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的两位夫人有多美?姐妹俩情深意笃,风韵犹存美艳不可方物!
发布时间:2025-07-05 00:08 浏览量:2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两姐妹“共嫁”一夫这样的“戏剧情节”不少人都认为只会在电视、古时会发生,然而在民国时期也曾出现过这样的婚姻。
胡琏作为国民党中的高级将领,他的婚姻就非常“特殊”,娶了姐姐又娶了妹妹,并且两姐妹还为他生下了八个孩子。
在国民党军中他是“常胜将军”,在家中他又是“两姐妹”的丈夫,胡琏的生活用完美和安逸来形容都非常贴切,那么对于他的婚姻你又会有何感想呢?
胡琏的一生战绩显赫但世人对他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在抗日战争期间,胡琏带领着国民军与日军奋战厮杀。
他先后参与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湘西会战等多个战役,作为军事参谋长,胡琏的头脑是非常厉害的,日军在他的打击下也损失惨重。
尤其是在石牌保卫战中胡琏率领军队对日寇发动攻击,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也因为战役的胜利荣获了青天白日勋章。
这张照片就是胡琏授勋章时所颁发的证书,或许许多人会好奇这个勋章到底有怎样的厉害之处。
这枚勋章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军职专用勋章,而主要颁发的对象就是保家卫国有功,并且抵御外悔的有功军职人员。
截止到2020年在国民军的众多将领中也只有211人获得了这枚勋章,胡琏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这份勋章就代表着他的“无上荣誉”。
从1929年5月15日就正式公布了此章的颁发条例,哪怕是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这枚勋章也一直被继续使用,对于国民党内部来说,这枚勋章所代表的意义是非常重的。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8年,此时正值于右任80大寿,两位陕西的老乡都前来为于右任祝寿贺礼,站在左边的就是胡琏,右边的则是刘玉章。
胡琏和于右任的关系属于亦师亦友,两人都效命于国民政府,又在国民党战败后选择一同前往台湾地区,而在此之前,于右任还曾担任过胡琏的书法老师。
因此胡琏对他也十分尊重,哪怕是后来他身居高位,也没有忘记“恩师”曾经的教导,他之所以与刘玉章一同前往,也是因为两人本就是黄埔四期的同学,关系一直非常好。
胡琏的一生都仿佛有“幸运之神”眷顾,在抗日战争期间哪怕与日寇周旋却也保住了性命,而在他加入“反共”内战之后,也曾经历过几次“生死劫”,却都死里逃生。
在1948年第十二兵团战败淮海战役时,胡琏已经面临着重重包围,并且自己还身负重伤,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成功突出重围的概率可谓是微乎其微的。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胡琏却做到了,他带着伤逃出了包围圈,也因此保住了一条命,回到国民军中后次年他就被任命为“金门防卫司令官”,开始着手指挥金门战役。
随后的时间里胡琏更是接连晋升,在1964年就任职于台当局“驻南越大使”,这张照片就是那时所拍摄的,照片中他穿着西服,打着领带,看上去风光不已。
这张照片是胡琏和蒋介石在一起拍摄的,照片中他穿着军装,站在蒋介石身边非常精神,他对于蒋介石来说也是一员大将。
一直深受蒋介石的器重,尤其是在军事作战部署方面,蒋介石也非常信任他,一直都称他是“常胜将军”,由此可见,在作战方面胡琏的确非常出色。
在1972年还被任命成为了“总统府”的战略顾问,他所统领的十八军,更是国民党军中的五大王牌部队之一。
只可惜,在抗日战争中他表现英勇,但在国共内战中,依然充当国民军的“急先锋”,也正因如此,世人对他的评价一直都是充满了许多争议性的。
和蒋介石合影后还能与宋美龄合影的国民党将领并不多,大多也都是高级将领,这张照片就是宋美龄和国军官兵们合影的照片。
站在宋美龄身后的就是胡琏,此时的他被别处的事情所吸引,从而望向了镜头以外的方向,在与宋美龄合影时都能如此放松的在国民军中恐怕也找不出几个。
胡琏的一生功过参半,而和他的功绩一样颇受争议的还有他的婚姻生活,你能想象他的两位夫人竟是“堂姐妹”,并且还为他生下了八个孩子。
其中最“离奇”的就是,姐姐生了三个儿子,妹妹则是生了五个女儿,这样看去仿佛就像是“分工”好了的一般。
这张照片就是胡琏的结婚照,此时的他看上去还非常年轻,虽说新娘头戴着西式的白色头纱,但身上却是穿着中式的旗袍,这样的搭配看上去也有些“怪异”。
胡琏从小就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军人,因为小时候常常看到父亲在外做工以此来养家糊口,母亲则是在家相夫教子。
所以他非常厌倦这样的生活,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这也是他为何加入国民党的原因之一。
胡琏在与曾广瑜、曾广仙结婚前还曾有过一位原配夫人,并且两人一直都没有离婚,只不过因为胡琏并不喜欢她所以从未将她视作妻子。
胡琏的原配夫人名叫吴秀娃,她就和胡琏的母亲一样是个非常淳朴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一心扑在家庭和丈夫身上。
胡琏在14岁时就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吴秀娃结为了夫妻,不过这段夫妻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胡琏心中一直有着“雄心壮志”,所以不甘心永远呆在村里过着贫穷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远在广州行医的表兄高尚杰给他捎来了消息称黄埔军官学校正在招学生,这对于胡琏来说简直就是最好的机会。
小时候就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学习的机会,现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他当然不愿错过,他不顾家中人的劝阻执意要前往开封黄埔学校报名。
此时吴秀娃尽管心中不忍与丈夫别离,可对于她来说自己没有文化,作为妻子也只能听从丈夫的安排,所以吴秀娃也只能选择放手。
不过对于她来说,丈夫就是未来,为了解决胡琏的盘缠问题,她甘愿将自己新婚时打造的首饰全部卖掉。
不仅如此,她还将娘家即将成熟的青苗也都一并卖了,只为多凑一些钱财好让胡琏在路上不至于挨饿受冻,单从这一点看,吴秀娃对胡琏的情谊就非常深厚。
只是令吴秀娃没想到的是,自己倾其所有帮丈夫铺路,最终等到的却是丈夫想要她离开的消息。
1949年胡琏给远在家中的吴秀娃捎去了话,让她离开胡家,并表示离开之后她的生活会更好,虽然在胡琏看来这是他劝告吴秀娃去追逐新生活,但对于吴秀娃来说却宛如“晴天霹雳”。
两人此时的身份早已有了不同,胡琏有了开拓的眼界,因此他认为吴秀娃离开他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可在吴秀娃看来,这无疑就是被丈夫抛弃。
在村中她也会被别人指指点点,甚至可以说离开了胡家她早已无处可去,因此吴秀娃并没有答应胡琏,反而是一直守在胡家,这一守就是将近40年的岁月。
相较于吴秀娃的孤寂,胡琏的生活却是十分滋润,在功成名就后他的姻缘也随之而来,同为国民党军官的曾伯熹将自己的妹妹曾广瑜介绍给了胡琏。
曾广瑜和吴秀娃是两种不同的性格,并且曾广瑜还曾读过书,这对于胡琏来说就是非常不错的妻子人选。
两人在相处以后也结为了夫妻,婚后曾广瑜还生下了三个儿子,不过因为战乱原因曾广瑜和孩子留在了江西,胡琏则是奔赴于抗战前线。
因为内战爆发加之曾广瑜那时需要照顾孩子,担心丈夫在前线无人照料,因此将自己的妹妹曾广仙介绍给了胡琏,两人在不久后也结为了夫妻。
从那之后姐姐就留在老家照顾孩子,妹妹则是一直陪在胡琏的身边,后来曾广仙也生下了五个孩子,不过都是女儿。
两姐妹本就十分亲昵,因此家中的氛围也非常好,哪怕是曾广瑜在战争结束后和胡琏生活在一起,曾广仙也没有因此争风吃醋,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和谐美满。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4年,也是胡琏和两位夫人为数不多的合影之一,照片中曾广仙和曾广瑜并排坐在胡琏的身边,身边围绕着的都是三人的子孙后代。
两姐妹都将彼此的孩子视若己出,家庭氛围的和谐让胡琏在国民军中也备受瞩目,不少人都非常羡慕他,胡琏每次回到家中的心情也非常好。
不过晚年时期的胡琏却也有属于自己难以言说的遗憾,那就是无法重回故乡,在前往台湾后,胡琏的生活虽说没受影响,但是却只能永远的留在那里。
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胡琏还曾拿出一幅画,上面画着老家华县的位置,并且告诉了自己的后人们称自己回不去了,希望他们有一天能够回到老家看一看。
这或许也是胡琏内心深处最大的期许,在1977年,这位堪称是国民军中的传奇人物因病于台北逝世,终年70岁。
在他离世后他的后人也收到邀请回到了大陆,参加石牌保卫战的纪念活动,胡琏未曾完成的心愿后人们做到了,这或许也是一种遗憾的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