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同标重算养老金合理调正计发基数每年以基数增长率调整退算金额

发布时间:2025-08-30 07:06  浏览量:2

我国机事企职工目前存在不合理的养老金差距有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历史原因和设计错误,以及摸着石头过河思维进行改革,致使各省企业养老金计算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由于企业与机关事业是先后改革,先后设计,企事两个行业养老金设计制度不同,标准不同,历史差距和现实差距出现后没能及时解决,让其自然漫延。最后让这种企事不统一标准、不合理制度下出现了养老金巨大差距,并成为历史事实,让机事享受特殊待遇成了铁律,这种不合理制度出现与社保法多缴多得严重相悖,人们既痛恨机事特权,又对进入机关事业编制成了趋之若鹜的选择,形成了年轻人以利益择业为主导与国家发展需求理工科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流向工业生产第一线和制造业相背离。

因此政府应该重视企事退休人员养老金制度的公平与统一,应统一养老金标准重算企业职工养老金,补齐早退人员与迟退人员养老金计发基数与调整幅度不匹配产生的养老金差距。让企业与事业迟退与早退养老金待遇标准相同。

第二、养老金计算的基准设计,改革后一直以各地自然的市社会平均工资为基准,实践中多年都以此当年社平基准计算实缴指数,计算养老金,并且是一致的。由于当年统计数据出来较晚,不方便及时计发养老金。所以2006年后统一改为上年基准缴费与计发。2019年后又发现因退休迟早,以社平为计发基数,计发基数逐年增长幅度加大,而早退计发基数低太多,养老金计算太低,然而用每年养老金的调整来补充这个差距,因退休人员多资金需求量大,造成调整幅度逐年下降,不能弥补后来遂年增长的计发基数造成的养老金差距。因此上述二原因早退的造成差距不改不变,后退的大部分省进行全省统一计发基数,而少数省不予统一,总的计发基数增长幅度加大,养老金调整幅度减小,迟早退休差距进一步扩大。加上历史上企业中人与事业老人双轨制差距不解决,后改革的事业中人没有统一企事中人标准,只能另搞一个标准而貌似并轨改革糊弄企业退休人员,造成双标计算企事中人养老金。加上十年过渡的头痛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2024年后矛盾出现更多,一是企事中人双标差距与迟早退差距的叠加,使早退企业中人与迟退事业中人差距更大。以同缴指数1.5为例,在计发基数最低的三线城市这个差距达7550元之多,发达城市更大。而机事老人本身养老金高企业中人1倍,另形成了与事业中人2000多元的迟早退休差距。目前除了后退事业中人之外,退休职工人人都喊养老金低,有低两倍的企业改革早退中人,有早退十年的老人,还有十年过渡期中早退事业中人,其中鱼目混珠,差的少的喊声大,差的多的已经麻木,二十几年来政府对企业职工的诉求不予理睬,让他们无可奈何。

第三、老人与中人在并轨时虽公式各异。但与企业是双重标准。当时以不同标准拉平了事业中人与事业老人差距,为何十年后又产生了2000~3000元不等差距呢?因为机事企业中人都是用计发基数计算养老金,例如20年后计发基数增长了8.44倍。而20年前企业职工养老金只调整增长了4.46倍,计调差8.44÷4.46=1.89倍,计调差89%,养老金差率约70%,这是企业迟早退最大养老金差距。而企业2011年退休早14年退休计发基数增长了3.64倍,养老金调整幅度只增长了2.57倍,企业中人2011年退休计调差是3.64÷2.57=1.42倍差42%,养老金差率约30%左右。

事业老人2014.9退休十年计发基数增长了2.55倍。9年只调增了1.76倍。事业老人计调差2.55÷1.76=1.52倍差52%,养老金差率约35%左右。这就是企事早退养老金差率。为什么老人喊他们早退差的多?

因为他们基数高,比如与企业早退同差率当然差距大。比如企业3500元14年早退差率35%。养老金早退差距=3500x0.35=1225元,叠加缴费指数1.5双标差距其形成差距7550元。

而企业最早退20年的有70%养老金早退差距3000元x0.7=2100元迟早退差距。加上同缴指数1.5双标差距达8000元差距。

事业十年早退老人如老人高工7000x0.35=2450差距。

要解决以上各阶层双标差距和迟早计调差距,要从根子上解决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先解决企事中人双标差距。要保留现公式必须企事标准统一,首先视同年限标准统一。企事都以首缴指数为视同指数,并都以首缴指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企事都以2014.10建账统一视同年限标准计算过渡养老金。企事都以个人缴费基数÷上年社平重算实缴指数。企事都用(首缴指数为视同指数x新视同年限+新实缴指数x新实缴年限)÷累计缴费年限=平均指数重算基础养老金,取消年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变,用三项养老金重新计算企事养老金。否则以老人比例法+新人指数法,分段相加重算企事中人养老金。重算退休时养老金后再怎么统每年调整?

第一年计算:每人当年计发基数÷退休时计发基数=个人计发基数增率。用个人计发基数增长率x个人退休时养老金重算额=调整后养老金。

每年养老金调整都按个人当年计发基数增长率x退时养老金额进行差额调整,这才是公平的。要减少养老金开支只有缩小每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幅度。

如资金不足可减小中人重算系数,同比例下降老人原养老金,然后用计发基数增长率调整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