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 都说林黛玉小性,为何一有尴尬事时还都甩锅给黛玉呢?
发布时间:2025-08-15 16:35 浏览量:1
文/风雨沐晚晴
林黛玉,在贾府是出了名的小性,行动爱恼的人,可大家突然遇到了尴尬或者危机的事情之后,还都喜欢把黛玉推在前面,把锅甩给黛玉?
上一篇文写过了黛玉一共被四个人给当成了挡箭牌,分别是薛宝钗、王夫人、王熙凤,贾宝玉,这四个人可都是贾府里有响当当的人物。
薛宝钗虽然是客居贾府,但因为她的端庄,贤淑、稳重、大气,来到贾府之后就受到了一致好评,反倒认为先来的黛玉不及宝钗。
宝钗后来如愿嫁给了贾宝玉为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宝二奶奶,如果贾府不被抄家,薛宝钗也会当仁不让的成为管家之人。
王夫人是贾府里的二当家,虽然名义上她吃斋念佛,不太参与管家方面的事情,但王熙凤这个真正的管理者有事情还是都要向她汇报的,真正的决策权还是在王夫人手中。
王熙凤,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她手段狠辣,八面玲珑,管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下人多是都怕她的手腕。
贾宝玉,贾府的凤凰蛋,虽然因不喜仕途经济,常常被贾政这个父亲痛骂,甚至还毒打,但他可是老太太的心尖宠,在贾府的地位那也是超然的存在。
这四个人的地位除了当时的宝钗稍弱些,其她三人在府中的地位都超过林黛玉,就算稍弱的宝钗,在贾府里的名声也强过黛玉,为何她们有了尴尬的事情,反倒都把黛玉推出来呢?
林黛玉,是贾敏和林如海的女儿,贾敏是贾母最喜欢的小女儿,是真正的金枝玉叶,老太太爱屋及乌对黛玉这个外孙女是疼爱有加,连贾府三个真正的小姐都不及黛玉在老太太心目中的地位。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林黛玉不仅得到了老太太的喜爱,还和贾宝玉青梅竹马长大,感情很深,闹脾气也是宝钗来了之后,才偶尔引起了一点嫌隙。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王熙凤对黛玉也是照顾有加,固然有老太太疼爱黛玉的原因,凤姐是为了讨好老太太,也是王熙凤和黛玉两个人说话比较同频,王熙凤也是真的喜欢黛玉。
贾宝玉把黛玉推出来,是为了阻止夏婆子告状藕官在大观园烧纸一事,宝玉说藕官烧的是林黛玉用过的废纸。
贾宝玉这个借口算不上把林黛玉推到风口浪尖,毕竟藕官本就是给黛玉使唤的人,藕官替黛玉做事也是她分内之事。
就算宝玉不拿黛玉替藕官开脱,藕官真的被夏婆子带到奶奶们跟前,黛玉的面子也不好过,自己房里的人做错了事,也有主子失职管理不严的责任,虽然藕官是刚刚分配过来的小戏子,对院子里许多规矩并不甚了解。
而且,贾宝玉以黛玉的名义替藕官遮掩,也不会给黛玉带来什么麻烦,夏婆子生气也是气的贾宝玉,因为她明知道此事与黛玉无关。
相反,黛玉知道此事还会感激宝玉,虽然藕官的事牵连不到黛玉,黛玉也没有多重视藕官,但就像惜春撵入画时说过的一句话,“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
藕官的事也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不过被骂一顿罢了,黛玉也谈不上没脸见人,不过也总归是没意思的。
王熙凤把黛玉挡在前面的那件事,都不是凤姐先说出来的,反倒是凤姐的丫鬟丰儿脱口就说出来的。
贾赦要纳鸳鸯为妾,王熙凤知道邢夫人一会儿会来到自己房里,就把平儿先打发出去了,免得被邢夫人给没脸。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鸳鸯、袭人、平儿三个人正好在院子里遇到,又恰好鸳鸯的嫂子被邢夫人派来找鸳鸯问准话。
几个人难免发生了摩擦,鸳鸯嫂子回邢夫人话时不仅告了鸳鸯不同意还骂了她,还告了袭人和平儿一状,虽然当着王熙凤的面她只说远远的看着像平儿,平儿并没有说什么。
邢夫人是什么人,本来就是一个不分青红皂白的糊涂人,平时还给王熙凤没脸呢,这时候又在气头上,即使鸳鸯嫂子没有明确说是平儿,她也一定会给平儿没脸。
王熙凤太了解邢夫人了,不得不假装让人把平儿骂回来,借此来平息邢夫人的怒火。
幸好强将手下无弱兵,丫鬟丰儿反应机敏,马上回话是林姑娘两三次派人找平儿有事,平儿过去黛玉那里了。
王熙凤何等聪明之人,马上就坡下驴的说有什么事呀,天天来烦平儿。
凤姐可不是真的认为黛玉天天来烦平儿,不过就是做样子给邢夫人看,让邢夫人觉得黛玉是经常叫平儿过去的,可不是今儿这一次,鸳鸯嫂子就是看错人了,那个人根本就不是平儿,以此来证明她言语的真实性。
不知道邢夫人相没相信王熙凤的话,反正这件事就这样搪塞过去了,平儿也没有受到责罚。
其实邢夫人相不相信都没关系,她是不可能去向黛玉求证这件事的,黛玉不是贾府的正经小姐,又是老太太心肝上的,邢夫人就是不相信也不会因此事去和黛玉找不愉快,凤姐和丫鬟丰儿也就是抓住了邢夫人的这种心里,才敢说平儿是被黛玉叫去了。
我们在回头看看丰儿的话,就知道王熙凤这里还是和黛玉走得很亲近的,这件事应该全府都知道,不过是都以为凤姐是因为老太太的原因才喜欢林黛玉,才对黛玉好罢了。
这件事也不会给黛玉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邢夫人信不信,也都是把怨气怨到凤姐身上,不会对黛玉造成伤害。
不过,因为王熙凤和丰儿把黛玉推到了前面,倒是免除了当时自己的麻烦,让邢夫人无话可说,后续还是因为此事让邢夫人恨上了王熙凤,总是给她没脸。
王夫人把黛玉推到前面那次,无碍乎就是验证一下薛宝钗对她是否言听计从,也侧面的向薛宝钗表明了她是支持“金玉良缘”的。
王夫人的谎言并不高明,不要说是善于察言观色、又心机深沉的薛宝钗,就是差不的多人,也都能听出王夫人的言外之意,毕竟她的话漏洞百出。
黛玉刚过完生日,不可能就又早早的预备明年的生日衣服,况且黛玉那么瘦,金钏那么胖,怎么都不可能把黛玉的衣服给金钏做妆裹用,根本就穿不进去的。
不过没关系,王夫人本就是天真烂漫之人,而且她又不是真的让宝钗信不信黛玉有新衣服,她说话的重点是后面那几句。
“我想你林妹妹那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原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他岂不忌讳!!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
林黛玉是个多心的,也就是爱弄小性,林黛玉身体不好,我是不喜欢的,不会让她给做儿媳,我看中你宝钗,身体好还大气,我想要你的衣服给金钏,就看宝钗你明不明白我的意思了。
如果明白你就主动拿出新衣服,如果不明白,那就是我眼拙看错你了,我就赶着让人做两套新衣服给金钏,但你和我儿子的婚事也没戏了。
宝钗什么人,自然看懂了自己姨妈的小心思,马上说自己有现成的新衣服可以送给金钏妆裹,而且自己也不忌讳这样的事情。
王夫人这次拿黛玉说事,对黛玉也造不成什么影响,毕竟宝钗是知道自己姨妈在撒谎,而且两方又达成了“金玉良缘”的共识,宝钗心里还蛮高兴呢。
四个把黛玉推出来的人,只有宝钗那次最令人诟病,觉得宝钗就是故意陷害黛玉,让黛玉被小红猜忌。
原因无它,宝钗偷听了小红和坠儿两个人的私房话,而且还是男女之情的私房话,这件事任是被谁听到了,都会遭到小红的怨恨和忌惮,未婚男女有私情可是犯大忌讳的。
况且宝钗自己都觉得小红是个眼空心大难缠的主,怕小红知道她偷听到了此话会狗急跳墙,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闹得自己反倒没趣。
那你薛宝钗自己都如此忌惮小红,你为了保住自己,把锅帅甩给黛玉,就不怕黛玉被小红记恨闹事了吗?这不是无端的给黛玉惹来是非吗?
黛玉虽然有老太太的疼爱,但终究是寄人篱下、不是贾府正经主子,自己又无父无母、多病多灾的,已经遭到了很多下人偷偷的白眼,连吃点燕窝都不敢和老太太说,怕下面的人嫌麻烦不高兴,处境并不容易。
宝钗虽然也是住在贾府,但她有母亲,有哥哥(虽然这个哥哥不靠谱),有自己的家,又不花贾府的钱,不好了可以拍拍屁股走人,黛玉哪里有地方去呢。
宝钗确实也甩锅成功,让小红认为是黛玉听到了自己和坠儿的谈话,很是对黛玉忌惮,又说怕黛玉把话传出去,还不如被宝钗听到了。
黛玉听到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宝钗听到了呢,至少宝钗大气(宝钗打造的人设很好),应该不会把此事传出去。
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
听听小红的话,宝钗还不如自己认下此事了呢,毕竟她在小红心目中的印象比黛玉好。
宝钗之所以把锅甩给黛玉,可能是觉得黛玉是老太太的心尖宠,又爱小性,小红也不敢去找黛玉麻烦。
不管宝钗是故意的,还是情急所迫,她这个甩锅的方法都容易给黛玉带来麻烦,而且宝钗自己都忌惮小红,毕竟小红可是贾府二管家林之孝的女儿,谁又愿意无缘无故得罪她呢。
宝钗似乎也没想过后续小红会不会给黛玉带来麻烦,反正自己解脱出去了,至于后面会发生什么事都与她无关了。
那么,宝钗不怕黛玉知道这件事讥讽怨恨自己吗?
自然是不怕的,因为这件事绝对传不到黛玉耳朵里,小红和坠儿知道自己的话犯了忌讳,纵是对黛玉有诸多不满,也不敢当面去质问黛玉。
宝钗是自己甩锅给黛玉的,她自然也不会把此事说出去,也就是“天知地知我知小红和坠儿”知道罢了。
小红后续找没找黛玉麻烦,书中没有提及,或许应该不会了。
因为后来小红被王熙凤看中,成功跳槽到凤姐那里工作,凤姐又和黛玉关系极好,耳熏目然之下小红也会对黛玉的印象改观,况且事情又没有传出去,日子久了也就被小红忘记了吧。
可怜的黛玉,总是无缘无故的替人背了黑锅,自己还蒙在骨子里,还要被人说成是小性,真是不公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