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万多元“解救”深陷传销的儿子?儿子:我咋不知道?
发布时间:2025-07-14 19:57 浏览量:2
儿子失联?身陷传销?
被控制索财?
听到这些消息
哪位父母能不心急如焚?
恨不得立刻倾尽所有
把孩子救出“火坑”!
然而,正是这份深沉的关爱与焦虑
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本案中
受害家长就因防范意识不足
轻信他人,付出了沉重代价
案件详情
近日,沂源县公安局张家坡派出所接到一起令人唏嘘的报案:辖区一位群众因轻信儿子前同事“小赵”(化名)的谎言,在未与儿子本人核实、未寻求警方帮助的情况下,被以“解救陷入传销的儿子”为由,诈骗人民币17000余元!
据报警人反映
其儿子长期在外务工
近年联系较少
电话时常无法接通,老两口非常担忧
前些日子
儿子的前同事“小赵”(化名)来访
席间谈起其子近况
“小赵”分析其子可能“陷入了传销窝点”
并主动承诺帮忙打听情况
几天后,“小赵”打来电话
声称“需要花钱打点关系
才能把人‘捞’出来”
救子心切的受害人信以为真
立即转账
此后,“小赵”又多次以
“请客吃饭”“疏通关系”等理由索要钱财
累计达17000余元
然而,儿子始终杳无音信
受害人这才如梦初醒
意识到被骗,赶紧报警
接警后
民警迅速展开调查
通过精准研判
很快锁定了嫌疑人“小赵”的位置
并将其抓获归案
经审讯
“小赵”对诈骗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当日聊天后
他临时起意,捏造了受害人儿子
“陷入传销需花钱捞人”的谎言
他精准利用了
老人对儿子的担忧、焦虑
以及对其“熟人”身份的信任心理
假借“走关系”“请客送礼”等名义
多次实施诈骗
所得钱财均被其挥霍一空
↓↓↓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事后经警方核实联系
受害人儿子并未陷入传销
对父亲“花钱救他”一事毫不知情
所谓的“失联”
本案深刻暴露了部分群众,尤其是牵挂子女的老年群体,在防范意识上的薄弱环节:过度信任所谓的“熟人”“好心人”,在涉及家人“危难”和金钱问题时,因救人心切而丧失了基本的核实判断能力。 请务必牢记:
1.保持冷静,多方核实是王道! 接到声称家人“出事”(如传销、绑架、意外、涉案等)需转账汇款的信息或电话,务必保持冷静! 第一时间通过多种可靠途径直接联系当事人本人(电话、视频、联系其身边可靠亲友、同事等)。切勿仅凭一面之词就惊慌失措,盲目转账!
2.警惕“熟人”利用关爱行骗! “熟人”身份并非安全保证! 对于非至亲的“熟人”“老同事”“老乡”等主动提供的“危难信息”和“热心帮助”,特别是涉及需要“花钱打点”“疏通关系”的,更要提高十二分警惕! 牢记:真有事,找警察! 公安机关依法履职,绝不会收取任何“捞人费”“活动经费”!
3.遇诈速报警,证据保存好! 一旦察觉可能被骗,请立即保存好所有证据(转账凭证、聊天记录、通话记录、对方身份信息等),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警! 报警越及时,挽回损失、打击犯罪的希望越大!关爱子女,人之常情防范诈骗,时刻警醒!捂紧“钱袋子”别让“关心则乱”成为骗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