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士永与松鼠Ai的教育实践 重构技术赋能教育底层逻辑

发布时间:2025-08-27 16:29  浏览量:1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从“概念探索”迈向“深度落地”的关键阶段,技术如何真正服务于教育本质、平衡效率与公平,成为行业核心命题。2025年8月20日至22日,第11届WWEC世界教育者大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其中松鼠Ai智能老师常务副总经理顾士永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位AI智能老师:松鼠Ai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

除此之外,依托于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取得的技术成就,顾士永还荣获GLEE全球生活与教育博览会颁发的“2025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卓越贡献奖”。这一实践与认可,不仅象征着松鼠Ai与其个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折射出AI教育在技术落地与人文坚守之间的平衡路径,为规模化发展AI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底层逻辑。

从技术落地到生态构建的行业实践者

作为覆盖上亿线上流量、数十万线下观众的顶级盛会,创办于2013年的WWEC在十余年来始终致力于打破教育行业壁垒,整合跨界资源,推动全球化终身教育生态建设。WWEC 2025以“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加快迈向教育强国”为主题,从传统教育模式革新到数字技术融合,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到教育公平实现,为全球教育者搭建起思想碰撞与实践交流的桥梁。而同期举办的GLEE全球生活与教育博览会,则聚焦教育创新成果展示,成为行业前沿趋势的重要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顾士永对AI教育的探索与理念与WWEC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作为拥有15年人工智能领域经验的技术专家,顾士永始终聚焦如何解决传统教育行业痛点。自2018年加入松鼠Ai时,曾表示,传统教育的核心困境,本质是“优质供给有限性”与“个性化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基于这一判断,他深度参与了松鼠Ai从“技术工具”到“生态系统”的关键迭代升级。

在技术层面,顾士永参与推动研发全球首个全学科多模态智适应教育大模型落地,实现智适应技术与多模态数据的融合,突破传统AI教育“单维度反馈”的局限;在商业层面,带领企业在“双减”政策调整期完成战略转型,从依赖学科培训转向智能硬件与公立校服务;在场景层面,松鼠Ai多模态智适应教育大模型已成功覆盖6万所公立学校、4300万学生,积累超200亿条学习行为数据,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数据迭代”的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顾士永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始终保持对“技术边界”的清醒认知:AI的价值不在于替代教师,而在于通过学情分析、智能规划学习路径等功能服务,释放教师劳动力以及培养孩子自主高效学习的核心价值。这种“人机协同”理念,成为松鼠Ai区别于传统AI教育企业的关键特征。

AI破解教育“不可能三角”的实践路径

面对传统教育的核心困境,顾士永在发言中表示,松鼠Ai技术正在全面实现系统性突破,完成传统教育的变革。一方面,针对优质师资集中形成的资源壁垒,松鼠Ai通过整合特级教师经验构建可复用的算法模块,打破地域与时间限制,让优质资源实现普惠共享;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AI依托多维度数据构建动态认知画像,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教学适配,让每个学生获得贴合自身需求的学习内容,让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能在适配的节奏中高效进阶。

松鼠Ai通过构建“诊断-学习-反馈”的完整闭环,将教学重心从知识记忆转向思维方法与核心能力的培养,回归教育的本质目标,解决传统教育在“效率-公平-个性化”的不可能三角。这一生态技术体系正推动教育从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服务转型,让“因材施教”从教育理想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为行业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松鼠Ai的实践,成功构建出AI教育从技术可行到商业可持续再到社会有价值的完整路径,为全球行业提供了中国范式。它不仅证明了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更示范了如何让技术创新始终锚定“育人本质”,在效率提升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动态平衡。

WWEC2025的全球对话揭示,AI教育的下一程,本质是技术深度与教育温度的辩证统一。而顾士永与松鼠Ai的探索作为真正突破传统教育厚度,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实践,不仅能够指引业界迈向人工智能教育深层落地的核心腹地,更为全球教育在智能时代提供了一套扎根实践、可感可知的行动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