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相聚第三载!2025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与创新论坛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08-27 17:59  浏览量:1

8月22日,2025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与创新论坛在深圳市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2025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与创新论坛

本次论坛由福布斯中国与瞪羚艺佰共同举办,以“艺智共生—青少年创造力与AI 的对话”为主题,致力于表彰“2025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家100大赛”的优胜者,并邀请众多艺术机构代表和艺术教育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时代背景下的艺术事业发展路径。

大赛获奖作品展示

福布斯中国集团首席营收官戚震鸣发表了致辞。他表示,这些年轻艺术家们的作品发人深省,让人感受到文化、时间和空间的跨越。这些作品表达出不同层次的理念,尤其是其中具有开拓性的思想,为未来埋下创新的火种。而创新也是福布斯中国集团的DNA,追求创新的起源是集团的长期使命。

福布斯中国集团首席营收官戚震鸣

瞪羚艺佰科技文化首席执行官孙大森在致辞中回顾了艺术大赛与论坛推出三年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与部分历届获奖者的交流互动。他还指出,AI时代的到来,将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尤为突出。帮助孩子们守护想象力和创造力、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是大赛持续努力的方向。

瞪羚艺佰科技文化首席执行官孙大森

随后,上海国际汽车城天工设计学院院长张铭发表了题为《艺术、设计与新高尚美学》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汽车设计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优秀的设计一定是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目前的汽车设计行业存在设计同质化、未受到认可、形象未完全建立等问题,从业者应从本能层面、行为层面和反思层面打动用户,尤其应该关注文化价值的创造。

上海国际汽车城天工设计学院院长张铭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文化与创意学院院长庄以仁教授围绕《AI时代下的创造力:助推器还是新依赖》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指出,AI的创意只是变量,而真正的创意没有那么简单。将来的学生需要具备跨界科技能力、领域知识和执行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AI技术实现创造力表达。并且,创造力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我们要站在专业领域的基础上,用发散性思维、社会文化影响和自身认知与主观感受去影响整个创意。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文化与创意学院院长庄以仁教授

接下来,圆桌对话环节登场。在长沙彼一米森林学校艺术部主任陈思嘉的主持下,新星艺术创始人林俊先、中山密斯汪艺术机构创始人王海艳、深圳瑞得福学校老师Anna Yi Er Kao和学生曾晟楠、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学生黄可煊和唐青琳聚焦《AI 时代,人类创造力不可替代的核心是什么?》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

圆桌:《AI 时代,人类创造力不可替代的核心是什么?》

新星艺术创始人林俊先表示,艺术作品表达内心感受、与他人产生共鸣,这是艺术真正的价值所在。而目前AI技术的作用还处于赋能阶段,降低了人们从事艺术创作的门槛,但它无法完全模拟人的思想和情感,无法表达文化的多样性和艺术的延续性。

新星艺术创始人林俊先

中山密斯汪艺术机构创始人王海艳指出,绘画不仅可以反映作者的情绪、能力,也可以反映他们近期各方面的状况。通过绘画这一载体,学生可以找到表达情绪的独特方式,形成鲜明的个性特点。创造力是艺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创造力在于不同人的不同情绪和性格,这是AI难以攻克的课题。

中山密斯汪艺术机构创始人王海艳

深圳瑞得福学校老师Anna Yi Er Kao表示,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工具或是新的语言都无法取代人本身的能力和创造力。对于艺术和设计,热爱是最根本的事情,我们应该主动去学习、发现和创造,这也是AI不具备、也无法取代我们的重要方面。

深圳瑞得福学校老师Anna Yi Er Kao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的学生黄可煊认为,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由各自经历不同而产生区别一样,人与AI的区别在于,AI智慧收集信息、从知识库总结和思考,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因而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知识库是AI最大的优点,也是它最大的缺点;经验和经历则是人最独特,也是最有创造力的地方。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的学生黄可煊

深圳瑞得福学校学生曾晟楠表示,AI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精准地找到信息和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规划作品创作。如果我们不使用AI,AI也将不复存在,因为我们的使用就相当于给它上课。人与AI是相互驱动、相互成就的关系,这也是AI无法取代人类的原因之一。

深圳瑞得福学校学生曾晟楠

担任圆桌主持的长沙彼一米森林学校艺术部主任陈思嘉补充,AI是强大的辅助工具,但无法替代我们认知角色情感和理解故事背景,优秀的艺术表达仍然需要我们在创造力和情感上不断投入。

长沙彼一米森林学校艺术部主任陈思嘉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学生唐青琳指出,AI的强大在于能够通过非常有逻辑性的方式提取、展示内容,这样的逻辑体系似乎完美,但人类的优势在于逻辑的矛盾和不完美。AI难以拥有真实体验,无法触及到人类情感的底层逻辑,也无法拥有看似矛盾、实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这样的矛盾恰恰是我们能创造出更优秀、更能引起共鸣的艺术作品的根本能力。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学生唐青琳

“2025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家100大赛”颁奖典礼随后隆重举行。福布斯中国集团首席营收官戚震鸣、瞪羚艺佰科技文化首席执行官孙大森为获奖者们颁发奖状。

“2025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家100大赛”颁奖典礼

“2025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家100大赛”颁奖典礼

金奖获得者广州斐特思学校学生严紫齐,香港墨尔文国际学校学生Yu Mei Hui Ru Annabelle、Yu Mei Hui Shan Angela,南宁市哈罗礼德学校学生林熙雯先后上台发表了获奖感言。

大赛金奖获得者发表获奖感言

严紫齐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希望通过艺术来刺穿盲目乐观主义和掩盖环境污染危机的麻木;Yu Mei Hui Ru Annabelle介绍自己向内扎根、向外生长的探索过程,表示要用艺术接纳世界的多元、守护自己的独特、拓展表达对边界,并用真诚保留艺术的本质;Yu Mei Hui Shan Angela指出,艺术是真挚的、是对理想的向往、是使不同的灵魂相遇的语言,源于真实的内心流露,表达最纯粹的情感或思考;林熙雯认为,相比获奖,创作过程中灵光乍现的瞬间更让人珍视,艺术就像一条奔流不息次的河,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它注入新的活力。

2024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家100大赛金奖得主黄朱青子对本年度评审会特邀作品《斐波那契之渊》进行创作解读。她表示,真诚的表达永远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作品创作的初衷,源自对艺术和数学这对看似矛盾的学科的爱好。如今世界面临的复杂问题难以依靠单一学科来解决,艺术需要逻辑的筋骨来支撑其天马行空,科学也需要美的灵感来照亮前路的黑暗。

2024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家100大赛金奖得主黄朱青子介绍《斐波那契之渊》

接下来,第一场青少年艺术家圆桌登场。深圳国际预科书院学生甘迪文和杨洛、东莞市清仁书院学生易廷玮、深圳小燕画院学生沈洛帆、深圳瑞得福学校学生龙宝杰,在香港墨尔文国际学校学生Yu Mei Hui Ru Annabelle的主持下,聚焦《AI工具如何重塑创作自由?》展开了对话。

青少年艺术家圆桌:《AI工具如何重塑创作自由?》

深圳国际预科书院学生杨洛表示,学习新的东西是给自己新的感悟,是提升自我价值、完成精神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艺术是将自己想法和喜好通过多种途径展现出来,只要人类还有想法和灵感,艺术家就不会消失。

深圳国际预科书院学生杨洛

深圳小燕画院学生沈洛帆指出,AI替代不了艺术家,它所能做的是把素材拼贴在一起,而情绪、对生活的思考和独特风格却是人类独有的。技术只是增加了艺术的形式,而不会使艺术消失,毕竟艺术的核心是希望表达的内容。

深圳小燕画院学生沈洛帆

深圳国际预科书院学生甘迪文认为,AI工具能够辅助灵感发散,提供多元视觉参考,提高创作的效率,但无法代替艺术家的独特视角、情感注入和思想创造。

深圳国际预科书院学生甘迪文

东莞市清仁书院学生易廷玮认为,艺术本身就是抽象的概念,无论呈现出来的作品是否受到公众认可,只要创作者认为它是艺术品、认为自己是艺术家,就足够了。

东莞市清仁书院学生易廷玮

深圳瑞得福学校学生龙宝杰表示,AI终究只是一件工具,无法真正像人一样思考、想象世界的面貌,它无法取代人,更无法充当艺术家。

深圳瑞得福学校学生龙宝杰

第二场青少年艺术家圆桌在深圳科爱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黄朱青子的主持下,围绕《在算法洪流中如何守住“我”的不可复制性》展开。香港墨尔文国际学校学生Yu Mei Hui Shan Angela、深圳南山区中英文学校学生韩雨彤、深圳丽林维多利亚学校学生方思琪、北京芭学园学生车睿嘉、长沙彼一米森林学校学生卢胤辰参与了讨论。

青少年艺术家圆桌:《在算法洪流中如何守住“我”的不可复制性》

香港墨尔文国际学校学生Yu Mei Hui Shan Angela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对话,作品传递的温度是AI无法理解的。AI是技术迭代的结果,而人的创作之路永远充满自我颠覆,人会疲劳、怀疑、害怕失败,却依然会有为了超越自己而选择冒险的勇气,这是AI不具备的,因为它没有自我。

香港墨尔文国际学校学生Yu Mei Hui Shan Angela

深圳南山区中英文学校学生韩雨彤表示,AI即便进行千万次演算都无法复制我们。在灵感迸发的瞬间,画笔可以表达出很多东西,但最终想表达的只有作者本人才能理解。AI的模仿只是拼凑重组,无法根据人的创意去重塑新的创意。

深圳南山区中英文学校学生韩雨彤

深圳丽林维多利亚学校学生方思琪指出,AI无法替代人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它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我们的面罩,它即使可以控制我们,但终究无法复制我们。

深圳丽林维多利亚学校学生方思琪

北京芭学园学生车睿嘉谈到,人的创造力、感知力和情感是AI无法取代的。人的感受、体验和经历是实践积累的生命经验,成为创作的源泉,而AI只能在现有的数据上学习。

北京芭学园学生车睿嘉

长沙彼一米森林学校学生卢胤辰表示,AI是没有感情的,它不懂什么是爱、难过、信任,但这些恰恰是人最宝贵的地方。我们会把这些融入到创意之中,而AI只能模仿风格、生成画面,无法推动艺术进步。

长沙彼一米森林学校学生卢胤辰

伴随着两场青少年艺术家圆桌的结束,论坛接近了尾声。这是继2023年以来举办的第三届论坛。与前两届相比,本届论坛的时代感更为强烈,但内核——关于我们如何与世界相处的追问,以及在此追问下的我们与世界的共同成长,仍持续秉持。而这也正是艺术永恒的指向。福布斯中国将继续关注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希望与更多有志之士一道,共同推动文化交流与进步。

声明:以上活动内容是商业合作内容,用于调研的部分/全部数据来自合作方和第三方,相关观点及结论均基于以上数据研究得出,不作任何投资指引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