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杜爱鹏:儿时的驸马山

发布时间:2025-08-11 11:26  浏览量:2

驸马山,实际上根本算不上什么山,就是个土山坡。在我儿时的印象中,它似乎总是泥乎乎灰蒙蒙的。晴天,一阵风吹来,就像来了沙尘暴,衣衫落满灰尘,眼睛和嘴巴里沙沙的,是常有的事;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不穿胶靴,走不了路。

舅舅舅妈家就在那里,他们老两口儿直到离世,都没有搬离过。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到舅舅家去玩。尽管要甩腿走二十多里的山路,但也挡不住我对这个小山坡的依恋。

1.

村里没有严格的布局,也没有正经的路,横七竖八散落着矮趴趴的土坯草房。不过,舅舅家的房子是三间大瓦房,砖砌瓦盖,在一片土坯草房中,有鹤立鸡群的感觉。舅舅有三个儿子,个个都是壮劳力,都能挣满工分,再加上舅妈还有一手绝活,日子自然过得滋润。

穷乡僻壤原本与大富大贵八代不连宗,可这个小村落又偏偏有一个高贵而神秘的名字。一部黄梅戏电影《女驸马》,把“驸马”一职做了普及。原来,皇帝的女婿才叫驸马呢!难不成此地还与皇帝沾亲带故?

传说古代,也不晓得是哪朝哪代,一个皇帝老儿的女婿死了。出殡时,皇帝要面子,给女婿操办一个风光大葬。从皇宫里一次性走出五支送葬队伍,就像复制的一般,棺材规制、出殡阵势、吹吹打打的调子,都是一模一样的,浩浩荡荡、热热闹闹。一出皇城,五支队伍就往不同的方向走去。其中一支就走进这个村落,把驸马爷的棺材下葬在这里,至于那个皇帝的女婿是否真的躺在里面,就不得而知了。驸马山由此而得名。

这个故事,我是听舅妈说的,她讲得很生动,绘声绘色,好像她亲眼见过一样。

“一个人死了,用五个棺材,多浪费呀?”我好奇地问。

“那是为了防盗墓贼。”舅妈笑着说。

好多次,我想去看那个驸马的坟墓,但都引起舅舅、舅妈和表哥们的一阵哄堂大笑。在他们看来,那纯粹就是个传说故事,谁会当真呢?然而年少无知的我,还真觉得有这回事呢,但他们怎么觉得好笑呢?

2.

春节到舅舅家拜年,是我们十分向往的事。舅舅舅妈总是热情相待。尤其是舅妈,总是笑吟吟的,一会儿拿炒米糖、花生酥给我吃,一会儿塞给我一个鸡腿、鸭膀。在那个买肉要肉票、买糖要糖票的年代,有这样的口福,是馋嘴的孩子最难以忘怀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成年后,每当吟诵起陆放翁的这首诗,舅妈张罗的满桌酒菜的香味,和饭桌上的欢声笑语,总在我的脑海中回放。

但最吸引我的,还是舅舅家里的那把手枪。当然不是真家伙,是演样板戏的道具,俗名驳壳枪。枪上配有牛皮枪套,装上火辣子,就能打出“啪啪”声。喜剧明星陈佩斯、朱时茂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里,他俩为当“主角”,争来夺去的那个道具,就与舅舅家那把枪一样。

当时,舅舅是生产队队长,三个表哥也都在宣传队里跑龙套,负责保管部分演出道具,驳壳枪就是其中之一。每次,舅妈都会从被褥下面摸出这个“宝贝”给我玩。

我斜挎着戴套的驳壳枪,再在脖子上系上白毛巾,模仿起《沙家浜》里的郭建光。那时候,我就在舅舅家门口的稻场上走着台步,扯着嗓子唱起来: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

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

一批村邻被吸引来围观。他们夸赞,街上的娃子就是能干,唱得像真的一样。我感觉好极了,对舅妈的亲近也增加了不少。

3.

舅妈十分好客,厨艺也好。过年时,人来客往不断,吃完饭的桌子要抹上几遍,但也不见她有一点烦躁,一个人系着围裙,忙里忙外,脸上总是带着笑容。我们小辈离开时,她总是站在门口的小土坡上,挥手送我们。我们转过几道土埂路,跨过几条小河沟,回头还能看见舅妈的身影,真有点像电影里乡亲们送亲人远行的镜头,依依不舍的。我们也不时回头,向变得和句号那么大的舅妈挥手,也有点“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味道。

“舅妈好,可她不是你舅家三个孩子的亲妈。”有一天闲聊时,母亲对我这样说,吓我一大跳。这怎么有点像样板戏《红灯记》里的桥段呢?痛说革命家史那段,李奶奶坐下问铁梅:“你爹好不好?”铁梅答:“爹好。”李奶奶说:“可爹不是你的亲爹。”铁梅说:“奶奶,您是不是气糊涂了?”奶奶说:“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咱们三个人本不是一家人,你姓陈,我姓李,你爹他姓张!”

和铁梅一样,我也急于从母亲嘴里找到答案。那天,母亲给我说了一段大人们的往事。原来,舅舅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和原来的舅妈离婚后,才与现在的舅妈结合。

舅妈一进门,就承担起责任,对舅舅的三个孩子视如己出。孩子小时候为他们做衣做饭,等他们长大了,又张罗着为他们娶媳妇成家,把家里家外操持得井井有条。

而且,舅妈还有一手绝活——会看无名肿毒,这也让她在周围百八十里范围内小有名气。总是有一些满面愁容的人找到舅妈,他们是慕名而来的。舅妈热情接待,用膏药、汤药给人治疗,效果好得很!舅妈会看疑难杂症,又不乱收人家的钱,赢得了好名声,用舅妈自己的话说,是积德。后来我听母亲说,舅妈的绝活来自她祖上传下来的秘方,和所有的秘方一样,都是“传男不传女”,但舅妈是独生女,又勤奋好学,也就掌握了这门绝活。

舅舅舅妈先后辞世,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间,驸马山经历了巨变,村民的生活更加富裕,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宽敞的水泥路把全村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功能区,鳞次栉比的小洋楼整齐布局,小汽车在村里穿梭,沙尘和泥泞不见踪影,过去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如今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三个表哥都已子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驸马山的故事,也被赋予了浪漫光亮的色彩。

审 核丨谢 斌 陈 剑

作 者丨杜爱鹏

来 源丨检察日报·绿海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