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狠角”正陆陆续续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
发布时间:2025-07-12 06:06 浏览量:2
作为一个中国人,关注乌克兰的事儿多少有点“隔岸观火”的感觉,但这几年俄乌战争的新闻铺天盖地,想不关注都难。最近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乌克兰那些曾经风头正劲的“狠角”——也就是在政治、军事上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好像一个接一个从大家的视线里淡出了。
先说说乌克兰这地方。乌克兰在东欧,地盘不小,历史也挺复杂。过去是苏联的一部分,1991年独立后就一直在俄罗斯和西方的拉扯中找平衡。2014年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顿巴斯地区又打起了仗,乌克兰的日子就没太平过。到了2022年2月,俄罗斯直接全面入侵,战争彻底升级。这几年,乌克兰的经济、社会都被炸得稀烂,人口流失严重,老百姓苦不堪言。
这场战争不光是乌克兰的事儿,全世界都被牵扯进去了。西方国家给乌克兰送钱送武器,俄罗斯那边也不甘示弱,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就在这乱局里,乌克兰冒出来一些“狠角”,他们要么是军中硬汉,要么是政坛强人,个个都是焦点人物。可现在,这些人咋就慢慢“隐身”了呢?
提到乌克兰的“狠角”,肯定得说说瓦列里·扎卢日尼和基里洛·布达诺夫这两位。扎卢日尼是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总司令,2022年战争一开打,他就成了全民英雄。老百姓叫他“战神”,因为他指挥有方,硬是带着乌军顶住了俄罗斯的猛攻。布达诺夫呢,是乌克兰情报总局的头儿,年轻有为,敢打敢拼,搞了不少让俄罗斯头疼的情报行动。这俩人当年是乌克兰的“门面担当”,国内国外都盯着他们。
除了这两位,乌克兰政坛上还有些硬茬儿,比如总统泽连斯基身边的幕僚,或者一些地方大员。但随着时间推移,扎卢日尼和布达诺夫这俩最耀眼的“狠角”曝光率明显少了,感觉就像从舞台中央退到了幕后。
1. 战争拖太久,人都扛不住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乌克兰这边是真扛得辛苦。战争初期,扎卢日尼带着部队反攻,布达诺夫搞情报战,那劲头儿跟打了鸡血似的。可时间一长,战争变成拉锯战,资源不够、人手不足、士气也下滑,压力全堆到这些领导身上。扎卢日尼这种天天盯着前线的,精神和身体估计都快到极限了。布达诺夫也差不多,情报工作本来就烧脑,再加上战场上瞬息万变,谁能一直顶着不累?
战争不是打游戏,没个暂停键。乌克兰的部队伤亡惨重,后勤补给跟不上,西方援助虽然多,但也管不过来所有窟窿。这些“狠角”再硬,也不是铁打的,时间久了自然就没那么显眼了。
2. 内部掐架,权力洗牌
乌克兰的政治圈子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战争期间,表面上大家团结抗敌,但背地里各派系还是斗得你死我活。扎卢日尼在军队里威望高,民间支持率甚至比总统泽连斯基还猛,这就容易让人眼红。2023年11月,他突然被免了总司令的职,改去当驻英国大使。这事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是简单的“职务调整”,而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布达诺夫这边也好不到哪去。情报部门虽然神秘,但也免不了被政坛的派系斗争波及。他手里的资源和影响力太大,难免有人想把他挤走。乌克兰这地方,权力更迭从来不缺戏码,这些“狠角”淡出,可能就是被内部斗争给“挤”没的。
3. 北约插手,本土将领靠边站
战争打到后面,北约和西方的影子越来越重。2024年初,北约在波兰搞了个“乌克兰特别行动指挥部”,直接接管了乌军部分指挥权。这意思很明白:乌克兰的仗还得打,但怎么打、北约说了算。扎卢日尼和布达诺夫这种本土将领,过去是自己说了算,现在得听北约的,角色从“主角”变成了“配角”。
北约这么干,一方面是想提高效率,毕竟他们的武器和技术更先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控制局面,免得乌克兰自己乱来。可对乌克兰人来说,这多少有点“被架空”的感觉。那些“狠角”的光芒,自然就被北约的指挥棒给盖住了。
4. 身体扛不住,或者自己想退
战争这东西太残酷,压力大到普通人想象不到。扎卢日尼2023年5月在一次俄军导弹袭击中受了伤,虽然官方说没事,但他之后露面确实少了。布达诺夫也传出过受伤的消息,2023年6月基辅挨炸时,有人说他差点没躲过去。这些事儿官方都辟谣了,但他们活动减少是事实。
再硬的汉子也有扛不住的时候。可能是身体真出了问题,也可能是自己不想再站在风口浪尖上。毕竟天天盯着死亡线,谁不想喘口气儿?
1. 军队指挥乱不乱?
扎卢日尼和布达诺夫这种“狠角”要是真退了,乌军指挥系统肯定得晃几下。扎卢日尼走了,新上来的总司令 Oleksandr Syrskyi 虽然也挺能打,但威望和经验跟扎卢日尼比还是差口气儿。布达诺夫如果淡出,情报部门也得重新找个领头羊。战争这时候换将,风险不小,弄不好战略就接不上茬儿。
乌军现在本来就靠着北约撑腰,内部再不稳,战斗力能不能保住还真不好说。
2. 老百姓心里咋想?
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老百姓已经够苦了。这些“狠角”以前是大家的精神支柱,尤其是扎卢日尼,简直是民族英雄的象征。他要是真不露面了,老百姓心里肯定有点慌。毕竟战争还没赢,日子还得过,少了这些硬汉撑场面,士气咋提?
乌克兰政府得赶紧找新的“精神偶像”,不然民心散了,仗就更难打了。
3. 国际上咋看?
扎卢日尼和布达诺夫在国际上也有名气,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他们挺认可。他们淡出后,乌克兰跟西方的沟通可能会差点意思。扎卢日尼去当大使还算有点延续性,但军事上的直接影响力肯定不如以前。西方援助能不能像以前那么痛快,也得打个问号。
老一代“狠角”退了,新一代总得顶上。现在乌军里肯定有些年轻军官在憋着劲儿,想证明自己。政坛上也一样,泽连斯基身边可能会冒出新的幕僚或者地方大员。这些新人能不能挑大梁,还得看他们的本事和运气。
俄乌战争现在是僵局,乌克兰反攻有点起色,但离胜利还远着呢。北约插手后,仗咋打不全看乌克兰自己了。如果新领导能跟北约配合好,乌克兰还有翻盘的希望;要是配合不好,可能还得拖。
乌克兰内部稳不稳,直接决定战争能不能撑下去。政府得把派系斗争压住,别让内耗拖后腿。老百姓的日子也得顾着点,不然谁还愿意为国家卖命?
乌克兰的“狠角”一个个淡出视线,不是啥偶然的事儿。战争拖得太久、政治圈子太乱、北约插手太多,再加上人本身也有极限,这些因素凑一块儿,就把这些硬汉给“磨”没了。这对乌克兰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未来咋走,靠的是新人的本事和国家的造化。
维基百科 - 俄乌战争
讲了战争的来龙去脉,帮我梳理了背景。
新民周刊 - 乌克兰成什么样了
讲了战争对乌克兰的破坏,数据挺实在。
BBC中文 - 乌克兰战争能否在2025年走向终局
分析了战争的未来走势,给了我不少灵感。
维基百科 - 2023年乌克兰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