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马鸿逵搂着孙女,留下了这一张合影,不久之后被告上法庭
发布时间:2025-07-14 00:28 浏览量:2
1960年代,有一张少有人见的老照片,定格下马鸿逵晚年的模样。不用多描述,单看那张臃肿体态,额头宽大、脸庞圆润,中山装几乎挂在他身上像披一床被子。有人觉得“脑满肥肠”没准儿都是照相师傅手抖。但这副身形,怎么讲也跟沙场悍将搭不上概念。照片的右侧,一个女孩——马爱玲,十几岁的模样,眼睛困惑又倔强,跟这位瘦弱无力的老人几乎没有半分相似?到底什么关系,猜的人大都数不过来几根指头!
世人疑惑,传闻满天飞,有人说马爱玲是马鸿逵的小女儿,也有揣测她是哪一房外孙。答案其实简单得让人觉得没什么意思——马爱玲是马家的长房长孙女,爷爷马敦厚,父亲马家骅。严格算辈分,马鸿逵早已经是她的太爷爷。这个家族的谱系如果写下来,可能比一些近现代史在细枝末节里的分支都还要复杂。真要问,她有没有叫过太爷爷?这恐怕也没人真考证过。
提起马鸿逵这个名字,多数人浮现的可不是一个慈祥太爷爷的形象。他在宁夏盘踞十七年,被封作“宁夏王”。不是天子出长安,而是一个地方诸侯自立一方。他上台的方式很简单,其实也很粗暴——权力、黄金、兵马。他的嗜好同样不复杂,还带点算计,多年始终没改。他想尽办法搜刮税赋,地面上什么都能纳税,流言里说还差点给呼吸都定价。不知真假,但这一句话的疯狂程度,光想想都够呛。税收的细化程度,有历史学者分析,说几乎无孔不入,农作、商品、甚至婚丧嫁娶都给编进账簿了。
“万物皆上税,唯有屁无捐”,百姓念起来几分戏谑,夹杂着苦涩。可惜你笑他们一时,他们却哭了很久。每个强人政权走到终点,不过几步路。解放战争将近,马鸿逵的谋算也开始拐弯。他早早把宁夏搜刮来的黄金分批秘密运美。还特地雇了飞机,“洗脚上楼”。这里面有没有国库财物、军队军饷?美方档案没详细记录,大致情况坊间流传一版又一版,但一件事倒是能确定——钱没留给宁夏。
转眼间,他的人生成为剧烈转折的缩影。我军席卷西北,宁夏王朝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有人说他早有预感,也许不是,说到底,是无数宁夏子弟兵站在了他对立面。最终,一个庞大的家族,十数口人、几位姨太太、若干随从,漂洋过海到了美国。一夜之间,他仿佛从帝王变成留学生。明明带着没数的钱,心里却怕得要死。
到美国的麻烦恐怕是他没料想到的。生活不习惯,英语说不上来,连门牌号都分不清。那会儿的美国华人圈子,远不像今天这么容易打听,一个战乱过来的老军阀,突然间要和几个不熟规矩的姨太掂量生活琐事。家里鸡飞狗跳,大姨太、小姨太,争风吃醋。马鸿逵暗地觉得烦,可他表面还得装个大家长,真是骑虎难下。
他拿出在国内养成的那种味道,大手一挥,本想靠投资农场稳住家底。美国地大人稀,进农场不是天方夜谭。可惜他还是错判了形势,既没有管理经验,也不懂当地的行情。钱很快一去不回,人也跟着落魄。那些年风风光光,突然间成了“凤凰不如鸡”,这滋味咋说呢?未必谁真能体会。
钱亏了,姨太太也纷纷离他远去。马鸿逵以前满屋热闹,好不容易学会清静,凌晨醒来只剩自己。六十年代初,身边只剩下曾孙女马爱玲,父亲马家骅偶尔现身。按理说,这样的场景,谁看了都会发点感慨。他倒没多说,偶尔坐在沙发上出神,瞪着马爱玲的后脑勺——这才是他逃亡海外最大的“意外收获”。什么叫骨肉亲情,突然有了点模糊的概念。
他跟马爱玲关系挺耐人寻味。他常常叮嘱她好好念书,多吃点饭。她眼里满是不解,有时候可能也不愿理那一套家族道德。毕竟身份摆在那,挨个数怕是都数不清谁是谁。两个人相互依赖,有人说,那几年也是他晚年最舒服的时光。可舒服是舒服,总觉得他还带点提防,好像随时怕什么会出岔子。
事情总不会完全照计划走。马家骅突然闯进来,说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有人说是学区好,有人传有别的考虑。反正这家人本来关系就复杂,吵个没完,一不小心就闹到法庭。美国法院谁也不给情面,马鸿逵怎么也想不到,他居然还能打官司。费劲争了一阵,法院判决下来,马爱玲被父亲接走了。
房间一下冷清下来。他开始整夜呓语,偶尔冲着夜色小声抱怨。是真的不舒服还是怕了?有时候想想,他也许早在宁夏就察觉,自己再精明也扛不住时间。人说因果报应,不见得他多信。但一切财产和亲情,眼见都没了,他偶尔望着门口出神,估计是想起宁夏的院子、家丁跑腿、夜里马蹄声,也许什么都没想。
1970年1月14日,噩耗传出。马鸿逵在异国他乡病重去世,临终那会儿,他念叨着要回家,看护的人说他眼含热泪,嘴角微颤,说“回家”。细节可能每个人听得都不一样,可“家”到底是哪里?这个词在他心头估计一辈子都绕不开。台北三张犁回教墓地,这成了家族后来唯一确定的归宿点。有时候人坐在悠长历史里,都没有答案。
细节说得越多,越能品出点意味。也许,所有人都逃不开家与国的拉扯。马鸿逵从“宁夏王”到美国孤老,这种落差,是时代翻篇的缩影。家族、金钱、身份、逃亡,全都在他身上打了结。到底是命好还是命不好?有的人说他贪婪成性,有人唏嘘他命运多舛。可惜,历史永远只留下一张模糊的照片和几句口耳相传的故事。
究竟谁是赢家?谁又注定失落?没人有勇气把这些搅成一团说清。但人总要老去,影子总会被时间磨平。从权力巅峰到无声落幕,很多事情说得太明白就没意思了。真实往往藏在照片边角、回忆细微处。
有些历史问题,本来就没打算有标准答案。
马鸿逵的故事到这里并没有过去。世事无定,昨日的宁夏王,今日只剩一捧黄土和几声叹息。家、命运、选择,或许本来就没有对错,高低成败早已被时间冲刷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