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残疾人证挂靠背后,残疾人需要更多的关爱!

发布时间:2025-08-07 13:06  浏览量:10

可以把残疾人证挂靠到企业吗?

把残疾人证挂到企业,不上班可领到工资,还为残疾人购买社保?这是假用工行为吗?

残疾人证挂靠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链条?

残疾人需要更多的关爱!

01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八条要求,用人单位应按一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那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是多少呢?

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比如说企业有400名员工,按1.5%的比例,最低要安排6名残疾人就业,没有按比例安排6名残疾人就业就需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国家还规定,用人单位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级至2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级至3级)的人员就业的,按照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计算。因此,1级、2级残疾人证在“挂靠残疾人证”市场最受欢迎。

因此有部分用人单位为了减免缴纳残保金,就会出现拿残疾证挂靠的现象,用假用工的形式减免缴纳残保金。

我们可以在一些残友群或朋友圈看到这类消息。

02

可以把残疾人证挂靠到企业吗?是否合法?

国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计算方式。然而,部分企业为了逃避这笔费用,与人力资源中介串通,通过虚假招聘、挂靠和非法买卖残疾人证等手段。这样做目前并不合法。官方认为这样做会伤害其他残疾人就业的权利,挂靠后残疾人不实际参加工作会与社会隔绝,用人单位假用工是违法行为,每年各地残联、税务部门都会对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审查,重点打击挂靠残疾证行为,发现违法行为单位和残疾人将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挂靠有可能波及到残疾人的诚信记录,对申请了低保、两项补贴的朋友福利可能会被取消。

03

残疾人证挂靠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链条?

所谓的“挂靠”,是指一些企业为了规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通过人力中介机构,名义上招聘残疾人作为员工,但实际上这些残疾人并不需要到岗工作。一般企业会按照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给这些名义上的员工发放工资并缴纳社保,然后这些工资一部分会返还给企业,中介机构会从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服务费,而残疾人本身只能获得剩余的小部分工资。

04

残疾人需要更多的关爱

写到这里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背后的一些事实,为什么“挂靠”会在一些一线大都市流行?归根结底还是残疾人的整体福利待遇不高,一件事情必然有一体两面,如果残疾人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又何必去挂靠?目前残疾人两项补贴并没有覆盖到全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的面还要更窄一些,残疾人提前退休政策没有更进一步优化,残友们的生活每天都要开支,这些都是刚性支出,大家也想乘坐飞机或高铁去世界看一看,残疾人需要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