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的祖师爷是谁?

发布时间:2025-08-30 14:37  浏览量:1

说到汉奸的祖师爷是谁,这问题倒真值得细细扒扯一番。咱们中国人历来最恨汉奸,但汉奸这行当,究竟是从谁开始的?若真要追根溯源,恐怕不少人头一个想到的是中行说——那可是西汉年间头一个投靠匈奴、反过来祸害自己家国的典型。不过要说“祖师爷”,单他一个还撑不起这招牌,历史上还有些人比他更早、更精于此道,只是名声没他那么响罢了。

咱们先说说这中行说。这人本是汉文帝时候的一个太监,朝廷要送公主去匈奴和亲,派他当随从。他本来不情愿,嘴上还发牢骚:“非要我去,我就给汉朝捣乱!”结果真到了匈奴那儿,他果然调转枪头,死心塌地帮单于出主意。匈奴本来文化落后,连记账都不会,中行说就教他们分类记事、算清楚账目;更毒的是,他教匈奴人怎么分辨汉朝送来的物品好坏,怎么借和亲讨价还价。最可恨的是,每次匈奴南下抢劫,他都帮着规划路线、分析汉军弱点,弄得汉文帝头皮发麻。你说这种人可恨不可恨?但中行说说到底只是个“技术型汉奸”,论地位、论影响力,还算不上开宗立派的人物。

要是再往前翻历史,其实早在春秋战国,这种“吃里扒外”的人就不少。比如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全家被楚平王杀了,他逃到吴国,带着吴兵攻破楚国都城,还把楚平王的尸体挖出来鞭打。你说这是报仇还是卖国?历来争论不少,但说到底,他借外国之力打本国,这帽子一顶“楚奸”跑不掉。不过伍子胥至少还有个报家仇的名目,跟后来那些纯粹为私利投敌的还不完全一样。

真正说得上给汉奸“行业”定规矩、树标杆的,得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那帮人。那段乱世,今天跟着这个主子,明天投降那个皇帝,根本没什么节操可言。比如后晋的那个石敬瑭,为当皇帝直接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还管契丹皇帝叫“爹”——自己可是比人家大十来岁呀!这种操作,真是把卖国求荣玩出了新高度。他手下的大臣桑维翰,更是拼命劝他认贼作父、借外兵打内战,你说这不是汉奸是什么?石敬瑭这一开头,后来的人有样学样,汉奸之路就越走越顺了。

不过要说集大成者,宋元之际的吕文焕和范文虎这批人更是“集大成”。吕文焕守襄阳六年,顶不住之后投降元朝,转头就带着元军打南宋。更讽刺的是,他劝降其他城池时还说得振振有词:“我都降了,你们还坚持什么?”而范文虎更绝,援襄阳时不力战,兵败后全身而退,最后又率大批宋军投降,成了元朝攻宋的急先锋。这类人不仅自己投降,还努力拉别人下水,把当汉奸变成一种“风气”,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你说谁是汉奸的祖师爷?其实没法单点一个人。汉奸不是一个两个人发明出来的,而是人性中的懦弱、投机和自私在乱世中的放大。每个大朝代更替时,总有一批人精于计算、善于转向——他们不见得不知道“忠义”二字怎么写,但在现实利益面前,他们选择了更容易的那条路。而这种选择,一旦有人开了头,后面就少不了跟风的。所以说,汉奸没有唯一的祖师爷,却有一代代的“传承人”。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讽刺——英雄往往难得,而汉奸,却从来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