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坚守不变初心 续写检察荣光

发布时间:2022-08-02 00:31  浏览量:2

这95年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走了侵略者

打倒了反动派,守住了国境线

堵住了大洪水,救援了大地震

……

他们始终都是

人民群众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当他们脱下军装

走上检察岗位

仍然不忘初心使命

他们依旧是那最可爱的人

毕学成|革命一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毕学成同志于2011年转业进入湖里区检察院工作,现任政治部三级调研员。毕学成同志一直保持着部队作风,工作上恪守本职,认真对待被交付的任务,虚心踏实工作,认真钻研学习,学习积极性高,在线学习平台学时学分均名列前茅。并且经常与身边同事分享、探讨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是单位公认的“学习标兵”。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毕学成主动报名参与抗疫工作,时间长达8个月,抗疫期间遇留学生小王因将证件遗落在厦门机场导致遣返即将错过报名时间,他积极沟通,在十多个部门的一同努力下,在报名时间最后一日上午让小王踏上了前往韩国求学的旅程。“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是毕学成同志的口头禅,也是其真实写照,他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卓有成效的工作,给大家做出了表率。

方胜标|戍边守海疆 从警保安全

方胜标同志于1986年入伍,在武警福建公安边防总队海警第三支队服役,历任副艇长、艇长、参谋长、大队长。于2009年转业至湖里区检察院法警大队工作,现任法警大队政委。作为一名拥有24年军龄、13年警龄的老同志,“警”字是其不会褪去本色。

军旅生涯中,方胜标同志对在漳州兄弟屿发生的一起船只触礁导致起火的事故记忆犹新,时任大队长的方胜标同志正好率队前往救助,发现险情后毫不迟疑,指挥靠近失事船只,冒着冲天火光救下13人。整个军旅生涯中,方胜标同事救助海难落水人员数十人,侦破走私、偷渡案件多起,替国家和人民守住了海岸线的安宁。

09年转业进入检察院工作后,由海警变成法警,他能够迅速适应新岗位,配合业务部门开展工作,做好全院安全保障工作。工作中他最常说道的是“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身先士卒,事必躬亲,用扎实勤奋的工作,成为我们最厚实的“臂膀”,守护我们一寸寸前行。

林晓冰|守得住国门 管得好小家

林晓冰同志于1987年入伍,在武警厦门边防支队服役。退伍后于2012年进入湖里检察院工作,先后在行装科、办公室从事后勤保障工作。是一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

作为一名身高180的大个子,却有着不同于身高的细心,对于繁琐的后勤保障工作,林晓冰同志有着自己窍门。他把几十把钥匙编号分类,对仓库内的物资如数家珍。从审批到登记,从领用到出库,从库存盘点到补给,从没有疏漏。外出采购,他又化身“商界精英”,货比三家,挑选质优价廉的物品。

林晓冰总是主动承担,急干警之所急。在他嘴里最常听到的就是“办案的同志都是做大事的红花,我们老同志就要甘当绿叶,替他们做好保障工作”。在年轻干警心中“小兵”不小,像邻家大哥,朴实憨厚,任劳任怨,晓冰同志用他细心、关心成为我们最坚实依靠,是单位后勤保障的金管家。

张鹏成|手握方向盘 安全第一位

张鹏成同志1990入伍,在兰州军区某部队服役。退伍后于1998年进入湖里检察院工作,从事驾驶员工作,贴心服务干警,始终把安全责任放在第一位。他经常会说,做一件简单的事情容易,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一辈子不容易。

他退伍来到地方后,手握方向盘,一握就是三十年。检察机关对司机的政治素质和驾驶技术要求同样严格。每次出车前,他都有个良好的习惯,一定要检查车况。一丝不苟,确保出警安全。无论谁派他的车,他总是提前到位,宁肯自己等也不会让同事等。

去看守所,去法院,有的时候又有临时任务出车,几十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干警同事们都胜赞他。他话语不多,能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从事检察工作25年来,保持着零事故差错,8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从军营走向检察院

他们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

在检察事业上

继续发扬军队的优良传统

在不同岗位中奉献才智,辛勤耕耘

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5周年之际

向他们致以我们最诚挚的敬意

文案/ 石峰 叶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