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聊点足球战术系列(28)带球时的弧线跑动

发布时间:2025-08-11 07:39  浏览量:2

每天聊点足球战术系列(28)带球时的弧线跑动

带球也存在逆重心的思维方式。或者说,带球过人本身就是利用逆重心的过程。

【图一】极端地展示了不会被带球过掉的防守。防守者虽然不会被过掉,但每次球被左右移动时,都必须一边后退一边转头确认球的位置。不过,大多数的情况下,防守者是静止面对带球者,或者迎向带球者。

边锋(WG)通常会选择向中路带球,尝试内切射门,或者沿边路纵向突破到底线附近传中【图二】。

如果边锋(WG)想要内切,首先会做出纵向突破的样子。对方为了阻止他,会封堵纵向路线。此时,对方的重心会移向边锋(WG)的前进方向。就在这个瞬间,边锋(WG)沿着穿过对方脚后跟的路线向中路内切,由于对方处于逆重心状态,无法做出有效反应【图三】。

如果对方为了不移动重心而停在原地,那么就主动引诱他移动。一旦对方移动起来,就无法突然停止。但是,如果带球路线完全转向相反方向,边锋(WG)自己也会陷入逆重心,需要从零开始启动才能加速。因此,沿着脚后跟切入的意象非常重要。

将一系列动作图示化,就像是画出一条弧线,如【图四】所示。我称之为“弧线跑动”。这里以擅长内切的边锋(WG)为例,但对于擅长传中的边锋(WG)来说,则反过来,先做出内切的动作让对方产生逆重心,然后再纵向突破,形成反方向的弧线跑动。

带球时应该考虑的是朝向球门。理想情况是像【图五】那样直线带向球门。但是,防守者会站在这条直线上。

那么,应该沿着哪个方向朝球门前进呢?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像【图六】那样,从防守者但内侧或外侧带球。然后,如果将上述利用逆重心的带球方式自动化,那么在形成1对1时就能毫不犹豫地发起突破。

无论是内切还是传中,首先都用脚内侧触球。然后脚内侧触球后,接着用脚外侧触球进行纵向突破。这形成了“内→内→外”的变向。如果不是一笔画出弧线,而是根据触球来描绘,则如【图七】【图八】所示。关于这种变向的博弈,有“阴阴阳”“阴阳阴”的思维方式,具体我将放在“博弈理论”中讲述。

即使不是边锋(WG)发起的突破,而是在组织推进过程中的带球,逆重心同样会发生。在后场组织时的2对1局面中,如果先做出要横传的样子,调动对方的重心,就可以纵向带球推进【图九】。带球的关键在于:调动对方重心,并利用其逆重心——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