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脂肪肝,死亡风险上升,医生:这4种药,降糖又护肝!

发布时间:2025-08-26 18:36  浏览量:2

一个糖尿病已经够烦了,再加上脂肪肝,麻烦就大了,而且还真不是吓唬人——死亡风险真的会比单纯有糖尿病高出不少。

肝脏是个不声不响的大工厂,每天帮身体处理营养、解毒,还储存能量。可一旦肝里脂肪堆多了,像是厨房里油烟太重,工人干活就变慢了。脂肪肝就是肝脏里被脂肪“占了地盘”,久了容易引起发炎、纤维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糖尿病的人本身胰岛素就不太灵了,如果再得了脂肪肝,这个情况就更糟糕。肝脏一旦出事,身体控制血糖的能力也会跟着下降,血糖更难降,胰岛素也更难发挥作用。

一项发表在《肝脏国际》杂志的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如果合并脂肪肝,心血管病、肝脏病变和死亡的风险会显著升高。

脂肪肝的主要“幕后推手”,除了肥胖,还有吃得太油腻、运动太少、喝酒太多,甚至有些人虽然不胖,但肝里脂肪也超标,这叫“隐匿型脂肪肝”。

糖尿病本身就跟饮食习惯、体重有关。当糖和脂肪一起在体内堆着,身体像是两头牛在一辆破车上拉货,肝脏和胰脏都累得够呛。腹围变粗饭后犯困肚子胀气这些都是脂肪肝的表现之一。

不少人吃药时只关心“能不能把血糖降下去”,却忽略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现在已经有几种药可以同时帮忙——一边控制血糖,一边减轻脂肪肝。

二甲双胍:老药不老,肝脏喜欢

二甲双胍可以说是糖尿病药里的“老大哥”。它的优点之一就是不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让身体对胰岛素更敏感,相当于让身体“听话”一点。

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还能减少肝脏脂肪的积累。有些医生比喻它像一把“扫帚”,能把肝细胞里的多余脂肪慢慢扫出去。尤其是那些体重偏重、肝内脂肪明显的人,长期服用后,肝脏“油脂”会慢慢减少。

这个药肠胃刺激可能大,刚开始吃容易拉肚子恶心,可以从小剂量慢慢加。

SGLT-2抑制剂:尿糖带走多余能量

这类药让身体把多余的糖直接从尿里“排出去”,像是把过剩的粮食悄悄从仓库扔掉,不用再靠肝脏处理。

比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这些药,不但能降血糖,还能减少体重、降低内脏脂肪。研究显示,使用SGLT-2抑制剂6个月后,很多人肝脏脂肪含量有明显下降。

它还有个意外好处:能间接保护心脏和肾脏。对那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轻度肾病的人来说,这类药是不错的选择。

但要注意的副作用是排尿增多,有些人会尿频泌尿道感染,尤其是女性要特别留心。

GLP-1受体激动剂:让人吃得少,肝脏也松口气

这种药打针用得多,名字虽然拗口,但作用不小。它能让胃排空变慢、减少食欲,吃得少自然血糖也稳了。

比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这类药,长期使用后,不仅血糖更平稳,体重也能明显下降。有些重度脂肪肝患者打了几个月,肝脏里的脂肪含量大幅减少,肝功能指标也跟着好转。

不过这种药价格偏高,而且一开始容易恶心,有的人需要几周适应。

匹格列酮:别被冷落的“护肝将军”

匹格列酮原本就是糖尿病药,但它还有个特点:能改善肝脏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少脂肪在肝里的堆积。

一些研究显示,它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也有不错效果,特别是那些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人。但它也有副作用,比如体重增加水肿,所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用不用。

很多人说自己没有脂肪肝,是因为没有症状,其实脂肪肝早期就是“没感觉”。但身体其实会透出一些小信号。

比如饭后特别容易困倦,有些人觉得是不是吃太饱,其实可能是肝脏处理血糖的能力下降了;还有人肚子摸起来硬硬的、发胀,这是肝脏变大的表现。

做个简单的腹部彩超,就能看出肝脏有没有“发胖”。如果查出来了,也不用慌,调整饮食、选对药物,肝脏是可以慢慢瘦下来的。

吃饭别光看热量,关键是看什么食物进了嘴。

白米饭馒头油条这些精细碳水化合物会让血糖一下子飙升,肝脏也要加班处理。可以换成燕麦片糙米饭红薯这类粗粮,升糖慢,肝脏压力小。

蛋白质别忘了,但尽量选鸡胸肉鱼肉豆腐这类脂肪少的食物。太油的红烧肉、炸鸡腿,肝脏处理起来负担特别重。

水果别看健康,也得挑着吃。香蕉葡萄糖分太高,不如改吃番茄苹果柚子这类含糖较低的。

表格:不同食物对血糖和脂肪肝的影响

不少人以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照样大鱼大肉,结果是药越吃越多,肝越治越胖。

药物是帮身体恢复正常节奏的,不是代替身体工作的。就像再好的电饭煲,如果米和水放得不对,饭也煮不好。

药要吃,饭也得吃对,生活习惯也不能放任。

有些人觉得自己只是血糖高,没啥其他事,但当眼白发黄肚子隐隐作痛尿液颜色变深这些情况出现时,可能脂肪肝已经发展到了肝炎甚至肝硬化阶段。

这时候就不仅仅是“控制饮食”能解决的了,得赶紧就医,做详细检查,看看肝功能是否已经受损。

血糖、脂肪、肝脏,这三样东西像是一个三角架子,少了哪个都站不住。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等于这个架子两边都松了,风险自然就高。

控制血糖的同时,不能忽视肝脏的健康。选对药物,相当于一边修脚,一边稳住架子。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钟雪梅,陈敏,凌雅韵,等.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25,36(06):732-736.

[2]吴小红,王扬.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4):256-261.

[3]李军伟,张璐.GLP-1受体激动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