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系 “大贯通” 培养曝光!海淀家长这样规划冲清北
发布时间:2025-08-27 19:44 浏览量:2
孩子五年级学AS,六年级冲人大附早培差1分;
初中费劲进人系分校实验班,三年周末补课,往返跑了上千公里;
中考进人系本部高中,高考却差清北十几分,补课、竞赛培训费花了 180 万。
我劝她:“您这不算‘没成’,反是海淀少数幸运者。
多少家长的孩子,小学学AS、初中没进人系、高中去普通校,最后连211都难。
您家孩子能到人大附本部,最后考上人大,已经是很多家庭达不到的结果了。”
这不是客套话。
最近两年海淀升学变化快 —— 人大附集团(简称 “人系”)一直在扩校、调政策,中考又加了综合素质评价,家长漏个政策、晚做规划,想冲清北人难度就会翻倍。
尤其是人系这两年的新动作,不少家长看不透,今天就把这些变化说清楚,讲讲普通孩子还有哪些机会。
先看“人系”的盘子有多大?
集团化版图越扩越广
想懂人系升学,先得知道它的“版图”有多广——这两年人系一直在扩容,覆盖范围和人数都很惊人:
2024年12月:人大附集团新增了“十九中联合校”,又多了一所成员校;
2025年3月:民办的锦秋学校也加入了人分集团,人系的民办校资源更全了。
现在的人大附中联合总校,规模已经很可观:
有两所子校的学生人数超1万人,就连人分(人大附中分校)都单独成立了教育集团,整个体系覆盖了北京7个区,总人数超2万人。
这么大的盘子,不是随便扩的,背后是“大贯通培养”的思路——从小学到高中,把优秀生源攥在手里。
人系怎么培养学生?
从早培到高中,一条“直通”路径
人系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学校多,而在于“培养方式”能精准锁定优秀生,最后高考成绩也很能打:
早培变了:以前人大附早培是面向全北京招生,现在只针对海淀区,相当于把“筛选起点”聚焦在海淀;
初中锁生源:人系初中会通过“1+3”和“集团直升”两种方式,提前把好苗子留给人系高中;
高考战绩:常年稳坐海淀榜首,每年考上清北的学生至少150人以上。更关键的是,这些清北、985学生里,从小初高都在人系、走“大贯通培养”的占比最高。
这条贯通路径其实很清晰:
早培→初中实验班→“1+3”实验项目→“0.5+3”集团直升→高中实验班
今年最值得关注的变化,就是“1+3”——它给了很多非人本、人分的孩子机会。
重点说“1+3”
2025年海淀最大机会
人系给外校留了87个名额
“1+3”是海淀初二学生的“升学跳板”——初二结束后进入目标高中,先读1年衔接班,再直接读3年高中,不用参加中考。
2025年海淀的“1+3”有两个关键数据:
1.全区30所学校招生,总人数2570人,比往年多了不少名额;
2023年只有10所,2024年增至22所,2025年已突破30所。
2.人系有4所学校参与“1+3”,总共招290人,占了海淀总名额的11.28%。
更重要的是名额分配:这4所人系学校,本校招生上限203人,外校招生87人。
也就是说,哪怕孩子不在人系初中,只要在海淀区其他普通初中,初二时也能报名人系的“1+3”,相当于多了一条进人系高中的通道!
小学、初中、高中
人系各阶段都有机会,不用死磕早培
很多家长觉得“没进早培就跟人系没关系了”,其实不是。
人系在小学、初中、高中都留了入口,只是路径不同:
1.小学:
早培筛选没那么“严”了,不用焦虑
以前小学阶段,人大附靠早培、拔尖创新活动筛选学生,现在因为AS班减少、信奥认可度变化,小学筛选的力度(人数和质量)都降了不少。有些优秀的孩子没在小学被选中,后面还有机会。
2.初中:
两次关键机会,能锁定60%优秀生
很多孩子是通过派位进人系初中的,在初中有2次“上车”机会:
初二的“1+3”:不管是本校还是外校,都能报名;“0.5+3”集团直升:相当于提前半年(初三上)锁定高中名额。
这两轮下来,人系基本能锁定60%的优秀生源,加上今年新增的“1+3”名额,还能再吸纳一批海淀其他初中的好苗子。
3.高中:
实验班是核心,流动不是“淘汰”是“竞争”
人系高中的重点是实验班,但实验班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流动的:
本校实验班学生有进有出;
集团其他成员校的优秀生,也能到本部来上课。
这种流动不是“优胜劣汰”,而是让学生在竞争中进步,哪怕没一开始进实验班,后面还有机会。
最后说句实在话:
人系的变化,影响的是全北京升学
人系现在的“大贯通培养”,已经不是海淀独有的了——很多区的头部学校都在学:
小学锁定初中、初中搞“2+4”(2年初中+4年高中)、高中定向实验班。
走通这条路的孩子,高考保底211,基本都能上985。
其实北京升学就两件事:合理规划+提高学习效率。
规划对了,能少走很多弯路;效率提上来,比盲目补课更有用。
有问题欢迎评论区或进群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