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检查比骨密度检测更准确,医生提醒中老年人:千万别忽视!

发布时间:2025-08-27 00:17  浏览量:1

人上了五十岁,就开始操心身体的各种毛病,特别是骨头。一听“骨质疏松”就有点害怕,要是摔一跤骨折了,很多老人就得在医院住好几个月,严重的甚至就只能躺在床上。

这种情况挺常见的,身边总能听到类似的事情。所以,现在很多人定期去查骨密度,想早点发现问题早点解决,听起来好像挺好。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骨密度检查虽然很普遍,但不是最准的。

更重要的是,有些人查出来骨密度“正常”,但其实已经有骨折的危险了。这样一来,骨密度检查就像是没发现最重要的信号,等到出问题的时候,可能就晚了。

说白了,骨密度只是个数字,只能说明骨头里有多少矿物质,但没法真正告诉你骨头是不是结实。骨头容不容易断,光看骨密度没用。

所以,越来越多的医生建议,特别是中老年人,应该重视一个比骨密度更重要的检查——骨微结构评估,也就是查“骨质质量”。

“骨质质量”这个词其实不新鲜,但很多人没听说过。简单来说,就是看骨头里面的结构,是不是紧密、有没有孔洞、老不老化。

有些人骨密度还不错,但骨头里面的结构早就跟被虫蛀了一样,很松散。

这样的人,就算骨密度高,但一摔跤,还是比那些骨密度低但骨架结实的人更容易骨折。也就是说,骨头的强度不光看钙有多少,更要看骨架本身能不能撑得住。

现在,最常用的骨微结构评估方法是TBS,也就是“骨小梁评分”。这个检查不是单独做的,要结合传统的DXA双能X线骨密度仪,通过算法来评估骨头里面的结构。

分数越低,说明骨头里面的支撑结构越差,骨折的风险就越高。医生现在越来越看重TBS,用它来判断哪些人是真正的高危人群。

还有一个数据挺有意思:有研究表明,如果只靠骨密度来诊断,将近一半发生骨折的老人,检查结果都是“正常”或者“轻度降低”。

也就是说,如果只看骨密度,这些人根本不会被当成高危人群。但问题是,他们是真的骨折了,生活质量也跟着下降。所以,很多医生才开始强调,不能只看骨密度,要结合TBS这些指标一起评估。

很多人可能会问,那到底该怎么办?是不是所有人都得做TBS检查?

其实不用太担心。医生一般会建议,女性到了更年期,特别是55岁以上,家里有人骨折过、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或者身材比较瘦的,可以考虑做TBS。

男性一般在65岁以后,也可以做这个评估,特别是那些曾经骨折过,或者长期吃激素类药物的人。

当然,TBS也不是万能的,医生会结合其他因素一起来评估,比如FRAX评分(评估未来10年骨折风险的一种计算方式),再加上骨密度和TBS,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判断。

说了这么多,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花这个钱做这个新项目,到底值不值得?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检查能早点告诉你“骨头有点问题,要小心”,肯定比你摔了一跤,骨头断了,然后后悔当初没检查要划算。

骨折了之后,医药费不说,后续的康复、家人照顾的压力、行动不方便带来的孤独感,这些才是最“贵”的。

特别是有些“沉默性骨折”,比如脊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几乎没什么感觉,有的人就是觉得腰酸背痛,结果一查才知道骨头已经塌了。

这种骨折恢复起来很慢,而且容易再发生。很多人就是一开始没重视,结果变成慢性疼痛,坐下站起来都疼,严重影响生活。

另外,骨折对心理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有些老人因为摔了一跤,之后就变得特别小心,不敢出门,甚至会焦虑、抑郁。

本来还能出去散步、打牌、买菜,现在整天待在家里,活动少了,肌肉也会进一步流失,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研究显示,髋部骨折之后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这个数字很吓人,而且其中有很多人本来是可以预防的。

所以,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与其等到摔倒、骨折、住院再来处理,不如早点做个检查,就算花点钱,也能让自己更安心。

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是正常的,关键是怎么面对。有人选择主动预防,调整饮食、补充维生素D和钙、坚持锻炼、定期检查;也有人觉得“走一步算一步”,结果往往就是摔一跤后才明白:健康这件事,真的不能等。

还有,现在有很多关于骨头保健的说法不太靠谱,比如有人说光吃钙片就能预防骨折,其实这是不对的。

钙只是原料,吃了不一定能变成强壮的骨头。如果没有维生素D、没有运动,钙根本就吸收不了。

而且,长期躺着不动、晒太阳少、饮食不均衡,都会让骨头质量下降。这些问题,光靠钙片解决不了。

要想骨头好,除了检查,更要靠平时的保养。首先要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然后,要坚持做一些负重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爬楼梯、深蹲等等,这些都很有帮助。相反,如果整天坐着不动,骨头会越来越“懒”,质量也会跟着下降。

另外,戒烟少喝酒也很重要,特别是吸烟会影响骨头的生长,加速骨质流失,很多人都没注意到这一点。

总的来说,现在的检查越来越先进,不能只盯着骨密度这一个指标。虽然它简单便宜,但能提供的信息太少,很容易漏掉风险。

相比之下,像TBS这种能看到骨头内部结构的检查,更值得中老年人关注。就算现在还没普及到每个体检套餐里,但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早点做比较好,别等出了事再后悔。

其实,很多人觉得“骨头没事”、“不痛不痒就不用查”,但骨头的问题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积累的。等到真的骨折了,才会发现那种痛苦和不方便,是之前根本无法想象的。

所以,如果身边有年纪大的亲人,特别是已经查出骨密度降低的人,可以建议他们做一次TBS,真的不亏。

最后想说一句,现在活得久不稀奇,活得健康才重要。很多老人都能活到八九十岁,但如果这二三十年总是被骨折困扰,那生活质量肯定会大打折扣。

多做一个更准确的检查,就能少走一些弯路。健康这件事,早点做决定,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1]梁海峰,李娟,费琴明.改良衰弱指数在老年骨科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5,48(03):24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