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竞争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25-05-20 14:45 浏览量:1
头豹研究院对于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的预测
预计2025年—2029年,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由1,325万人民币元增长至47,368.42万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44.52%。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历史变化的原因如下:
世界各国积极出台机器人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世界各国积极出台机器人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关政策较多,中国近年来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例如《“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提出要突破人形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产品,支持高自由度人形机器人的发展。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不断突破。
中国人形机器人专利技术不断突破,截至2023年5月31日,中国已累计申请6,618件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领先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热点布局人形机器人本体结构、智能感知、驱动控制等领域。从全球来看,人形机器人本体结构领域拥有7,949项专利技术,驱动控制领域拥有4,800项专利技术,智能感知领域拥有4,191项专利技术。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人形机器人即将量产落地,完成从0到1量产道路上的加速奔跑。
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以超线性的速度突破临界点,完成从0到1量产道路上的加速奔跑。据2024年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3亿元,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5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机器人产业链“多点开花”,腱绳材料作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主流高性能纤维材料未来有望随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增长。
经头豹研究院分析,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竞争格局概况如下: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第一梯队企业有九州星际、美国埃万特、美国霍尼韦尔、日本东洋纺等企业;第二梯队企业有千禧龙纤、同益中、南山智尚、仪征化纤、湖南中泰、恒辉安防等企业;第三梯队有璟邦新材料、康隆达等企业。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竞争格局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国际巨头企业进入行业较早,掌握冻胶纺丝-超倍热拉伸法干法工艺,制造的UHMWPE纤维的断裂强度较好,立足高端市场,产品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
国际巨头企业进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较早,如日本东洋纺是成立于1882年的综合性企业,业务涵盖纤维、树脂、材料和生命科学等领域,1984年进入UHMWPE纤维行业。美国埃万特2022年收购荷兰DSM公司的UHMWPE纤维业务,DSM公司的Dyneema®产品和霍尼韦尔的Spectra®产品是UHMWPE纤维的主流产品,已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应用,例如Dyneema应用于Dexhand、PISA/IIT、David'sHandII灵巧手,Spectra®应用于WashingtonHand、DLR灵巧手。中国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研究与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形成产业化时间较晚。近年来,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断裂强度等关键指标不断提升,同时产能规模也得到有效提升,但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企业在众多高端应用领域的产品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一致性、稳定性、抗蠕变等特性方面还在不断追赶海外龙头公司技术水平。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中国成为全球UHMWPE纤维第一大生产国,UHMWPE纤维产品性能不断接近国际领先水平,部分企业已送样人形机器人厂商。
截止2024年,海外UHMWPE纤维产能约3.4万吨/年,占比34%;中国UHMWPE纤维为6.6万吨/年,占比66%,中国成为全球UHMWPE纤维第一大生产国。从产品性能上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的性能优劣主要在于其断裂强度、初始模量以及断裂伸长率这三个性能指标。中国九州星际、千禧龙纤、湖南中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性能较好,拥有断裂强度≥43cN/d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不断接近国际领先水平,中国UHMWPE纤维企业如同益中、恒辉安防产品已送样人形机器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