捉赛 金牌

公路10公里个人计时赛 金牌

公路70公里大组赛 金牌

梁伟聪在比赛中。

在本届残特奥会自行车项目比赛中,梁伟聪过弯流畅、节奏稳健,尽显大赛经验,于风驰电掣间突破极限,不仅获得了残特奥会自行车项目广东首金,更是以绝对实力斩获个人的六枚金牌!

梁伟聪患有先天性脑瘫,从走路摇摇晃晃,到在赛场上骑自行车“风驰电掣”的他,用汗水和坚持诠释着生命的韧性。他那永远上扬的嘴角和闪烁着光芒的眼神,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冠军之路,更点燃了无数追梦者的希望。对于奖项的肯定,梁伟聪总是表现得十分谦虚:“我只是更幸运而已,以后还会继续加油。”

孙变变

公路15公里个人计时赛 金牌

公路45公里个人大组赛 金牌

女子团体接力赛 金牌

孙变变在H5级女子公路自行车15公里个人计时赛冠军领奖台上。

比赛中,孙变变疾驰的身影划破风阻,强势夺得个人的三枚金牌!手摇自行车对运动员的要求极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全程跪着进行,孙变变需要不断进行力量训练,以保持手臂的耐力和爆发力。孙变变表示:“手摇车难点在于需要较强上肢、核心力量,比赛更具挑战性。然而,夺取金牌的坚定信念一直在激励自己,加上前期有充分备战,夺冠显得相对轻松。”而孙变变也曾说过:“我的车让我的梦想长了翅膀。我愿意把假肢露出来,让大家看到。不只是赛场上争金夺银,我也是生活中的强者!”

赖善章

场地混合团体竞速赛 金牌

场地男子团体竞速赛 金牌

场地一公里计时赛 银牌

赖善章在比赛中。

在场地混合团体竞速赛、场地男子团体竞速赛比赛中,赖善章作为经验丰富的广东队队员之一,和团队合作表现得十分悍勇,如同脚踏风火轮,最终夺得2次团队竞速赛冠军以及场地一公里计时赛亚军。

赖善章患有左手残疾。18岁时,他悄悄用省吃俭用的2500元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自行车,从此与自行车运动结缘,并常年保持高强度的训练。短距离赛的练习要求全力以赴,赖善章往往身体还没恢复,就又得投入下一轮练习中。赖善章表示,自行车竞技路上一直都不孤独,有教练、队友和家人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

陈凤仪、孟昭娟(领骑员)

场地三公里计时赛 金牌

公路1公里个人计时赛 金牌

公路70公里大组赛 金牌

陈凤仪、领骑员孟昭娟是首次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展现了令人动容的拼搏精神。孟昭娟在赛前训练时摔伤,左手粉碎性骨折,仅住院一周就主动要求返回训练场。比赛时,她的手上还带着钢支架,她说:“训练那么苦,比赛如果拿不到冠军,我不甘心。”比赛中,她们紧咬牙关,每一次踩踏都伴随着明显的面部紧绷,却始终保持着完美的配合节奏,最终夺得3次冠军,全队为之动容。

“残疾人和健全人的区别,可能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执教残疾人自行车队17个年头的广东队教练李鹏深有感触,“残疾人最大的障碍是心理和思想”,只要残疾人朋友克服心理障碍,他们完全可以像健全人一样投身竞技体育,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祝贺佛山运动员们!

致敬他们日复一日的坚持

致敬他们不屈不挠的灵魂

为他们热烈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