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火花,梦想发芽,童心启航

发布时间:2025-07-14 06:22  浏览量:2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13日电(通讯员 陈新佳)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暑期志愿公益活动,为当代大学生参与教育实践提供了一个富有深度的观察窗口。在持续的辅导实践中,志愿者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教育工作的复杂性。面对同样的知识点,不同学生的理解路径竟如此迥异。有的孩子需要反复讲解才能掌握要领,有的则一点即通;有的习惯逻辑推演,有的更依赖形象思维。这种差异性让志愿者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绝非标准化的生产过程,而是需要因材施艺的创造性劳动。真正的教学智慧不在于灌输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点燃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热情。

图为教师指导英语教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新佳 供

辅导过程中最触动人心的是见证学习态度转变的过程。当孩子们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畏惧难题到享受挑战,这种内在动力的觉醒往往比分数提升更令人欣慰。志愿者们发现,教育的真谛或许不在于教会具体知识,而在于培养持久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这种转变虽然缓慢,却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终身受益的种子。在互动中,志愿者们也体会到了教育关系的双向性。表面上是大学生在辅导中小学生,实际上双方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孩子们纯真的求知欲常常让志愿者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态度,而教学相长的规律也在实践中得到生动印证。这种互惠性提醒我们,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施与受,而是生命间的相互启迪。

图为教师进行数学教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新佳 供

活动还让参与者对教育公平有了更切身的理解。在辅导过程中,志愿者们注意到,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接受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这促使他们思考教育资源分配的社会议题,也让他们更加珍视自己作为教育桥梁的价值。即使不能改变结构性差距,但至少可以为缩小这些差距贡献绵薄之力。

最深刻的感悟或许在于重新认识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课业辅导很容易沦为单纯的解题技巧训练。但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应当超越分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志愿者们尝试在辅导中融入思维训练、习惯培养和信心建立,这种尝试让他们体会到,教育最终要回归到"育人"这个根本目的上来。这场志愿活动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教育现状的多个侧面。它既展现了基层教育的现实挑战,也揭示了教育改革的深层需求;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困境,也彰显了大学生的社会担当。在这个意义上,"萤萤之火"不只是一次暑期实践,更是一次关于教育本质的集体思考。当志愿者们用专业和爱心投入这项工作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参与塑造中国教育的未来图景。

"萤萤之火,灼华凤城"暑期志愿公益活动虽已落幕,但教育的光热仍在延续。这场以课业辅导为载体的教育实践,让我们见证了知识传递背后更深刻的人文价值——教育不仅是解题技巧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对话与生命的相互滋养。大学生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热忱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孩子们则以点滴进步回应着这份真诚付出。当教育回归其育人本质,每一次耐心的讲解、每一道难题的攻克、每一个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在编织着成长的无限可能。这簇由爱心点燃的萤火,终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化作永恒的教育之光,照亮更多求知的心灵,温暖更多成长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