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详述服药抗焦虑历程,发病时忧猝死,曾被恶评吓得不敢出门
发布时间:2025-08-28 09:13 浏览量:1
陈奕迅(Eason)持续近 3 年的《Fear and Dreams》世界巡回演唱会,于 8 月 10 日正式画上句号。这场横跨多地的巡演,不仅是他音乐理念的集中呈现,更藏着一段关于自我对抗与和解的历程。在随巡演发布的纪录片中,陈奕迅首次公开自己患有焦虑症,透露演出期间一直依靠药物稳定状态,直至巡演结束,才在医生许可下尝试停药。
焦虑症的困扰与缓解
近日的专访中,谈及病情时,陈奕迅显得坦然。他坦言自己算是幸运,焦虑症症状较轻,每天服用半片药物便能控制。确诊发生在去年,当时他因身体不适导致杭州巡演延期,也就是那段时间,他首次经历了情绪的失控。
在确诊前,压力早已在他身上显现痕迹。明明前一刻心情尚可,下一秒却会毫无征兆地陷入低落。这种莫名的情绪波动让他警觉,主动向医生求助,最终被诊断为焦虑症。
病情最严重时,一种无来由的恐惧攫住了他 —— 入睡前,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担心自己会在睡梦中猝死,担心第二天再也醒不过来,所有未完成的梦想、正在进行的工作,都会随之化为乌有。医生为他开具了含 “血清素” 的药物,服药后情况逐渐稳定,整个巡演期间,焦虑症状未再发作。
“我的情况不算严重,” 陈奕迅在访问中特意强调,“有些病情严重的人,连走出房间都做不到。” 如今巡演结束,除了配合巡演纪录片的宣传,他已暂停所有工作安排,计划多花时间陪伴年迈的父母,或是外出旅行放松身心。
网暴经历与心态转变
在公众眼中,陈奕迅向来是直率开朗的 “开心果”,接地气的性格圈粉无数。但鲜少有人知道,他也曾有过难以承受的时刻。2021 年,他遭遇了香港网友的大规模网络攻击,这是他第一次面对网暴。那时的他不够成熟,会傻乎乎地逐条翻看那些负面评论,字里行间的恶意让他备受煎熬,压力如影随形。
那段时间,他把自己关在家里,连出门的勇气都没有。他甚至会想象,若自己出现在常去的那家咖啡店里,店员可能会指着门对他说 “这里不欢迎你”。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某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推开咖啡店的门。预想中的尴尬与排斥并未发生,店员像往常一样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还关切地问他 “怎么这么久没来”。熟悉的氛围里,所有的担忧都落了空。
如今再回望那段经历,陈奕迅觉得当时的纠结有些好笑。“网上的言论你控制不了,但你能控制自己怎么看。那些人本来就是陌生人,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 他说,“立场不同很正常,接受就好。我很感恩还有那么多人爱我,拍这部纪录片,也是想将来能不断提醒自己,不用再怕太多、想太多。”
这场网暴的起因,源于 2021 年的 “新疆棉风波”。当时陈奕迅为维护国家尊严,主动与涉事品牌解约,这一行为却遭到部分网友的攻击。
澳门演出争议与澄清
除了网暴,陈奕迅在澳门一场巡演中的表现也曾引发讨论。当时有观众要求他讲普通话,他面露不悦,当场表达了不满。
重提此事时,陈奕迅解释,让他不快的并非 “讲普通话” 这个要求,而是聊天时被突然打断的不适感。那晚的演出,唱完歌进入与歌迷互动的环节,他注意到 VIP 区域有 20 多人集体离开座位,已觉得有些不受尊重。紧接着,一位女士直接 “插嘴” 要求他讲普通话,他才忍不住反驳了几句。
“当时没解释,是怕越描越黑。” 他说,“现在事情过去了,说出来也没什么。” 跟随他多年的歌迷都了解他的习惯,澳门事件后,大家在互动时都有意识地减少 “插嘴”,这份默契他看在眼里,有时还会模仿歌迷想说话又要克制的纠结模样,引得在场人会心一笑。
退休念头与故土情结
这场耗时近 3 年的巡演,让陈奕迅身心俱疲。他坦言演出很圆满,自己对音乐的所有想法都在这场巡演中实现了,甚至一度生出退休的念头。说这话时,他情绪有些激动,眼眶微微泛红。
但对唱歌的热爱早已刻入骨髓,度过这段疲惫期,他知道自己终究还是会回到舞台。女儿陈康堤顺利出道后,他和徐濠萦作为父母的一桩心事落了地,有网友关心他们是否会移居国外。
陈奕迅坦言,自己确实想过换一种生活方式 —— 去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不用顾忌明星身份,遇到不公时能直接表达不满。但念头归念头,他对香港的眷恋从未改变。“生于香港,死于香港。” 他语气坚定,“这辈子都不会移民。”
纪录片的镜头里,舞台上的陈奕迅依旧光芒四射;镜头外,他经历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与焦虑对抗,在争议中成长。巡演落幕不是终点,关于音乐与生活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