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爷爷在我和二叔家轮流住,每次轮到我家,都说我家是外人

发布时间:2025-07-14 21:57  浏览量:2

本文故事来自粉丝投稿,文中姓名均为化名,图片来源网络,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哦!

人们都说,血浓于水,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

我以前也信这句话,可后来照顾俺爷,我才慢慢咂摸出另一个味儿:一个家里,人心这杆秤,要是从根上就偏了,你再怎么努力,也扶不正。

明明都是亲孙子,可是在俺爷心里,分量就是不一样。

俺爷今年八十五了,自从俺奶走了,就一直在我和二叔家轮着住,一家俩月。

每次从二叔家搬来我这儿,他嘴里总念叨那一句:“唉,我的根还是在你二叔那儿啊。”

这句话就像一根细细的刺,不深,但每次听到,心里总要咯噔一下。

在他心里头,只有在那个出了大学生的二儿子家,他才觉得脸上有光,那才叫“根”扎得深、扎得稳。

我们家的门,他也就是来歇歇脚。

我去二叔家看俺爷,那光景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正屋里坐着,红光满面,拉着我的手,能把二叔和上大学的堂弟夸出一朵花来。

说二叔多晓事,买的药酒喝了腿脚都有劲儿了;说堂弟有出息,在城里念好大学,将来是要当大老板的。

那股子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踏实,藏都藏不住。

我多盼着俺爷在我家时,脸上也能有这样的笑,可盼了几年,一次也没见着。

我叫张强,今年刚满三十,我爹是长子,走得早,留下我和我娘,如今我在村里种地的同时,农闲时也去镇上打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我媳妇是个实在人,跟我结婚没几年,吃了不少苦。

俺们有个儿子,今年刚六岁,正是满地跑、狗都嫌的年纪。

按理说,我是长房长孙,俺爷跟着我,名正言顺。

可二叔家条件好,前几年就在村里盖了二层小楼,堂弟又争气,俺爷打心底里就偏着他们。

起初说好在二叔家养老,可去年二婶心脏做了个手术,实在忙不过来,这才有了轮流住的章程。

二叔提议的,说轮到谁家,俺爷每个月那几百块高龄补贴就归谁家拿着,算是贴补伙食。

第一个轮换周期结束,我去二叔家接俺爷。

好家伙,就跟生离死别一样,俺爷抓着堂弟的手,眼眶都红了,嘴里絮絮叨叨让他在学校好好吃饭,别亏着自己。

二叔在一旁,脸上也挺挂不住的,一个劲儿给我递眼色。

到了我家,俺爷就跟换了个人,他不爱在堂屋里看电视,嫌吵,就搬个小马扎坐到院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望着通往二叔家的那条土路,一坐就是一下午,嘴里还嘟囔着什么“人老了,没根了”。

起初我媳妇还耐着性子劝:“爹,到强子这儿不也一样是家嘛,您安心住着。”

俺爷听了,能勉强挤出个笑脸。

可到了发高龄补贴那天,我去镇上想帮他取出来,问他存折呢。

俺爷眼皮都不抬,闷声说:“在你二叔那儿,让小军(我堂弟)取,他会用手机,方便。”

我好说歹说,他就是不松口,那意思,仿佛我这个大孙子会贪他那点钱似的。

我心里憋着火,又不能发作,只能给二叔打了电话。

二叔在电话里叹气,让我别跟老爷子计较,说他这就让小军取了钱,微信上转给我。

俺爷虽然心里不情愿来我家,但也承认我这个孙子孝顺,就是那个劲儿,他拧不过来。

作为孙子,我能咋办?只能由着他,他想吃点啥、喝点啥,我尽力满足,听他翻来覆去地念叨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俺爷这辈子,最得意的就是他那个会读书的二儿子。

当年二叔考上中专,俺爷把家里准备给我爹盖房的木料都卖了,供他念书,觉得那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等堂弟出生后,俺爷更是把心都掏出来了,亲自带着,说是要培养个“读书种子”。

从断奶开始,堂弟就跟着俺爷睡,一直到上小学,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就说几年前我结婚那会儿,准备把家里的老房子翻新一下当婚房,手里实在缺点钱,就想请俺爷把他存着的老本拿出来支援一点。

俺爷却一口回绝了,理由是那笔钱得留着,将来小军大学毕业,在城里找工作、娶媳妇,那才是花大钱的地方。

他让我自己想办法,说“年轻人,多吃点苦是福气”。

就因为这事,我媳妇心里那道坎儿,这几年就没迈过去。

她嘴上不说,但从那以后,去二叔家走动,脸上再没过真笑。

如今俺爷轮流来住,媳妇也不反对,就是没啥热乎劲儿。

她宁可在地里多干俩钟头活,也不愿早早回家对着俺爷那张落寞的脸。

用她的话说:“一看他那样子,我心里就堵得慌,想起当年咱们结婚,连个像样的屋子都弄不起的时候,他是怎么说的。”

这可能就跟婆媳一个道理,女人把委屈记在心里,男人可能就憋着,但那股别扭劲儿,都在呢。

俺爷来我家,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考校”我那六岁的儿子。

一会儿让他背唐诗,一会儿让他数数,我儿子正是淘气的年纪,哪坐得住,吭哧瘪肚背不出来,俺爷的脸当时就拉下来了:“你看看你,笨嘴拙舌的,哪像你小军叔,人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百家姓都会背了!”

说得多了,现在我儿子一看见他太爷要考他功课,就直往我媳妇身后躲,小声说“我怕”。

俺爷还追着我问:“你这儿子咋这么没出息?胆子比兔子还小!”

就这么轮着住了三年,也把我彻底“叫醒”了,让我看明白了这人老了以后,到底该咋活。

我才三十岁,但我得提前想明白,将来我老了,得做个心里有数、不给儿孙添堵的老人,绝不能让自己成为儿子家里的“暴风雨”。

人老了,本该活得像秋天的老树,沉静通透,啥都看开了。

可就因为心里那点“偏心”的执念,就觉得在一个孙子家舒坦,在另一个孙子家憋屈。

不管我媳妇怎么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俺爷的心,永远长在二叔那边。

他没啥自己的爱好,不爱下棋也不爱听戏,就喜欢抱着过去的旧事,在谁家占了便宜、谁家吃了亏里头来回折腾。

明明享受着两家人的照顾,他还是能把自己过得不开心,净说些让这边堵心的话。

有一次,俺爷看我媳妇不在家,就凑过来小声问我:“强子,你媳妇,是不是还气我当年没帮你家盖房?”

你看,谁说人老了就糊涂?几年前的事,他心里明镜儿似的,却还指望别人笑脸相迎,像啥也没发生过。

俺爷在二叔家,那叫一个“懂事”,生怕给人家添麻烦;一到我家,就成了必须被“言听计从”的老太爷。

稍微伺候得不周到,他就念叨:“唉,自己的根脚才是家啊,分出去的枝,终究是外人。”

那句“根在你二叔那儿”,听得多了,真是磨得人心里的茧子都厚了,难受,又没法说破。

他对二叔家的期望是荣耀,对我的期望是义务,自然就处处不满意。

而我的累,就来自于我一门心思地想让他舒心,想让他觉得在我家也一样好,却一次次被他的冷水泼得透心凉。

要说身体,俺爷能自己料理,比村里同龄老头硬朗得多,补贴不少,自己还有点积蓄。

本该是享清福的命,就因为没事干,心里太空,没个寄托。

整天就挑我这儿的刺,说我没本事,都三十了还在土里刨食;说我儿子笨,没堂弟一根手指头聪明。

有时候说到激动了,直接就说:“你们大房啊,就是没读书的命!”

你说他是有心还是无意?那话跟刀子似的,一刀刀全扎在心窝上,疼得我说不出话,他还觉得是我这个长孙不够孝顺,听不进忠言。

要是俺爷能有个自己的爱好,每天种种花、养养鸟,或者跟村里老头们凑一桌玩玩牌,有事干,有乐子,哪还有闲工夫琢磨这些,我们做晚辈的也能省下多少心。

长辈爱晚辈,晚辈孝顺长辈,本该是充满温情的事,却硬生生被这份执拗的偏心给搅和了。

想明白这一点后,我也就不再钻牛角尖了。

我学会了不跟俺爷的情绪较劲,只管他吃饱穿暖,病了送医,保证他平平安安。

在我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到长孙的本分和责任。

至于他那些叹气、抱怨和比较,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当没听见,努力不让自己再被影响。

各位朋友,你们说,我这样做,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