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瓦岗寨,惜败王世充,李密西逃降李渊 | 唐朝那些事儿连载08

发布时间:2025-07-15 16:53  浏览量:2

唐朝那些事儿连载08

话说越王杨侗在东都洛阳称帝后,任命段达和王世充当纳言(相当于宰相),元文都当内史令,共同执掌朝政。

这时候听说宇文化及带着人马往西边打来了,朝廷上下都吓坏了。有个读书人叫盖琮,上书建议招降李密,联合他一起抵抗宇文化及。

元文都等人支持这个建议,立刻任命盖琮为通直散骑常侍,带着皇帝诏书去招降李密。

此时的李密,领导着瓦岗寨群雄,势力正如日中天。

话说杨玄感兵败后,李密辗转逃亡到了瓦岗寨。在他之前,东都的法曹翟让也逃狱到了瓦岗,聚集了一帮人当强盗。单雄信、徐世勣(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徐茂公)、王当仁、王伯当、周文举、李公逸等人都纷纷响应。

李密到瓦岗后,劝翟让起义造反,翟让觉得自己不行,推辞了。碰巧这时东都来了个叫李玄英的人,投奔瓦岗要找李密。他讲起民间流传的一首谶语歌谣《桃李章》,歌词是:“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李玄英解释说:“桃”就是“逃”的谐音,“李”指的是姓李的人。桃李子,就是逃亡的李姓男子的意思。“皇”和“后”则指皇帝和皇后,意思是皇帝在扬州转来转去,回不来了,最后会死在那里。“勿浪语,谁道许”这两句,则暗藏着一个“密”字。

因此,李玄英听说李密在瓦岗后,就来找他。见到李密后,就把这歌谣预言告诉了他。李密听了更加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想借助翟让的势力起事。

翟让有个军师叫贾雄,很受翟让信任。李密就暗中结交贾雄,让他去劝说翟让。贾雄对翟让说:“李密是蒲山公的后代,将来肯定能成大事。”

翟让说,既然李密能自立,又何必投靠我呢?

贾雄便胡诌说:“将军您姓翟,‘翟’通‘狄’,有沼泽的意思,蒲草没有沼泽就长不起来,所以他必须依靠将军您啊。”

李玄英的解释已经很牵强,贾雄的说法更是瞎扯。但翟让居然信了,和李密的关系一天比一天好。

李密于是劝翟让攻下了荥阳附近的几个县。

齐郡丞张须陀,是个很能打的将领,奉命来守荥阳,带兵攻打翟让。翟让吓得想逃回瓦岗,李密拼命劝阻,还给他出谋划策,用埋伏计打死了张须陀。

翟让非常高兴,就让李密自己建立一支部队,号称“蒲山公营”。

接着,李密又和翟让一起偷袭占领了隋朝大粮仓兴洛仓,接连打败了东都派来的援兵。

翟让于是推举李密为首领,称为“魏公”,改年号叫“永平”,设置了长史等各级官员。

翟让自己则当了上柱国、司徒、东郡公,也设立了属官。单雄信、徐世勣等人都当了大将军,各自统领自己的部队。祖君彦当了记室,发布讨伐隋朝的檄文。

不久,巩县县长柴孝和、监察御史郑颋,以及虎牢关守将裴仁基,都先后投降了李密,李密都给了他们官职。

李密还得到了秦叔宝(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赵仁基等猛将,让他们带兵,声势更加浩大。很快就占据了河南大部分地区。

一时间,从赵魏(河北)以南,到江淮以北,所有起义的队伍,多半都归附了李密。

李密和李渊互通书信,建立友好关系,就是在这个时候。

随后,李密便想着赶快拿下洛阳。毕竟这里是东都,拿下后,才能更显自己的本事,甚至可以直接称帝,收服诸路割据势力了。

于是,李密诏令翟让当行军总管,夜里率领步骑兵偷袭东都洛阳,焚烧抢掠了外城。洛阳的居民吓得全躲进了宫城,由王世充等人登城死守。翟让这才退兵。

此后,李密军和东都的守军多次交战,互有胜负。

在此期间,武阳郡丞元宝藏也带着整个郡投降了李密,李密封元宝藏为上柱国、武阳公。元宝藏就让他的门客魏征写谢恩信给李密。

魏征是巨鹿人,小时候穷但喜欢读书,当过道士,被元宝藏召去当书记。李密欣赏他文笔好,特意召他当参军,兼管记室工作。

元宝藏又联合徐世勣的部队,攻破了洛阳附近的另一个大粮仓黎阳仓,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挑选壮丁当兵。不到十天,就招了三十万兵!永安、义阳、弋阳、齐郡等地闻风归附。连窦建德、朱粲这些人也派使者来依附李密。

这时候,王世充调集了十万大军,来攻打李密的洛口大营,两军隔着洛水摆开阵势。李密渡河交战,被王世充打败,逃回洛水南岸,柴孝和等人淹死了。

王世充渡河追击,却被李密回头反击打退,败逃到石子河,再战又败,王世充向西逃走。

这一仗让李密的威望更高了。那些投降归附的人纷纷上表劝李密称帝。李密觉得东都还没拿下,时候尚早,暂时搁置了这事。

没想到翟让的哥哥翟弘不服气,竟对翟让说:“皇帝该你自己当,干嘛让给别人?你要是不想当,不如让给我当。”

翟让的司马王儒信也劝翟让自己当大冢宰(百官之首),管理所有的事务,夺取李密的大权。翟让犹豫不决。

李密的总管崔世枢、左长史房彦藻,受到翟让的责骂侮辱,偷偷把这些话告诉了李密,还劝李密除掉翟让。

李密开始没同意。左司马郑颋便说:“毒蛇咬了手,壮士会断腕保命。您怎么能顾念私人交情,耽误大局呢?内部一旦分裂,您的威望会受到严重打击,来依附的人必纷纷而去。”李密这才和几个人定下计策。

李密设宴邀请翟让。翟让带着哥哥翟弘、侄子翟摩侯、司马王儒信,以及心腹虎将单雄信、徐世勣等人如约赴宴。

开席之前,单雄信、徐世勣被支出到另外一个房间饮酒。不久,翟让、翟弘、翟摩侯、王儒信即被李密的人杀死。

徐世勣想跑,结果被守门的士兵砍伤脖子,幸亏被王伯当及时制止。单雄信跪下来磕头哀求,李密没有杀他。

翟让其他的手下很震惊,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李密发挥他的口才优势,宣布了翟让的罪状,并称其余人一切如故。还亲自为徐世勣包扎伤口,以安抚各营将士。

翟氏兄弟都是大老粗,为人本来就残忍,死了也没人为他伤心。但因为李密心狠手辣,杀了老友,大家心里也免不了犯嘀咕,渐渐对李密产生了怀疑和戒心。

稍稍稳定内部后,李密继续进攻东都,又和王世充对峙。越王杨侗此时已被王世充等立为傀儡皇帝,招兵买马支援王世充。但王世充老是打败仗,李密趁机占据了金墉城,洛阳方面大为震动。

这时,李渊派出的抚宁大将军李建成、副将军李世民也带兵到了东都附近,名义上是来增援,实际上是来抢地盘的。洛阳城里更加恐慌。

李密的军队乘势攻城,李建成带兵阻拦李密,李密只好退兵。

不久,李建成受命率军返回长安。李密正准备再次进攻东都,碰巧宇文化及带着兵马打到了黎阳。

李密手下大将徐世勣正守着黎阳仓城,赶紧派人向李密告急。

李密率军回到清淇驻扎,隔着卫河河水和宇文化及遥遥喊话。

李密大声说:“你宇文化及一家本是匈奴奴隶,投靠了中原,你父亲、兄弟、子侄,世代受隋朝的恩典,富贵到了极点,满朝没人比得上。皇帝(隋炀帝)有过失,你不以死劝谏,反而弑君造反!不学诸葛亮的忠诚,反而效仿霍莽(霍光、王莽)的悖逆行径,天地不容!你能往哪里逃?要是现在赶紧投降我,还能饶你一命。”

宇文化及瞪着眼看了李密半天,说:“今天只谈打仗,扯什么书本上的大道理!”

李密回头对左右说:“宇文化及蠢到这种地步,还想当皇帝?太可笑了!拿根棍子都能把他赶跑。”于是命令深挖壕沟,高筑营垒,不和宇文化及正面交锋。

李密还传话给徐世勣,让他也挖好壕沟坚守,等宇文化及粮食吃完退兵时,再出击也不迟。

宇文化及大造攻城器械,猛攻黎阳仓城,但被城外的壕沟阻挡,怎么也打不下来。

徐世勣从城下挖地道通到城外,派兵偷袭,放火烧了宇文化及的营寨。宇文化及大败,攻城器械大多被烧毁,但他还是不肯退兵。

李密正担心东都的军队会趁机和宇文化及夹击自己,正好盖琮带着招降书(本篇开头提到的)来了。

李密将计就计,写了降表,表示愿意消灭宇文化及来赎罪。然后派使者带着降表,和盖琮一起去东都见杨侗。

杨侗当时已经称帝,就册封李密为太尉,兼封魏公,还许诺等平定宇文化及后,让他入朝辅政。

册封的使者走了以后,元文都等人觉得李密肯来投降,天下就能平定了,高兴得在上东门摆酒庆贺。

只有王世充板着脸说:“朝廷的官爵,就这么轻易送给贼人!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元文都听了这话,很不高兴,就说王世充私通宇文化及,不能不防。两人就结下了梁子。

不久,宇文化及粮食吃光,向北撤往魏县。李密率军追击,打了个胜仗,向东都报捷。元文都等人互相庆贺,王世充却故意散布言论说:“元文都这帮人,都是耍笔杆子的文官,看不透盗贼李密的心思,将来肯定会被李密抓起来。况且我们的军队多次和李密交战,杀了他手下数不清的士兵。要是李密来掌权,他的部下肯定要报仇,我们这些人就没活路了!”

元文都听到王世充这话,就告诉了段达,想等王世充入朝时,埋伏武士除掉他。没想到段达反而给王世充通风报信。王世充连夜带兵袭击皇宫的含嘉门。

元文都听到兵变,赶紧带着皇泰主杨侗到乾阳殿,关上门死守。王世充猛攻太阳门,破门而入,命令段达进去抓住元文都,当场乱刀砍死。

王世充派自己的部将接管了皇宫守卫,然后才进去拜见皇泰主,跪在地上又哭又发誓地谢罪。

皇泰主杨侗本来就是个傀儡,哪敢责备王世充?只好用好话安抚他。王世充更是披头散发地赌咒发誓,声泪俱下,说得杨侗也信以为真了,竟然任命王世充为右仆射(宰相),总管朝廷内外一切军事。

从此,东都的大权全落到了王世充手里,他的兄弟子侄都掌握重兵。皇泰主杨侗像个木头人一样,什么事都做不了主,只能当个摆设了。

再说李密赶跑了宇文化及,正准备去东都“入朝辅政”,听到王世充政变的消息就撤军了。他下令打开洛口粮仓赈济百姓,而且不限量,随便拿。

各路反王和饥民都来领粮食,人数不下百万。连东都城内的军民,也有很多为了口吃的跑来投降。粮食撒得到处都是,散落在路边。

李密高兴地对贾润甫说:“这真是‘足食’啊!”

贾润甫却说:“国家以民为本,老百姓以食为天。现在百姓拖家带口来投奔,图的就是有口饭吃。可是管事的人毫不爱惜粮食,随便他们拿。等到粮食吃光了,百姓散了,还有谁帮您成就大业呢?”

李密这才让贾润甫去管理粮仓,并参与军事谋划。

王世充掌握了东都大权,暗中想除掉李密。他假装派使者去和李密讲和,提出用布匹换粮食。李密的军队粮食多但缺衣服,就答应了交易。

东都的军民有了粮食吃,就没人再出城投降李密了。李密这才知道上了王世充的当,立刻断绝了交易。

王世充却早已挑选好精兵,喂饱了战马,全军出动来攻打李密。

李密留下王伯当守金墉城,邴元真守洛口仓,自己带兵出偃师北边,迎战王世充。

裴仁基献计说:“王世充倾巢而出,东都必然空虚。我们可以分兵守住险要道路,不和他正面交战;另外派三万精兵,绕道黄河西边,直接去偷袭东都。王世充要是撤军回去救援,我们正好前后夹击,不怕打不赢。”

这确实是个好计策,李密也觉得不错。但单雄信、陈智略、樊文超等却说自己一方兵力远超王世充,主张立刻决战。李密被他们一说,又倾向于速战速决。

李密哪里知道,单雄信等因不满他杀翟让,早已暗通王世充。

裴仁基苦苦劝说也没用,气得跺脚叹气:“您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王世充趁夜派轻骑兵偷偷潜入北邙山,埋伏在山谷里。他命令士兵们喂饱马,吃饱饭,天一亮就出发,突袭李密的军营。

李密刚打败宇文化及,士兵们很疲惫,又轻视王世充,一点防备都没有。等敌军冲到跟前了,才仓促列阵,根本来不及。

王世充手下的士兵都是江淮一带的悍勇之徒,拼死冲锋,锐不可当。李密的军队勉强招架。突然,埋伏在高处的伏兵冲下来,猛攻李密的大营,一下子把李密的军队冲成了好几段。

王世充还特意找了个长得像李密的人,把他双手反绑,押到阵前,假装大喊:“李密被抓住啦!”他的士兵们也跟着高喊万岁。

李密的军队本来就在败退,听到这喊声,信以为真,顿时彻底崩溃了。单雄信、陈智略等早就不满李密的人则趁机投降了王世充。裴仁基、郑颋、祖君彦等人,都被王世充俘虏。

李密狼狈逃回洛口仓,没想到守将邴元真也已投靠王世充,反过来算计李密了。

李密赶紧向东逃到虎牢关。

王伯当也放弃了金墉城,退守河阳。

李密整顿残兵后,召集剩下的将领开会,他还想南边守住黄河,北边守住太行山,东边联合黎阳的徐世勣,再图发展。

将领们却说:“刚打了大败仗,人心惶惶,军心不稳。要是再停留不走,恐怕人都要跑光了,还谈什么发展?”

李密长叹道:“我靠的就是大家,大家既然不愿意,我也没办法了。”说完就要拔剑自杀。王伯当急忙抱住他,夺下剑,一边劝一边哭。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李密于是对大家说:“诸位如果不嫌弃,就跟我一起投奔关中李渊吧。我虽然没什么功劳,但保证诸位能保住富贵。”大家都答应了。

李密又对王伯当说:“将军你拖家带口的,责任重大,不必跟我一起走。”

王伯当说:“当年萧何带着全家子弟跟随汉王刘邦。我王伯当难道因为您一时失利就敢背叛吗?活着愿跟您同行,死了愿跟您同死!”左右的人都被感动哭了。

最后李密带着王伯当等人,总共两万人,进入关中,投降了李渊。

李密留下的那些将领,以及他占据州县的部下,大部分都投降了王世充。连程咬金、秦叔宝等人,也投到了王世充手下。只有徐世勣还坚守在黎阳,不愿背叛李密。

李密到了关中,对手下人说:“我拥兵百万,如今解甲归唐。山东(指崤山以东)几百座城池,知道我在这里,也会一起来归附。这功劳比起汉朝的窦融(归附光武帝刘秀)也不小。唐朝皇帝念我有功,应该会给我宰相级别的官职吧?”还是一副脱不了骄傲的心态。

可是等到了长安,拜见李渊后,只被封了个光禄卿(管礼仪及膳食酒席的官),赐了个邢国公的爵位。李密大失所望。朝廷里的官员也大多看不起李密。因此,李密心里又起了叛离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