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档综艺里,我成为苏新皓的替身,又体验了苏醒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5-07-13 22:22 浏览量:2
作为一个参加过不少节目录制的老媒体人,唯独在去这档节目时,我会产生一种焦虑感:提前几天就开始担忧自己会不会早早被淘汰、甚至“活不过五分钟”。
毕竟,《全员加速中》可谓是内娱最铁面无私的综艺,无论什么大咖嘉宾去参加,如果运气不好,都有可能“活不过片头”。
《全员加速中》的节目模式要求嘉宾们在四个任务的时间进程里,一边猛猛冲尽量完成任务,另一边又要躲避无处不在的猎人,不仅要会躲猫猫,还要跑得快、闪避得灵巧,一旦被抓就立刻“下线”。
最近三季,娱理工作室都参与了节目试跑,亲身体验这档节目的紧张感。去年,我成功活到了任务四,但在团队胜利的前夕体验了被猎人抓捕;今年,再次来到《全员加速中2025》试跑,我成功体验了拿到“加速MVP”的爽感。
虽然两次试跑都又紧张又焦虑,但真实感受是,去了还想再去,这的确是内娱最刺激好玩的一档综艺。无论对于媒体人还是节目里的嘉宾,这都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工作,而是一段值得被记很久的人生体验。
目前,《全员加速中2025》播出已经过半,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试跑体验。作为这档节目的老观众,我也和制作人安德胜聊了聊今年的新常驻嘉宾TOP登陆少年组合,以及关于这档节目的热门话题。
在《全员加速中2025》做替身,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全员加速中》的节目录制,常常是从清晨开始的。
6月初某一天的早晨7点,我就坐上了节目组的小巴进入济南明水古城,在园区还没正式对外营业时,开始试跑体验。
这场由媒体人组成的试跑场和正片录制的规模一样,每位参与者都会选择一位嘉宾的马甲,作为TA的替身去试跑同样的地图,体验完整的游戏流程,每个人也会配备一位编剧一位摄像,全程跟拍录制。
去年我是文韬的替身,今年我则抽取到苏新皓的马甲,很巧的是,遇上了同一位PD。去年我体验的是两团对战的模式,今年挑战再度升级,节目组开启“卧底”副本,既考验体力又考验智商。录制开始前,PD小姐姐就问我:你想当“卧底”吗?我说我不想当,骗人太难啦。
没想到我还是成为了“天选之子”,不仅参与了开场任务,还成为整场游戏中唯一被转化、在后期变成“卧底”的人。
虽然我穿着苏新皓的马甲,在游戏中全程也被队友称呼为“小苏”,但我的实际体验却是像正片的“老苏”苏醒一样,把“好人”和“卧底”的人生滋味都品尝了一遍,全程体验感非常拉满,和大家分享试跑中的三个有趣节点。
媒体人试跑
1. “命悬一线”的开场游戏
我体验的这期节目的开场游戏是经典的读秒,全场16个人抽签,只有5人有机会去玩这个游戏,我成为了这五分之一。
幸运的是,可以增加一些游戏体验;不幸的是,一旦读秒不在12’00-12’99这个区间,读秒失败,猎人即刻放出,因为读秒之人距离初始猎人不到两米,而其他15个人则和猎人之间有10米的缓冲地带,这也意味着读秒失败很有可能第一个被抓,从而“活不过片头”。
我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前读秒,脑海中浮现起了第一季节目中,“易烊千玺”的名字就代表一秒的名场面,也尝试着用“一烊千玺二烊千玺”的方式来读秒。但当时钟被遮挡,在紧张的开场游戏氛围下,脑海中瞬间混乱了。
最后读秒结果显示为13’05,猎人即刻放出,此时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想着一定要跑过队友,不做队伍最后的人,就有“活下来”的机会。
狂奔半分钟之后,终于找到躲藏之处,此时才感到后怕:千里迢迢来到济南出差,还好没有倒在任务0,不然怎么写这篇体验稿呢?
很快,任务手机里传来消息:朱志鑫(试跑替身版)被抓。想着几分钟前我还在跟替身小朱商量好,我们要并肩作战,我给她发了条短信问候,对方回复我:活下去,救我!
每次看节目时,我都会为倒在任务0的嘉宾惋惜,亲身体验过才会发现,开场游戏的确给人“命悬一线”的紧张感,让嘉宾们瞬间以100%的能量投入参与游戏,所以那种刺激感才会透过荧幕,感染到观众。
开场游戏抽中猎人之眼,成为幸运的十六分之五
2. 被骗了VS去骗人
虽然我一开始不想当“卧底”,但在收到报名“卧底”的通知短信后,本着多多体验才能写稿的初衷,我还是在最后一分钟报名了,可惜没被选上。
任务一刚开始我走的是苟且活命的路线,但在任务一快结束时,得知“好人”任务进程告急,我立刻决定勇敢出击,拿到了任务一的最后一块拼图,助力这个任务顺利完成。顺便在做任务的路上,结识了一些伙伴,认定了一些“好人”。
与正片不同,我们这些媒体人都是第一次见面,互相不熟悉,所以全程都在互相猜疑,很难靠状态抿出身份。当时,我唯二觉得状态不错、可信任的队友是替身丞磊和唐九洲,结果这两人竟然都是“卧底”。在第一阶段票选“卧底”的时候,通过“卧底和金木水火土有关”这个线索,我直接联想到陈梦拿过奥运金牌,于是带头把替身陈梦投了出去。
从“好人”视角来看,我这实在是个“大聪明”行为,被骗得很惨。但也因祸得福,因为我很信任替身丞磊,全程都想拉着她做任务,她觉得自己身份很难再隐藏,于是选择把我转化为“卧底”。
所以,我和正片里的苏醒一样拥有了被转化的体验,前期一张“好人卡”被人骗,后期一张“卧底牌”去骗人,之前的“大聪明”行为也变成优势,为“卧底”阵营大上分。
作为“卧底”,我不仅在任务三“坑了”一堆“好人”,还“点杀”了替身版张极,被我引来的猎人甚至把替身版左航追得“跳下了水”,当时的我也发出了正片中唐九洲同款感慨:我真的是太坏了!
在试跑的时候,我发现“好人”的PD们其实并不知道谁是“卧底”。在任务四的时候,其他嘉宾的编剧也来跟我的编剧攀谈:你是个“坏坏”!我的PD立刻也表演了起来:我们小苏怎么可能是“坏人”呢!
录制中,编剧会一直跟随自己的嘉宾,但编剧和嘉宾一样相互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因为如果PD知道谁是“卧底”,很有可能就在不经意间被嘉宾抿出场外信息,节目组充分保障了所有玩家的游戏体验。
“卧底”的机制给节目带来了新趣味,但这种机制的平衡性与公平性很重要。我们的试跑,其实也在为正片做测试,PD会一直询问大家的真实体验。在正片中,我发现任务三和任务四相较于试跑版本,都进行了微调,保证了“好人”和“卧底”阵营都有发挥空间。
我在游戏中的身份卡牌
3. 怎么到处是猎人VS“好人”都去哪里了
众所周知,《全员加速中》最可怕的就是猎人,神出鬼没的猎人常常出现在你做任务的道路上,一旦被抓就再也不能参与后续主线任务。
作为一个谨慎的人,任务一的前期我都在躲猎人,到了任务二才开始勇敢起来,但只要在园区里看见穿黑色衣服的人,还是会本能害怕,如果转角发现猎人的身影,更是掉头就跑。
但在有幸成为后期被转化的“卧底”后,我这次最特别的体验是,既在前两个任务里感受了躲猎人的紧张刺激,也在后两个任务里喜提不被公共猎人抓捕的特殊待遇。
当卧底需要隐藏身份、欺骗“好人”,但在我看来,这比躲避猎人简单不少,至少心理压力没有那么大。有时候和“好人”待在一起,明知猎人不会抓我,我也要演一演抱头鼠窜,甚至没有看客的时候,我也会投入表演,在任务四的时候被猎人“阿汤哥”吓得跌入树丛。每次跑完我都会有一种正片里的唐九洲同款感觉:我就在你旁边但你不抓我,怎么有一丝尴尬呢?
这次当“卧底”,我还有幸体验了一回猎人视角。
当游戏进入任务四的时候,只剩我和三个“好人”还活着,一个被我“点杀”,一个被猎人搜捕到,最后阶段变成了我VS最后一个“好人”的局面。因为“好人”只能靠投出“卧底”才能获胜,在平票情况下我提前锁定胜局,但如果想独赢,我就必须保证最后一个“好人”要在游戏结束前被猎人搜捕到。
于是,我开启了逛园子的猎杀时刻。但此刻才发现,猎人是真难呀。
当“好人”的时候,我觉得整个园子都是猎人,哪哪都不适合躲藏,脑海中浮现的都是转角遇上猎人,一探头就被抓的壮烈画面。但当我从猎人视角进入游戏,才发现这偌大的园子,哪哪都可以躲藏,要搜捕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我认真找了五分钟没有任何收获,最后游戏结束,平局收场,“好人”和“卧底”阵营各有一位加速MVP诞生,我成为幸运的二分之一。
我们在游戏中的初始地图和最终地图
团魂、人性、胜负欲……
在《全员加速中》认识更真实的他们
我们一群原本陌生的媒体人,经过一场游戏迅速拉近了关系,试跑后大家还约饭聊了很久,复盘游戏里每一个人的选择是如何改变了整个游戏的走向。
在《全员加速中》这样极致的追逃游戏里,每个人的性格、处事模式、情商智商等等都快速地显露出来,对于陌生人而言,这是一场破冰游戏。而对于观众而言,这档节目其实让我们有机会认识每一个嘉宾更真实的性格、更本真的一面。
有趣的是,不少网友将《全员加速中》这个IP称为时代峰峻的家族传统节目。十年前TFBOYS上过第一季节目,贡献了很多名场面,后来时代少年团和TOP登陆少年组合也作为常驻嘉宾,通过这档节目更出圈。
制作人安德胜陪伴了TF家族三代在这个IP里成长,在他看来,时代峰峻的艺人非常适合这个节目,大家都年轻、真实,节目需要一些有综艺效果的嘉宾,但也更需要能在极限追逃的环境下,展现真实的性格、状态、人物关系的嘉宾,“TFBOYS、时代少年团、TOP登陆少年组合,都是展现了最纯真的状态。”
《全员加速中》见证了三个团的成长,每一代成员各有不同的游戏风格,这次年轻的TOP登陆少年组合依然带给节目组惊喜。
“这帮孩子当中,朱志鑫是一个统领的队长;张泽禹是愿意玩综艺效果玩内容的人,这期节目就是他自己报名做‘狐族之人’,很有节目效果;张极有特别强的记忆力,每次一看地图就能把大道小路全部记得清清楚楚;左航有点鬼才,一下东一下西,但是目标是通的;苏新皓是一个特别喜欢多想多做事的人。TOP登陆少年组合正在形成团魂,在节目里他们互帮互助,互相的关系也慢慢地在更好地融合”,安德胜说。
除了团魂与各自的闪光点,TOP登陆少年组合也贡献了一些很有综艺感的名场面,比如张泽禹和张极竟然在与猎人斗智斗勇的录制间隙,观看师兄马嘉祺的《歌手》直播。
安德胜说,“后来马嘉祺也知道这个事情,他还分享了他的经验,说参加这个节目就是要先努力活下来。”
安德胜发现,TOP登陆少年组合的成员年龄介于参加节目时的TFBOYS和时代少年团中间,大部分成员都是刚满18岁,《全员加速中2025》启用他们作为常驻嘉宾,也是通过以TOP登陆少年组合为代表的嘉宾传递出这档节目的态度:展现当下年轻人的拼搏状态。
五位年轻人的确呈现出不凡的拼劲和胜负欲,安德胜透露,每次节目录制时,孩子们都会很想加速成功拿到MVP。
“谁拿到了,那一天都在狂欢,如果没拿到,那一天都会有点灰心丧气觉得缺了点啥。苏新皓前几期都没进过任务四,没有加速成功,就有点遗憾,后来在南通那期他和朱志鑫一起拿的加速MVP,回来之后就像三岁小孩一样,活蹦乱跳兴奋不已,这几期他又逆势上升,拿了很多积分。”
《全员加速中》不仅见证年轻嘉宾的成长,向观众展现一代代偶像的真实样貌,在选嘉宾上还讲究混搭,通过不同年龄、背景的嘉宾碰撞出火花。
比如苏醒作为今年节目中40+年龄段嘉宾的代表,发挥的就是经验老到、团队大脑、又有综艺效果的作用。“我们也需要苏醒这样的嘉宾去带动年轻人,开拓不同维度的玩法,录制到四、五期的时候,就发现TOP登陆少年组合的这些成员,被苏醒带得也有点‘老谋深算’了”,安德胜说。
再比如今年几位运动员的加入也给观众带来不少惊喜,呈现出竞技游戏综艺的强强对抗性。尤其在这个以跑步追逃为重要元素的综艺里,邀请到苏炳添和谢震业加盟,很有看点。
安德胜透露,节目在前几季已经多次邀请苏炳添,这一季终于成功赴约,在节目中上演了中国百米飞人绝杀猎人的名场面。
平时在节目中奔跑速度碾压嘉宾的猎人们,遇上了专业的短跑健将,形成的化学反应很有趣。安德胜透露,谢震业参加完节目后的真实感受是,跑完一期节目竟然比日常训练还累,“他说一场游戏被猎人追了将近20次,已经快累瘫了。”
而另一方面,看似处于下风的猎人们却不紧张,“因为他们觉得短距离跑直线反正也追不上,而且还有心态问题,当你在被追的时候,心态是慌的,你在追人的时候是有目标感,所以心态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成绩。再加上场地因素,嘉宾是第一次进来跑,我们猎人对场地相对更熟悉。”
嘉宾的更新换代和混搭碰撞,是节目组在固定的节目模式下,在人物关系上做变化的尝试。而每一位嘉宾来《全员加速中》,参与的不仅仅是一档游戏综艺,更是最真实的真人秀。很多嘉宾通过这档节目展现自己在危机环境下的智勇双全,展现出在团队合作中的定位与能力,展现奋勇拼搏的胜负欲,展现关键时刻“舍己救队友”的人性之光,从而被更多人认识和喜爱。
综N代之难:回答网友的那些疑问
娱理:这一季有无人机猎人,能看出节目组对于增加追逃的紧张感做了一些新尝试,但网上也有一种观点,觉得猎人以前很神出鬼没,嘉宾真的很害怕,但现在也有观众摸清了猎人的套路,比如开场抓一个人,有任务的时候在任务点附近巡逻再抓人,似乎节奏都是可以预判的。
安德胜:我觉得这是嘉宾跟猎人的此消彼长的过程,最早期大家没玩过这种游戏,躲得挺正常的,一般都是在路边、房子角落躲着,到了后面嘉宾躲藏得越来越深,拿布盖着的都算简单的了,还有躲到柜子里去的,拿垃圾桶罩着的,猎人就没法去搜捕和抓人了。
现在的嘉宾越来越想跑到最后拿到MVP,我们也在跟嘉宾说,这么大场地,猎人本来找你就不容易了,还是尽量躲在可以正常交流观看的地方,给猎人一些搜捕的空间。
为什么最后猎人只能更多地在去做任务的路上和任务点附近巡逻,就是因为其他地方嘉宾们躲得太深了,猎人也找不到这些人。猎人不可能去翻箱倒柜一个个找人,这根本找不到人的,也不是这个节目的属性。
娱理:我做“卧底”的时候,也有这个感觉,这么大一个园子,找人确实很难。不仅嘉宾们越来越聪明,观众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有人觉得猎人是不是放水,另一方面当观众发现自己喜欢的嘉宾被抓了,也会质疑抓人的合理性,觉得猎人是不是违规。
安德胜:很多时候嘉宾也在跟我们battle,有时候被抓了以后,他们也会说抓捕是不是合规,猎人是不是OK,大部分时候猎人抓捕是合规的,我们现场也会调素材看,如果真的有问题会重新判定。
娱理:对于节目里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猎人,有些观众担心他们会不会老了,速度下降了。
安德胜:我们的猎人一方面还是挺自律的,其实一号猎人是我们的庆哥,也是我们中国的超级男模,四十多岁了,每年我们通知庆哥要准备开始的时候,他就会提前两三个月开始跑步健身,保持自己的运动状态,猎人们基本都这样,会提前保持身材、保持速度、保持耐力。
另一方面我们这两年偶尔会更新一些猎人,比如豆子、扎提这些都是新加入的、有冲劲的新猎人的代表。
娱理:摄像大哥们是不是也要经常更新,毕竟他们带着设备跟拍更难,如果有一些突发的精彩场景跟丢了,会有什么补充解决方案吗?
安德胜:实际上10年前跟拍摄像基本上都换了,10年前那帮确实跑不动了。目前基本没有跟丢的情况,因为一般跟丢嘉宾的话,嘉宾可能被猎人追,猎人的主观视角是有素材的,可以使用。
我也看到有一期摄像被粉丝质疑为什么没有跟紧,其实这里面是有分工的,比如当多人在一起的时候,不同的摄像拍的角度不一样,两三个摄像在一起的时候,会由一个摄像作为全景主机位,其他摄像调到外围去。
另外当嘉宾跟猎人同时出现的时候,我们会优先猎人的摄像,嘉宾摄像就要退开,这样打配合,尽量避免互相穿帮。
娱理:观众对于节目的需求也是众口难调,有人喜欢剧情多,有人喜欢题目难,有人喜欢对抗,有人喜欢看团魂,节目组如何去平衡大家的需求?
安德胜:我们一般会在比较客观的基础上再加入我们的主观,我们的主观其实也希望有剧情,但如果剧情不给节目加分,或者这期玩人物关系已经玩得很丰富了,我宁愿不要剧情,让观众更加轻松简洁看节目,所以也是看哪个路径更适合就用哪个。
娱理:记得上一季采访您的时候,有提到过这一季想做多个团来PK的概念,包括招商会上说的也是团战,后来为什么没有执行下去?
安德胜:一方面是各个团的时间档期,这么多人要凑在一起,还得是大家感兴趣的团,这不容易。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团只来一期,意义也不大,还是希望能来两三期,有个像足球比赛一样的进程感比较好。所以这次固定的团就是TOP登陆少年组合,偶尔也有南波万的成员,之前也请过R1SE的成员。
娱理:作为综N代,想要每一季都推陈出新、满足大家的要求,是非常有挑战的,所以对于这个节目的未来,还有哪些规划?
安德胜:这一季本来计划要做全程12期实时直播,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只在最后三期实现了直播。我们是16个人16个机位,本来策划的思路是观众跟喜欢的嘉宾命运共同捆绑,网友可以观看并且参与,实时给嘉宾做一些道具上任务上的助力,你参与过也知道,我们的全程录制是一气呵成的,网友参与感会比较强。直播也看看这次的效果,后续是否有放大空间,让观众可以更多维度参与。
现在人物关系我们已经玩得很极致了,你体验的这期是有“内鬼”,后面我们还玩了无间道双向“内鬼”,那一期玩出的嘉宾关系特别精彩,还出现了一个极端,有一边是有钱但没人了,有一边是有人没钱,结果用自己的4条命去换对方的1条命。
从形式上来说的话,剧情和场景也可以再有延伸,可能要带出一些新的场地面貌,我们有尝试过想做国际版,我们跟国外嘉宾的对抗,也想过去新疆录制,或者去封闭邮轮上拍摄,做成剧情故事系列。
娱理:今年是《全员加速中》这个IP十周年了,这一季会有什么特别的仪式来致敬十周年吗?
安德胜:我们本来其实有考虑能不能把10年前的嘉宾请回来,确实存在一些难度,但是上一期节目是在拈花湾录制的,十年前也在这里录制过,我们用无人机在拈花湾做了一个秀,是和过去的一个情怀链接。
结语
《全员加速中》这个IP已经走到第十个年头,十年前节目诞生的时候,就是一档概念超前的综艺,户外、竞技、游戏、真人秀、多时空剧情等多重元素叠加,让节目一问世就成为高分综艺。最近三年《全员加速中》重出江湖,依旧延续了当年的创新性。
节目里,跳伞出现的猎人、无人机猎人等新形式继续增加游戏的刺激感;节目外,从2023年打造的VR“加速之城”,到2025年的小程序游戏,《全员加速中》一直在结合新技术,探索游戏的时空边界,让虚拟和现实结合,也让嘉宾和网友们互动起来。
综艺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每档节目都需要在创新中探索如何再度赢得观众,尤其综N代既受到观众的喜爱,也背负着期许。未来综艺还能有怎样的形式?这个时代,观众在欣赏节目时,有更强的主体性需求,或许改变单向的观看关系,让观众真正参与进来、甚至改变综艺录制的进程,是一种解法。
在《全员加速中2025》中,无论是通过实时直播让观众和嘉宾深度绑定参与游戏,还是嘉宾在录制时发微博求助网友进行场外交互,都是有意义的探索。在和观众的不断交互中,相信一档有十年历史的综艺IP,还能继续加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