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断案:木匠含冤入狱,巡案官到来破获此案
发布时间:2025-07-13 22:08 浏览量:2
明代巴陵县有两个兄弟,哥哥张文,弟弟张明,两人以挑担为生。
时间一长,弟弟张明不愿总是挑担,想做点生意,无奈没有本钱,但哥哥有一儿时玩伴叫沈仁,颇有资产,于是弟弟便让哥哥去沈仁家借点钱,两人好做生意,哥哥一想也是,挑担太幸苦了,还挣不到什么钱,于是就答应了弟弟,去找沈仁借钱。
第二天,哥哥张文来到了沈仁家,沈仁见到张文到来,热情迎接。张文见此说道:“很久就想找兄长商议一件事情,只是不好意思开口。”沈仁说道:“既然是老朋友,有什么事但说无妨。”张文说:“我现在以挑担为生,勉强糊口,现在年轻力壮还能干,以后老了干不动了怎么度日呢?我想做点生意,无奈缺少银两做本钱,今日来见兄长是想借几两银子,到时按利奉还,不知兄长这边方便否?”沈仁听后问道:“你是自己做生意,还是与他人一块?”张文也不隐瞒,直说是与弟弟同做。沈仁原本是打算借钱给他的,但听到张文说与弟弟合伙做之后,犹豫了一下,便推托道:“兄长向来没什么事麻烦我,今日来借钱,本应答应,只是眼下钱粮安排的很紧,有些钱在外面还没拿回来,身边现在没有多少剩余,因此不敢答应,还望兄长见谅。”张文知道这是推托之词,也不再勉强,就辞别回家去了。
张明这边认为哥哥此去一定能借银回来,因此在家中等候回音。见兄长回来了,就说道:“哥哥,借到了吧。”张文摆了摆手,说道:“我到他家后,刚开始比较热情,我心想应该没问题,后来他问我做生意有同伙吗?我就直说是与你一起干,然后他就找借口不借了。”张明听后说道:“不借也罢,只是那沈仁未免有点看不起人了,觉得你我兄弟是挑担的,哪会做什么生意,唉,欺负人,我就不信没有他的本钱我们兄弟俩就办不成事了,我们先去挑货,回头再议。”说罢,两兄弟继续挑货去了。
就这样过了半月左右。一天,沈仁的儿子沈时到某庄去取债,欠帐户主留沈时多喝了几杯酒,沈时回来时不觉昏醉,走到岭边亭内,实在难受,便睡下了。
恰好此时张文、张明兄弟二人挑货回来,也路过亭子,兄弟二人认得是沈时,见他醉酒后沉睡于此,便产生了一个邪恶的想法。弟弟对哥哥说道:“那沈仁瞧不起我们哥俩,我深恨那沈仁无礼,现在傍晚,四下无人,待我杀了他儿子,以泄前几天的愤恨。”哥哥说道:“要做就要做利索,千万小心。”等哥哥说完,弟弟张明掏出利斧,对着沈时砍去,一下就将沈时砍死了,可怜沈时小小年纪,便遭此毒手,实在可恶!杀人后,兄弟俩在沈时身上摸寻了一番,找到了二十两银子,于是全部劫去,顺手将尸体抛在了路边草丛中,逃离而去。
岭下附近有一村子,村里有个木匠,叫李大,他一清早天还未完全亮就去城中一户人家做活,想着能做完早点回来。带着斧凿、锯子等工具,走到岭中亭子边,突然看见一个“人”躺在路边草丛里,由于天未大亮,于是李大走进一看,“妈呀一声”差点吓死过去,只见一个尸体浑身是血,倒在草里,李大此时已吓傻,顾不得报官,狼狈地逃回家去,只是倒霉的是脚底踩到了血上,留下了一路断断续续的血脚印。然李大不知,到家后紧锁房门,躲在家里不敢出来。(未娶妻,家中只有自己)
等到半晌,街上传出岭上死了人,沈仁听后急忙出来打听,想起儿子到此时未归,不会出什么事了吧,于是急忙跑来确认。这一认不要紧,死者正是他儿子沈时。沈仁看后悲痛欲绝,号啕大哭,此情此景邻里街坊无不心痛。一邻居提醒说道:“地下有脚印,何不顺着脚印找寻凶手。”沈仁听后,立刻和众邻居顺着血迹脚印一路而来,正到李大家门口,众人打开李大家的门,扭送李大到县衙,请求知县老爷公断抵命。
大堂上,沈仁控告说:“大人,我儿子沈时从附近庄上取银子回来,路过岭边亭子,突然遇到李大,这李大见我儿子背着包裹,想必内装有银子,于是见财起意,用斧子杀死我儿子,夺银而逃,幸好留下了血迹脚印,不然冤屈无处可伸,请求知县大老爷为民做主,让李大为我儿抵命!”
知县听后审问李大,此时李大仍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听到大人发问,只知道喊冤枉,其它一概不知。知县见李大状态,心中起疑,于是先好言安抚了一下沈仁,然后让沈仁先回去料理儿子后事,本县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这边把李大收押于监中,等待巡案大人前来处理。
早在一月前,各地已接到朝廷巡案大人要巡视各州府、县一事,因此,知县对此案有疑问,故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人命关天的大事,处理不好,不但乌纱不保,说不定还会有牢狱之灾,所以,暂时把李大收押监中。
不日,巡案靳大人到了巴陵县。县衙大小官员皆已等候,到衙门落座后,靳巡案问道:“县衙中可有疑难案件吗?”县令回禀道:“大人,有一件案子,本地居民沈仁状告木匠李大杀其子,夺其银,只是李大一直不招,事有可疑,所以下官只得暂时将李大收监,等候大人判决。”靳巡案听后说道:“好吧,既有杀人命案,那本巡案亲自处理一下吧。
第二天,靳巡案穿着便衣,带了两个公差来到了监狱,见了李大,细细询问。李大经过几天的休整,状态已恢复的差不多了。见有人询问此案,便把前情经过说了一遍。靳巡案听后心想:“此案果然有疑,血迹落入其家门口,脚印和死者血迹都能对上,按说杀人犯眼见罪证直白,理应求饶认罪,但被告李大宁死不服,看来此案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必须认真审理。
靳巡案从监狱出来后,派人传沈仁问话。沈仁到后,靳巡案问道:“你可有仇家或者近期有没有与人发生过矛盾?”沈仁回答道:“小人是做生意的本份人,并无仇家,近期也没有与他人发生过矛盾,只是… “只是什么?”快说,”靳巡案问道。“只是本村儿时的玩伴张文半月前来找我借钱,说是与弟弟张明合伙做生意,我长期做生意,深知与人合伙的难处,哪怕亲兄弟也有翻脸的时候,所以想到这些,就没有借与他,但我与他是从小长到大的玩伴,此事定然不会是他所为。”“哼”,靳巡案冷笑一声,说道:“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亏你还做生意,这点怀疑心都没有?当然,这也不能说明他俩就是杀人凶手,还需仔细调查后方才能够确认,你先退下,此事切记不要声张,我自有主张。“是”,大人,小人告退。”说罢,沈仁叩头回家去了。
靳巡案这边又提审了李大,问他可认识张文、张明两兄弟。李大回道说认识,在本县以挑担为生。靳巡案又问道:“两人本性如何?”李大回道:“哥哥张文没有主见,弟弟张明不太老实,挑担缺斤少两,总有雇主抱怨。靳巡案听后,此案已确定八九不离十,定是那兄弟二人所为。只是缺乏有力证据,还不能立刻把那兄弟二人逮捕归案。正迟疑之间,忽然手下来报,说看见一个小孩拿着一个手帕送给狱卒,又私下和狱卒说了几句话,狱卒回复了几句,小孩刚要走,被巡案手下拦下,现在特来禀告。
靳巡案听后心中大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就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于是立马让人把儿童和狱卒带上堂来。
靳巡案问狱卒道:“刚才那儿童给你说了什么话?快快讲来,免受皮肉之苦。”狱卒跪下说道:“大人,不关小人的事,刚才这儿童问我说巡案大人到此问案,想问问李大招供了没有?”就这些。”靳巡案随即又问儿童:“孩子,他说的可是实话,是谁让你这么问的?不要害怕,答对了给你钱买糖吃。”儿童听到后回答道:“今天中午我在东街玩耍,遇见两个人在东街酒店门口坐着,然后招呼我过去,给了我一文钱买果子吃,然后又教我到监狱来探访,问一下最近的案子,有个叫李大的招认了没有?”
靳巡案听后立即安排人让儿童带路,引着公差到东街酒店去捉拿那两人,那两人定然就是张文、张明两兄弟。
公差跟着孩子到了东街酒店,果然看见酒店门口有二人在那里观望等候,孩子回头一说,正是那两人,公差立刻上前将二人捉住,带到了县衙公堂。
公堂上,靳巡案恼怒说:“你二人可是张文、张明两兄弟!”“小人是”,但不知我兄弟两人犯了什么罪?,被大人无故捉拿,正是晴天下雨,不知道来头,还请大人明察。”张明说道。
靳巡案说道:“你们二人抢劫杀人,为什么连累他人偿命,还不如实招来,再敢狡辩,大刑伺候!”二人不肯招供,靳巡案让儿童出来作证,证明来监狱的目的。二人顿时大惊,见事已至此,便不再隐瞒。于是张文说道:“杀人是实情。”因为沈家颇有资产,而那沈仁与我哥哥自幼相识,关系很好,哥哥到沈仁家去借银子做买卖,但那沈仁看不起我兄弟二人,推托不借,因此怀恨在心,后见沈仁儿子傍晚在亭子里睡觉,于是就将他杀死。”
靳巡案及在场人员无不对这两兄弟的行为感到愤怒,就因不借钱一小事,而狠心杀死十六七岁的少年孩童,当真残忍至极!于是宣判:张文、张明两兄弟向沈仁借钱不允,因而怀恨在心,偶遇其子,残忍将其杀死,以图泄愤,其心狠毒,肆意作恶,胆大妄为,极为凶残,立即斩首示众,以正典刑! 李大误入杀人现场,实属无辜,当堂释放。(本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