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孩成长手册:在国内,远离你能接触到的外国人
发布时间:2025-07-15 11:32 浏览量:2
本系列仅供三观和逻辑思维能力正常的群体参考借鉴。
一个有男友的女生主动去约见比自己大十几岁、家庭状况不明的外籍赴沪参赛电竞选手,并且发生了一些符合生物学的事故。按这个乌克兰人的说法,他没有家庭,那么他在INS发布的那张和“女儿”的合影里,如果小女孩不是他女儿,他甚至有可能在娈童。
这就是你们在国内可能接触到的外国人。
事实上大家在国内能接触到的外国人无外乎三种。
政、商公派人员。普通人一般接触不到,能接触到的一般也是利益关系。
真留学生和从事正规商贸的商人。这种一般不会搞什么事情,如果会基本也是在自己圈子内。
所谓留学生和所谓的自由工作者。这种才是普罗大众最容易接触到的外国人群体。
至于来旅游的和真正因为爱好东方文化留下的,人家根本没空理你。
22年,宁波已婚已育黑外教骚扰刺杀大三女生的案件终审判决,黑人凶手沙迪德被判死刑。当时是正值那什么时期,大家居家没事在评论区开始讨论,但是画风很快就变得不正常起来。要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某片土地从来不缺慕尼黑。即便这个黑外教只是个中年手机贩子,一个活不下去才跑过来,居然从野生英语辅导教师混成外教的原始动物。
在评论区和正常人吐槽慕尼黑们疯狂洗白黑外教。因为我手贱提了一句自己谈过有白人血统的女友,一群慕尼黑小仙女立刻跳出来狂喷:你可以谈白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谈黑人?然后妙笔生花的问候几句族谱直接把我拉黑。估计她们的毕业论文都没有这么优秀的文笔。
有人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小仙女?我有两个账号,如果对方拉黑我,我会立刻登录另一个账号去看它是谁,然后回喷一句拉黑对方。全是95后和00后。
(某慢就不一样,大多是中年阿姨在疯狂慕尼黑,特别是慕尼黑幼猩。)
本文笼统的谈外国人,不涉及具体颜色。如果一定要涉及,那必须把排黑排在第一位。
所以大家最有可能接触到的,其实只是前边提到的第三种,抱有某种目的和心态的低配自由洋垃圾。他们为什么不去日韩?因为在日韩入埠要求更高,更容易饿死,也没有奖学金。
想从使馆或者外企管理层抓个男朋友?别做梦了,除非你也在那个层次。
有正规职业和学业的人是没有时间和你谈这谈那的,语言和价值观都不相同,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可有可无的事情上。在自己本国找个同源同流的人结婚不香么?换个说法就是,人家根本看不上你,理都懒得理你。如果你在东南亚外派或者有成规模的商业经营,你会嫁个普通当地人么?如果会,那只能说你的职位或者财富和你的智商不匹配,迟早会还回去。
只有那些出身低微、走投无路来混生活的和别有用心来镀金的,才有空闲做这些没有意义但是符合动物本能的事情。这些人甚至能英文都不会讲,很符合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博士定义的“缺失的中间环节”。
不得不说一部分国人的慕洋心理很严重,前边的慕尼黑小仙女就是例子。你以为你遇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洋人,然而对方大概率是个基本教育都没接受过的渣滓,过来只是为了不被饿死。殊不知你沾沾自喜在自媒体炫耀的同时,对方也在自媒体炫耀他又捕捉到了廉价的猎物。反正他的自媒体你也上不去,有墙。
你以为你是在慕洋和收获了爱情,对方只不过在消费你,而已。并且有极大可能附赠HIV。
搜搜陈怡的事故,可能让你多少回归一点理性。如果不能,那只能说活该。
如果真的一定要嫁个外国人,就去读C5和常青藤,然后找个互相中意的、父母有正当职业的正常原住民同龄人。
反正我在华东坐高铁有幸遇到过半个车厢的欧洲人,不知道是旅游还是跨市开会。同车厢只有四五个东方人,不确定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下车之后那混合着各种气味的香水味小半天都没消散。就这?受不了一点。
- 上一篇:谁是人民?
- 下一篇:金砖变板砖,一手好牌打得稀碎,巴西是怎么一步步掉进坑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