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英伟达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大脑,大小脑迎来加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5 10:48 浏览量:1
8月25日,长江证券发布机械行业报告。
英伟达机器人账号在社交平台发布推文,预告8月25日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大脑。此前8月22日英伟达机器人视频展示黄仁勋手写“ToRobot:Enjoyyournewbrain”。
英伟达今年以来对人形机器人大脑持续落地新成果。今年1月英伟达发布首个物理AI模型Cosmos(世界基础模型),主要通过9000万亿个token(包括来自自动驾驶、机器人、合成环境和其他相关领域的2000万小时数据)上训练而成。Cosmos帮助AI理解和模拟物理世界的运行的规律和行为,从而生成模仿真实世界的合成数据(仿真)。可以通过Omniverse创造三维场景,再在COSMOS作用下,将3D升级到更真实的场景,缩小模拟与现实的差距。3月GTC大会,英伟达通过Omniverse与Cosmos对基于原始采集数据生成更多机器人海量、逼真、多样化训练数据,IsaacLab则利用增强的数据集对机器人策略进行后期训练。并通过模仿学习克隆行为,或通过试错法以及强化学习AI反馈,让机器人学习新技能。同时,英伟达提出开源NVIDIAIsaacGrootN1,既有感知推理环境和指令的慢速思考系统,又有将计划转化为精确且连续机器人动作的快速思考系统。泛化能力使机器人能够轻松地操纵常见物体并协同执行多步骤。8月英伟达再度发布开源物理AI应用和机器人视觉推理模型CosmosReason。
头部厂商引领,人形机器人大小脑或迎来快速发展期。目前人形机器人发展仍然面临大小脑能力不足的瓶颈。在最近一年,国内多家本体厂商已经展示行走、奔跑、崎岖地面行进、搬运、拣选物品等运动,在家用端则有叠衣服、操作家用电器、炒菜等操作,可以实现“搬拿拣选”等比较基础的动作。但是要实现充分的商业化场景落地,这些能力还显得比较碎片化。一方面,暂时还不能稳定支持长时序的动作流的实现,单个动作可以完成,连续多个动作可能还有障碍。另一方面,单个动作泛化能力不够,同样拿取的动作,可能因为拿取对象的变化,发生动作不适配的情况。今年WAIC和WRC会议,国内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积极展示应用,比如商超、咖啡店、工业分拣/搬运等场景,显示积极进展。但距离通用具身智能还有距离。海外FigureAI已经展示物流场景中,对多类型包裹的分拣及移动,柔性化程度好,具备泛化能力。而英伟达是海外具身智能硬件算力芯片主要设计、研发企业且积极搭建具身智能训练平台(Omniverse、Cosmos、IssacLab等),与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均有合作,头部厂商引领下,人形机器人大小脑或迎来快速发展期。
关注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大小脑研发进展。智元机器人3月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启元大模型GO-1,实现可以利用人类视频学习,完成小样本快速泛化,降低具身智能门槛。4月发布具身智能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Studio,解决具身智能开发面临数据难获取、模型难训练、开发成本高、工程门槛高等难题。优必选持续迭代群脑网络2.0,搭载自研的全球首个专用于工业人形机器人本体的智能体技术Co-Agent,构建工业级人形机器人AI双循环,实现人形机器人单机自主和群体协同的螺旋式进化。
- 上一篇:王源新歌雪崩
- 下一篇:徐家姑娘两次被休,父母颜面尽失,隔天她就稳当嫁去第三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