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秋裤的人根本不懂中医
发布时间:2025-07-14 23:42 浏览量:2
前几天,门诊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看诊。
他是朋友推荐来找我的,第一次看中医。
没啥不舒服,就是家长觉得孩子太瘦。
我看了他的舌苔,没有积食,肚子也没有不舒服。
把脉,脉象很弦,很紧。
我跟家长说:
他的消化本身没有问题,而是肝气太旺,压制了脾胃;
这是中医五行所说的木克土。
虽然说,所有的孩子都是肝旺脾虚,但是这个孩子特别明显。
可以推测,他智商比较高,善于思考,心思细腻。
如果从五行的角度来说,他是一个木行人。
树,可以很高大,也可以很低矮,关键看土壤,看阳光,看水份,环境很重要。
他可以成就大事,也容易陷入情感的漩涡。
木行人,脾胃容易不好;
所以一定要饮食规律,提供足够的养分,瘦点没关系。
因为他的血液大部份供养给心脑用于思考了,用于脾胃消化的有所欠缺。
木行人,一定要注意保护肾;
肾主水,与肝同源,水是木向上生长的关键养分。
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能熬夜,当然反过来说,木行人本身是容易因为多思虑而失眠的。
补救方法之一是从小多吃黑色的食物,以黑养黑。
木行人,理论上适合从事心理、文字、艺术类的工作,但是他们的责任感很强,共情能力也更强,所以也容易把自己绕进去。
我怀疑张国荣就是木行人。
因此,我反而建议他们从事科学逻辑类的工作,用理性的工作,来对冲感性的内心,对他们本身是一种保护。
说了半天,家长瞠目结舌:咋到你这儿算命来了?
你是怎么算的?孩子确实心思很细腻,也挺聪明,素来都是三好学生。
我说,你娃身体没啥问题,我就多嘴跟你闲聊几句,请别见怪。
还有个病人,女性,35岁,工作很拼命,手底下管着100来号人。
今年4月做了甲状腺癌(这个病也跟情绪有很大关系)手术以后,持续出现心慌。
情绪紧张的时候,心率会冲上170多次。
她说,过去5-10年,为了工作付出很多。现在人总感觉很疲倦,怕冷。
听她说话,我感觉也是有气无力的。
我说,付总,你这个称呼应该倒过来,叫总付,因为你总是付出。
你这个毛病,原因在于工作太费心思,心血暗耗,损伤心阴。
随着时间的推移,阴损及阳,导致心的阴阳两虚,控制不住心跳的节奏。
像这种阴阳两虚,气血亏损所导致的心悸、心慌、早搏、心律失常等,最好的方子就是炙甘草汤。
因为这个病的根源,还是在于心脏阴液的长期亏耗。
考虑到即将过年,昨天她复诊的时候,我又开了半个月给她巩固。
并且告诫她:
你们深圳人,工作节奏快是出了名的,大家也都很拼命。
但是也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身体,不能太过劳累,你要记得,
诸葛亮就是这么累死的。
她说,邱医生,彼此彼此,我知道你工作也很拼。
诸葛亮的故事,与君共勉啊!
我被她击中了软肋,泪流满面!
转身挖了一勺玉灵膏,喝了一口人参水,大声喊道:
下一位!
看完这两个案例,有粉丝评论说:
总体来说,现在女性的付出比男性大一些。(不负责任的除外)
因为女性同时肩负:工作、家务、带娃、修饰自己,四件大事。
而男性的工作虽然更加辛劳,但相对比较纯粹,不太繁琐。
相比于高压,繁琐的事情,更容易让人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者,其脉必弦。
无论是弦细、弦数、弦结、弦滑,总之就是弦。
你可以想象我们甘麦大枣茶刚刚推出的时候,那种火爆的场景。
而且,这款养生茶的味道好,淡雅中带着甜味,真的很能抚慰人的心神。
写到后面,感觉像是一片软文。
但如果只说问题,不给解决方案,好像也不太合理。
所以,不管是不是软文吧,我都希望你读了这篇文章,能够有所收获。
人生短暂,当然要去实现自我价值;
今天起床,寒风袭击了我宽阔的额头;
夫人对我说,今天降温,穿厚一点。
我立马奔向衣柜,拿出来秋裤。
看到秋裤,我想起之前有一个病人,她跟我说:
邱医生,我年轻的时候,感觉穿秋裤太臃肿了,所以即使在湖北上学,我整个冬天也不穿秋裤,感觉自己美爆了。
结果,现在才30多,这个老寒腿就折磨得我很厉害。
救救孩子吧!!!
于是我给她分享了一句家慈的名言:
穿衣不如加裤。
意思就是说,在降温时,多穿一件衣服,不如加厚一条裤子。
这是很有道理,很有中医哲学的一句话。
中医论道,先分阴阳。
天为阳,地为阴;头为阳,脚为阴。
头部为诸阳之会,通常情况下,不会怕冷;脚为阴气之聚,反而容易怕冷。
头怕阳气太多,气血上涌,导致冲昏了头脑。
所以我们经常说,你需要冷静。
冷静就是在头部阳气旺盛的地方,给你搞点冷水,让阳气下降,头脑瞬间清醒了。
所以人要沉得住气,就是把头上的阳气,能够往下沉。
想想太极阴阳鱼图,他的上部是白色为多,白就是阳气。
阳气中有一个黑点,这是阴阳鱼的眼睛,是画龙点睛之笔,是泼下来的一盆冷水,是阳气下降的动力。
图的下部是黑色为主,但有个白色的眼睛。
这是阴中藏阳,也是阴气上升的动力。
天地之间的循环,一定要阳光普照,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天地之间才有勃勃生机。
此乃“云雨之事”。
所以,在冬天,穿衣不如加裤,就是说:
人的上半部份,其实阳气挺足,更缺能量的是人的下半身。
不是毛衣穿不起,是秋裤更有性价比。
再换一句话说,冬天穿衣服,要以脚不冷为终极标准!
然后,带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去看路上的小姐姐们。
上身穿着羽绒服,下身露着大长腿。
这种穿着,就是把自己阳气最弱的地方,暴露给残酷的天气。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牺牲自己,造福他人!
这是搞慈善啊!
泪目致敬��
话说回来,那个老寒腿的姐姐怎么办呢?
治!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