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发文:抢C位在我们团不存在的

发布时间:2025-08-09 16:47  浏览量:2

流量时代有套规则,中心位是它的核心。但有群人,用十五年时间证明,这套规则在他们身上不管用。

他们的故事,不是争夺一个位置。而是证明一群人,本身就是一个位置。

《披荆斩棘》的舞台很大,但一个位置的问题,却显得很小。当苏醒、王栎鑫、张远、王铮亮四个人站在一起时,网上的讨论开始了。有人问,谁是中心位?有个回答很直接,你去问问王铮亮,他愿不愿意坐那个位置。

这句反问,其实说出了答案。

这个答案,早在十五年前那个夏天,就已经写好了。只是很多人,看见他们今天的光,却忘了他们走过的路。想要明白现在,就必须回到过去。回到2007年,那个选秀节目还很单纯的年代。

那个夏天,一群年轻人站在舞台上。他们唱歌,他们比赛,他们被观众一票一票地选出来。那时候的逻辑很简单,谁唱得好,谁有人气,谁就能走得更远。他们之间是竞争者,但也是从同一个起点出发的战友。

他们不是被资本捆绑在一起的产品,而是被一届比赛筛选出来的同行者。

这个起点,决定了他们之间关系的底色。不是公司安排的同事,不是为了组合而凑在一起的陌生人。是一起经历过高光,也一起分享过紧张的兄弟。比赛结束后,他们各自签约,各自发展,走上了不同的路。

然后,就是漫长的下坡路。

热度会散去,这是行业的规律。曾经的少年,很快就变成了行业里不再被优先考虑的“老人”。工作机会变少,曝光度降低,有的人去演戏,有的人坚持做音乐,有的人甚至一度从大众视野里消失。

这段时间,对很多人来说是低谷。但对他们这群人来说,这段共同的“不红”的经历,反而成了巩固他们关系的混凝土。在最风光的时候,大家都很忙,联系可能反而少了。在都不那么忙的时候,才有了更多时间,重新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说说各自的难处。

这种关系,是娱乐圈里很稀有的东西。它不是建立在商业价值上的,而是建立在共同的回忆和相似的境遇上的。他们见证了彼此最真实的样子,不是舞台上被包装好的偶像,而是生活里为了账单和机会发愁的普通人。

他们的友情,经过了时间的验证,尤其是在低谷时期的相互取暖。

当后来一档叫做《欢迎来到蘑菇屋》的节目找到他们时,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节目组预算不多,请不到当红的流量明星,才想起了这群“过气”的男歌手。

没有剧本,没有设计。只是把这群老朋友放在一起,让他们自己聊天,自己玩音乐。结果,节目效果出人意料地好。他们之间的那种默契,那种张口就来的玩笑,那种拿起吉他就能合唱的熟悉感,是任何剧本都写不出来的。

观众看见的,不是艺人在营业,而是一群真朋友在聚会。这种真实感,在今天这个讲究人设和剧本的综艺环境里,成了一股清流。

他们的翻红,不是因为某个人的高光,而是因为一群人在一起时的化学反应。

这个化学反应,才是他们最核心的资产。明白了这一点,再回来看《披荆棘》舞台上的“中心位”之争,就显得尤其可笑。

一个组合,如果内部需要靠一个明确的位置来划分等级和资源,那说明这个组合本身就是不稳固的。但0713这几个人,他们是一个整体。王铮亮是沉稳的大家长,是音乐上的定海神针。苏醒是脑子转得最快的那个,是团队的“发言人”和逻辑担当。张远是感性的,是那个能把大家的情绪粘合在一起的人。王栎鑫是活泼的,是那个能随时点燃气氛的人。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不是舞台上用尺子量的,而是十几年的相处中,自然形成的。每个人都是中心,因为缺了任何一个人,这个整体就不再完整。

这个道理,他们的粉丝比谁都懂。

当有人试图用饭圈那套“争C位”的逻辑去套他们的时候,粉丝的第一反应不是下场为自己的偶像争吵,而是联合起来,抵制这种说法。

有粉丝说,如果他们开始争C位了,那就是我脱粉的时候。

这句话说得很重,但背后是一种清醒的认知。粉丝们喜欢的,不仅仅是某个艺人,更是这个团体所代表的那种兄弟情谊。他们害怕外界的那些规则,会污染掉这份他们守护了很久的真实。

争C位,意味着要分出高下,意味着资源要倾斜,意味着这个小团体内部可能出现裂痕。这是粉丝绝对不愿看到的。他们宁愿自己的偶像没有那个所谓的“中心位”,也要保护好这个完整的“再就业男团”。

粉丝守护的,不是某个偶像,而是这段长达十五年的,真实的关系本身。

这种粉丝和艺人之间的默契,也是如今娱乐圈里不多见的。它建立在一个共识上:我们喜欢的,是你们“是”什么,而不是你们“有”什么。是你们这群人本身,而不是你们站的那个位置。

0713不是一个可以复制的模板。你无法通过资本运作,在几个月内就打造出这样有凝聚力的团体。他们的故事,是用十五年的时间写成的。这十五年里,有高光,有低谷,有误解,有扶持。

时间才是他们最大的资本,也是他们最坚固的护城河。

这条河,足以抵挡住“中心位”这种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浪花。他们在舞台上怎么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还站在一起。对于他们,对于懂他们的人来说,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