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浅谈青面兽杨志武艺
发布时间:2025-07-13 22:30 浏览量:2
说在前面的一句话,本文主要参考文献为百回合版本的《水浒传》。
青面兽杨志的名气还是很高的,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他的,梁山著名的马步双全,五五开高手,最有可能进五虎的存在。
但他的武力到底有多强呢?本文就简单的聊一聊。
青面兽杨志在原著的正式出场应该是第11回的结尾,此时的他恰逢天下大赦,准备用全身的家当去东京博一个出路,但在路上经过梁山时,正好遇到林冲纳投名状,双方就此展开交锋,杨志也正式出场。
其实有关于杨志在正式出场前的经历,原著中也有提到:
原文(原著第十二回):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
看得出来杨志在正式出场之前背景雄厚,经历丰富,不过主要也是在官场上混,就是运气有点背,而且正式出场过后,他的运气还是一直在背。
好不容易遇到天下大赦,正准备用全身家当博一个出路,但奈何举头无路,又恰逢盘缠快要用尽,准备卖刀,又奈何误杀了泼皮,最终发配大名府。
在大名府好不容易过了一段好日子,但最终又再一次的失手生辰纲,最终兜兜转转上了山,落了草,成了二龙山的二头领。
然后在三山大闹青州的时候顺势加入了梁山,成了梁山八骠骑之一,上应天暗星。
在之后虽然有出场,但是出手很少,戏份很少,最终病逝于征战途中,大宋追封忠武郎。
杨志虽然出场很早,但是他的主要戏份反而是集中在前面一波,越往后戏份越少,最后甚至跟工具人都没什么区别了,不过关于他的形象和武力方面的设定还是比较丰富的:
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
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
两位好汉,端的好两口朴刀,神出鬼没。
曾向京师为制使,花石纲累受艰难。虹霓气逼斗牛寒。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尘寰。虎体狼腰猿臂健,跨龙驹稳坐雕鞍。英雄声价满梁山。人称青面兽,杨志是军班。
更兼有个甚么青面兽杨志,又新有个行者武松,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杨志的背景也是雄厚的,他的武艺一看就是祖传的,是来自正规途径,而且不知道是祖上的荣光,还是他自身的拼搏,杨志的名声其实不小的。
无论是绿林大哥王伦,还是军方大佬呼延灼虽然没见过他,不认识他,但是都很清楚有这么一个人,一提到就立马能反应过来。
而且杨志年轻的时候应过武举,还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设定,又亦或者说神出鬼没,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尘寰等比较夸张的称赞手法,都在证明着杨志似乎武力很高,原著作者很看好他。
不过就是这个七尺五六的身材,倒是略微的显矮了一些,不过倒是问题也不大,毕竟水浒中不像其他的演义小说,动不动就是一丈以上或者八九尺的身材,水浒中大部分的身高都还是比较正常的,最多都是在八尺以上,偶尔有一个九尺或者一丈的。
总的来说杨志的设定,排面或者说名气基本上是拉满的,但是设定是设定,是骡子是马,终究还是要拉出来溜溜的。
而杨志毕竟前期戏份比较多,战绩也是不少,文章内容有限,自然不会一一列举出来,这里主要列举几个最具有含金量和代表性的战绩,浅谈一下他的武艺:
1.步战林冲
大战林冲是杨志在水浒中初登场的第一场战绩,也是作者称赞他神出鬼没的战绩:
原文(原著第十三回):林冲与那汉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个好汉不要斗了。”林冲听得,蓦地跳出圈子外来。
他俩之所以会打起来,其实前面也已经说过原因了,就是杨志正好遇到大赦天下,正准备用全身家当去搏一个前程的时候,恰逢路过梁山遇到林冲正在纳投名状,双方就因为杨志身上的财产而打了起来。
根据原著显示,杨志虽然是远道而来,但没有明写他是属于一个什么样的赶路状态,以及赶了多长的路,不过参考林冲和杨志相遇的时候正好是日中,天气又正是深冬来看。
杨志基本上没有赶太久的路,体损状态是肯定有的,但要是说对战力影响很大,那倒不至于。
毕竟一来原著中如果有这种场外因素影响较大的话,作者都会明写,二来杨志也不是傻子,战力影响较大的话,也不会单枪匹马直接去找匪徒挑事,三来也没有听说谁,正常赶路会对战力造成影响。
体损肯定是存在的,但杨志此时的10层战力至少还在九成半,至于武器影响,说句真心话,对杨志来说,不大。
因为杨志的步战战绩基本上都是用朴刀的,哪怕就是马战也用的是刀。而且作为杨家将门之后,十八般武艺肯定是精通的,再加上他流落江湖时间也不短了,江湖上混的一般也都用这种朴刀。
所以虽然杨志的武器基本上算是最顺手的,也就是说此时的杨志基本能发挥出九成以上战力。
而反观林冲,养精蓄锐,没有什么体损之说,顶多就是武器上和杨志一样,有一点影响,当然比起杨志来说,林冲的武器影响肯定更大一点。
毕竟林冲在江湖上混的时间还算比较短,朴刀使用率还没那么高,虽然作为教头,18般武艺也应该一样精通,但他的战绩更多的是用枪和矛,所以朴刀不是最顺手的。
但要说兵器对林冲的影响很大,那也不至于,不然他上梁山的时候肯定要带枪了,而不是把枪留在柴进的庄上,自身只带一把衮刀和一把腰刀。
整体上林冲和杨志的出战状态是差不多的,一个是有点体损,一个是武器有点不顺,但影响上都比较小,基本上可以忽略,双方都是属于还有自身九成以上战力。
而且说到底了,此时的两人本质上都是为了前程而战,一个是靠这笔钱做投名状上梁山,一个是靠这笔钱做敲门砖,搏出路。
两个陌生人这个时候别说留手了,下死手都是必然的。
状态差不多,出手又是全力,最终接近50个回合的平手记录,也足以证明两个人是一个档次的存在,就是比较可惜的是这一场步战。
现在网上有一个主要的流传说法是以他们的结尾表现认为林冲更胜一筹,并且还抠字抠句的去证明。
这种说法说书人是不赞同的,因为原著作者用林冲的状态和动作去写这段战斗的结尾是必然的。
毕竟杨志又不认识王伦,更不熟悉他的声音,凭什么因为一个远处的陌生人声音而停手呢?而林冲就不一样了,对王伦那是很熟悉的,所以作者写林冲主动找到机会退出战局是合理的。
所以林冲会有这样的表现很正常,而且不代表此时杨志做不到。
2.大战索超
由于杨志卖刀杀了波皮,最终被发配大名府,但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大名府的梁中书赏识,梁中书有心提拔他,但是又怕其他人不服,所以举办了一场比武,有意要让杨志出风头。
而杨志自然不负所望,无论是单挑,还是比试弓箭都打的同僚中派出来的代表周谨无地自容,但这也惹出了周谨的师傅急先锋索超:
原文(原著第十三回):当下杨志和索超两个斗到五十馀合,不分胜败。
之前有一篇文章是浅谈了急先锋的武艺,在那篇文章中也列举出了急先锋的几个代表战绩,其中就有这一个,有兴趣的可以翻翻主页。
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索超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战力的状态,甚至还有一个略微的优势,就是已经见过了杨志的战斗,对杨志的武艺有一定的认知。
而杨志一共有三个影响战力的状态:
1.对战急先锋之前,已经连续经历了两场战斗,有体损。
2.武器上不是最顺手的刀,而是枪
3.杨志顾及同僚关系,而有留手
连续两场大战,造成体力上的损失而对战力有所影响是肯定的了,但这种影响是不是特别大,那就未知了。
虽然枪不是最顺手的,但是参考杨志的设定和所有战绩来看,枪也是第二顺手的,所以武器有影响,但是不会太大。
最后一个影响因素说书人认为,相比较于同僚关系,上司的赏识对于杨志这种有光宗耀祖报负的人来说更重要。
在参考一下杨志参加这场比武以及后面押生辰纲的表现,足以证明杨志并不是很在意同僚关系。
只能说会顾及到同阵营关系而不下死手,但绝对不会留手,因为他很清楚这场比武的本质是什么。
而这种顾忌,索超很明显也有,总的来说,虽然两个人打了五十余回合,证明了双方一个层次的实力,但杨志还是略微的要有一点优势。
3.步战鲁智深
这一场大战的起因是杨志听从了曹正的建议准备上二龙山,但是在山下正好遇到了一肚子火的鲁智深,鲁智深二话没说上去就打杨志:
原文(原著第十七回):当时杨志和那僧人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
这一战和打林冲的时候一样,杨志有赶路的体损状态。
虽然这一波杨志的赶路时间是明确的走了一天,看着天色渐晚,准备找个林子休息,但体损状态影响战力也大不到哪去,毕竟就是个野外正常赶路。
杨志的一身战力至少在九成,而鲁智深就不用说了,养精蓄锐,几乎没有影响。最后的结局虽然是平手,但是杨志有这么一句话,让很多人感觉他不如鲁智深:
杨志暗暗地喝彩道:“那里来的这个和尚,真个好本事,手段高,俺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
而关于这种想法,说书人的想法是不要光顾尾,不顾头。
杨志出战前有两句话:
杨志听了道:“原来也是关西和尚。俺和他是乡中。
杨志道:“怎奈那秃厮无礼,且把他来出口气。
杨志出战前的想法只是打对方一顿,出口气,再加上对面的老乡口音,下手自然没有那么狠,而反观鲁智深就不一定了,毕竟气头上的鲁智深,出手基本上是没轻没重的。
而且小赞诗里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
花和尚不饶杨制使,抵死交锋;杨制使欲捉花和尚,设机力战。
这一句话的描写更是对第一点做的直接补充,一个在下死手,一个却没在下死手,最终杨志还能刚刚抵住花和尚,足以证明其本事之高。
体损加上未下死手面对火力全开的对手还能打成这样,说书人感觉杨志更猛一点。
而且相对于马战来说,步战上的体型优劣势影响还是更大一点的,七尺五六面对身材八尺,腰大十围更吃亏一点。
总的来说,这一场步战,说书人更看好杨志。
4.大战呼延灼
这一战是杨志最具有代表的巅峰战绩,也是他上限被硬压的战绩,这一战主要发生在原著的第57回,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不同于前面的三个代表战绩,都是杨志属于有一定的体损状态,这一战他反而没有了体损状态,而是他的对手呼延灼有了体损状态。
呼延灼在交手杨志之前,已经和鲁智深打了四五十个回合,虽然中间休息了一会儿,但参考呼延灼大战韩存保的表现,此时呼延灼体损影响战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影响有多大,那就是仁者见仁了。
其实这一战,双方的状态和杨志大战索超时是一样的,只不过双方的位置换一下,杨志此时的状态相当于当时的索超,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甚至有个小优势。
呼延灼的状态就相当于当时的杨志,体损影响战力,而且杨志的战前战后表现也有些拉垮。
战前看过呼延灼战斗过后,主动出击并扬言要拿下对方,结果打到40多个回合后,呼延灼还仅仅只是感慨对面实力很强,杨志却见对方武艺高强,主动卖破绽走人。
虽然最后两人打了40多个回合的平手,证明了双方的实力基本上属于一个大档次,但很明显杨志要略逊一点。
虽然梁山聚义过后,杨志几乎很少有战绩表现,但是聚义之前杨志的战绩表现还是不少的,本文就主要以这四个最具有含金量的战绩为代表,从战绩角度浅谈一下杨志的武力。
很明显杨志的实力还算不错的,两场马战,两场步战,都是跟高手交锋,并达到了40个回合以上的平手,无愧于网上所流传马步双全,五五开高手。
整体上,杨志的设定很高,而且步战和骑战都达到了水浒中的一流级别,但是骑战上比起虎将呼延灼来说还是略微的差了一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错别字等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