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品味到底有多高级?她才不是薛宝钗暗示的粗俗浅薄地主婆
发布时间:2025-08-08 20:08 浏览量:2
文|一说红楼
编辑|一一
第40回,当王夫人拿着大红撒花帐子想给林黛玉换纱窗时,贾母说道:“呸!人人都说你老实,原来也是个俗气东西。”
贾母一句话,直接把王夫人这位豪门贵妇怼成了土*包子。
图|贾母
这位满头银丝的老祖宗,可不是只会吃斋念佛的老封君,也不是薛宝钗认为的只爱吃甜烂食物、爱看戏文,没见过世面的粗俗地主婆。
要知道贾母才是大观园真正的审美天花板,眼光毒辣能吊打当今时尚圈。
首先是生活美学,她可是老钱风的极致玩家。
在大观园见到林黛玉的纱窗旧了,贾母直接搬出软烟罗。
软烟罗有四种颜色。
图|贾母
一样是雨过天青,一样是秋香色,一样松绿,一样银红。
若是做帐子,糊了窗屉,远看就像烟雾一样。
雨过天青是北宋汝窑绝色,秋香色更是需要二十道工序染成。
这哪是纱窗?
分明是拿博物馆藏品糊窗户。
此外,她还痛批大红大绿。
贾母见薛宝钗如雪洞般的屋子,皱眉说道:“年轻的姑娘,房里这样素净,忌讳...等我想几样颜色来配。”
图|鸳鸯
之后,她转身就命鸳鸯取来水墨字画白绫帐子,配青灰色帐幔。
当暴发户还在堆砌金银时,贾母早就玩起了高级灰的视觉游戏。
贾府库房还有压箱底的紫檀架玻璃屏风,嵌着慧娘仿宋绣的璎珞。
贾母轻描淡写:“总共只剩三件,两件进贡了,只剩这一副璎珞。”
她用皇家贡品当家居摆件,还嫌少。
在栊翠庵品茶时,妙玉捧出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贾母却说道:“我不吃六安茶。”
图|妙玉
妙玉答道:“知道,这是老君眉。”
六安茶是明代贡茶,贾母却独爱福建老君眉的温润。
顶级老饕的舌头就是尺。
再说贾母的艺术鉴赏,可谓毒舌评委的王者段位。
听女先生说《凤求鸾》,贾母冷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编的连影儿都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小姐竟是个绝代佳人,必是无所不晓,通文知理,父亲不是宰相就是尚书...
这小姐必是见了清俊男人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贼不成贼,鬼不成鬼...”
图|贾母
贾母一通输出直戳内核,直接把烂俗IP剧扒得底裤不剩!
第54回,元宵夜宴,见小旦可怜,贾母说道:“难怪女孩子们唱戏时都带发网,原来是怕散了假发。”
贾母眼神毒辣,就连舞台妆造细节都逃不过她的法眼。
第67回,中秋夜众人强颜欢笑,贾母敏锐察觉:“音乐多了反失了雅致,吹笛只用远远就够了。”
当桂花荫里飘来呜咽笛声,她落泪道:“须得如此方好。”
图|贾母
她直接用一支笛子把宴会升华为艺术行为。
再聊一聊贾母人才选拔的能力,她可谓造星教母,独具慧眼。
王善保家的告状时,贾母直接一句:“晴雯那丫头我看甚好,模样爽利言谈针线都好,这些丫头都不及他。”
第46回,贾赦强讨鸳鸯,贾母摔茶碗怒骂:“我通共剩这么个可靠的人,你们还要来算计!”
贾母一眼识破鸳鸯的忠诚价值远胜美色。
图|鸳鸯
前文提到过,贾母用软烟罗给黛玉布置纱窗。
她见到院内无花木,还说道:“这个院子里头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经是绿的,再拿个绿纱糊反倒不配。”
贾母用一个细节,教黛玉色彩心理学。
当凤姐炫耀大红洋毯时,贾母笑骂道:“呸!没见识的小蹄*子!这是雀金呢,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
一句话教会王熙凤何为奢侈品。
图|王熙凤
贾母最厉害的地方是降维打击。
薛姨妈炫富只知道珍珠如土金如铁,王夫人只知道挂大红撒花帐,她们的审美还都停留在器物堆砌层面。
妙玉虽然收集晋王恺珍玩、宋苏轼饮茶,也只是拘泥于文人雅士的符号崇拜。
贾母的审美永远是人本关怀。
贾母在潇湘馆摸着纱窗问黛玉,“身子可好些了?”
这才是顶级品位的终极奥义:所有风雅,终归于人。
图|林黛玉
贾母不会写诗,却精通音乐。
前文提到过,她的艺术修为很高。
听戏也颇具调性,她还提到过,“听戏隔着水听才好,借着水音更好听。”
她赏月要在山上,带着全家到山脊的大厅,望月最是阔朗明净。
贾母还懂得养生的诀窍。
“寿从乐中来。”
老太太十分重视天伦之乐,她爱热闹,生活中除了看戏,就是出游、欢宴,小辈们也都承欢陪坐。
图|王熙凤
王熙凤插科打诨,天天逗得贾母合不拢嘴。
从书中很多细节能看出,贾母心胸宽大,处事沉稳,有一种平和而不大起大落的心态。
只可惜,贾母的眼光越毒辣,越照见贾府后继无人。
她的儿子贾政书房挂着燃藜图劝学,却是俗不可耐。
疼爱的宝贝孙子贾宝玉只识姑娘胭脂,掌权奶奶王熙凤连软烟罗都不认识。
作为唯一掌握审美话语权的贾母来说,一旦她倒下了,贾府的崩塌也就注定了。
这位白发艺术总监用一生证明了,真正的贵族品位,不是挥金如土的傲慢,而是于烟火红尘中淬炼出的生命洞察——能辨雨过天青的釉色,更懂人心底层的幽微。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