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担当托举生命——记倒悬60米深井勇救落水村民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富业

发布时间:2025-08-13 15:59  浏览量:1

记者 李玉荣 见习记者 余川

连日来,正阳县油坊店乡赵店村党支部书记王富业倒悬60米深井勇救落水村民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扔下饭碗冲到现场

“支书,余小英掉井里了,就是小洋家地头那口井……”8月3日12时45分,正在家里吃饭的王富业接到村民霍道杰的电话。接了电话后,他扔下饭碗、换下浇地时穿的拖鞋,开车奔赴现场,并在路上给张志勇、李喜鹊等村干部打电话,让他们带着强光手电立即赶往现场。

原来,村民余小英在查看农田灌溉水泵时,不慎失足跌入60米深的机井。井水深邃冰冷,井口狭窄,围拢过来的村民只能听到井底传来微弱的呼救声,却束手无策。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余小英的声音越来越弱,情况万分危急。

果断决定倒悬入井

五六分钟工夫,王富业便赶到现场。他安慰余小英:“不要担心,坚持住,我们一定会把你救上来……”得知报警电话已打出,王富业立即安排人调来挖掘机做后备。但眼见余小英生命体征减弱,王富业当机立断,做出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震撼的决定:亲自下井!

王富业讲述救人时的情景

“等不及了,救人要紧!”说着,他迅速脱掉上衣,拿起身边一根粗大的绳子捆绑好双腿,然后在井台边趴下,对现场几名村民喊道:“抓紧绳子,把我送下去!”就这样王富业头朝下被缓缓放入深不见底的井中。

30分钟生死营救

下井后,王富业自己调整好身体角度,顺利下到水面。他戴着头灯,看到了几乎失去意识的余小英。此时,余小英手臂已经没有力气抓绳子,王富业双手抓住她的衣领,确保她不会再下沉,然后用脚晃动绳子,按照提前说好的救援信号发出上提指示。井口处有两个容易错位的地方,一个在五六米处,一个在3米处。五六米处只能靠王富业自己调整,他既要调整自己,也要调整余小英。

井口的村民齐心协力,小心翼翼地将两人向上拉。然而,就在离井口仅剩五六米处时,意外发生:井管错位,井管变窄约10公分,由于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和受到惊吓导致余小英意识混乱,双臂无意识地撑开,被死死卡在井管内,无法上提。此时,长时间倒悬的王富业血液大量涌向头部,头晕目眩,体力几近透支。生死关头,他咬紧牙关,强忍剧痛和眩晕,用尽全力将余小英的胳膊按下去,调整角度,这才解除了“卡点”。最终,经过约30分钟的惊险营救,两人成功被拉出井口。

伤痕累累不言悔

重见天日的余小英浑身湿透、意识不清,腿部、背部大面积擦伤,浑身发抖。她被紧急送往医院,所幸无大碍,休息后意识逐渐清醒。

而王富业的胸腹、背部、手臂等多处被井壁磨破,鲜血淋漓,现场村民无不动容。一名村民急忙从家里拿出酒精帮王富业消毒。令人敬佩的是,稍作喘息后,王富业擦去血迹,穿上衣服,默默返回农田继续浇水。

余小英的丈夫赵立运感激地说:“是王书记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命,他是我们全家的恩人!”

赵立运回忆道:“当天中午,我喊她吃饭,发现人不见了。我出门寻找,发现她掉进了井里。我就急忙回屋拿手机给邻居霍道杰打电话。后来村支书来了、村干部来了、全村人都来了,有上百号人。”

霍道杰的爱人陈雪梅回忆道:“一听说余小英掉井里了,我们一家3口全跑了出来。”她骑着电动车到村里喊人,丈夫霍道杰和儿子霍新磊则在井边帮助救援。

村干部李喜鹊回忆时仍心有余悸地说:“王书记二话不说就下去了,我眼泪一直流,担心人救不上来,王书记也上不来了。每一分一秒都是煎熬,特别是卡在井管里提不动的时候,我们的心都揪着,一直喊加油。”

永葆军人本色

王富业的壮举绝非偶然。这位1977年出生的汉子,有12年的军旅生涯。他曾多次参加重大演习和抗洪抢险,荣立个人三等功,获得“优秀班长”“优秀士官”“集团军‘十佳退役士官’”等荣誉,军人的血性与担当早已融入他的骨血。

王富业的父亲当过8年兵,在村里干了20多年村干部直到退休。父亲常常教育他要好好干,让村民信任他。王富业对父亲说:“爸,您放心,我一定会干好的。”王富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对父亲的承诺。

8月11日,王富业以前所在部队打来电话说,他们从媒体上看到王富业的事迹,感到非常骄傲,并邀请他回部队做事迹报告,很多部队的老领导、老战友也打来电话慰问。

牢记使命担当

王富业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引起了正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8月11日,县委书记刘磊一行专程前往赵店村看望慰问王富业。刘磊紧紧握住王富业的手表示,王富业在危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是全县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刘磊仔细询问了王富业的伤势恢复情况,并关切地询问了被救村民余小英的身体状况。同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为王富业申报见义勇为荣誉。

王富业则表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换了任何一名党员、一名干部都会这么做。保护村民的安全是我的责任,感谢组织的关心。”

当好村民“定心石”

如今,在赵店村乃至整个正阳县,提起王富业倒悬深井救人的事迹,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心中充满敬佩与温暖。村民雷小便红着眼眶说:“那天要不是王书记,小英就悬了!他下去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有这样的支书在,俺们心里踏实!”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王富业(左一)看望余小英(中)

王富业自2017年担任村支书以来,退伍不褪色,带领赵店村获得“脱贫攻坚先进村”等荣誉,个人也荣获“正阳县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他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自己种植大棚搞特色种植,引进服装加工厂安排村民就业。赵店村有300多台打桩机,上千人外出打桩挣钱。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王富业卖掉了自己的打桩机,虽然这样做减少了他的收入,但他无怨无悔。

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一身见证勇气的伤痕。王富业,这位来自田间地头的村支书,用果敢的行动和朴实的坚守,在60米深井中打捞起生命的希望,也在百姓心中树起了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顶天立地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