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重排梁山五虎、八骠、十六小彪、十大头领及十七将校

发布时间:2025-08-30 11:33  浏览量:2

梁山一百单八将里,谁该是最强的五虎?这事儿,江湖里永远说不完。想想看,一群大老爷们挤在一锅水泊里,喝酒、比武、排座次,有人服气有人心头堵着气,这跟头顶着锅盖喝锅里酒一个理儿——都想站得高、凳子稳,可椅子脚下难免打滑。

不过今天咱不光说这五虎头上的光环,闲话几句梁山战斗小队怎么分工、谁才是真正的好使人。毕竟,梁山不是武馆,更不是铁血军团,乱世里鱼龙混杂,打天下要五花八门啥人都有才叫活泛。可说到底,真拼刺刀的时候,还是得看靠得住的那几个冲锋大将。

说到最顶尖的那几个,谁坐“五虎”席,有点像咱们小时候踢足球分队长,心里各有谱,又谁都不布局外。关胜和林冲没啥争议,这俩爷们往那儿一杵,你看看那架势——一个青龙偃月刀,招招带风,活脱脱“关羽二世”;一个豹子头,蛇矛下马,喊声“林教头”,小张飞的名号不是白叫的。打扈三娘那场,满山头喝彩,比庙会拉魂还热闹。你想让这俩不起头阵,都不带讲理的。

呼延灼第三个出列,脸上挂着祖上的荣光也好,真能冲阵也罢,双鞭一抡,不弱。倒是后面那俩——秦明和董平,街坊邻里吵吵嚷嚷的声音最多。秦明脾气糙,绰号霹雳火,刀往下砸带着响。有人说他老失败,说他“五虎将之耻”。这就像村口老王爱掉链子,可到真刀真枪拼命那会儿,输的也都是对方耍诈——要怪,也只能怪脾气直、脑门冲,不是手下没东西。史文恭那是真狠角,打倒秦明没人不服。

倒是董平,好多人打心眼里嘀咕。“花和尚、豹子头,拳头底下金光”,董平比起来,战绩薄点,除了和徐宁五十合没分高下,其它能拎到台面上的事找不出几件。祖上又没啥大旗号撑门面,大伙儿要商量换人,挺自然。

那谁能替了董平的位置?我看最不该被忽略的就是杨志。想想那会儿,杨志青面兽,杨家将后人,身上自带光环,还不装腔作势。走镖出事落草,本事真有,和鲁智深、林冲都打个平手,马战连呼延灼也没压他一头。和索超掰腕子,前头还折腾过一轮,体力吃亏了才平局。不管怎么看,杨志至少硬是堪比甚至更胜一筹。

说回来,咱老百姓最讲门第。杨家将,那是大宋人心底的神话。关胜能借光祖宗,杨志凭啥不能?顶替董平,或许比现在更顺溜。这么调换下来,五虎将我看着就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杨志——这片山头,谁看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再往下一层,就是所谓“八骠骑”。花荣、徐宁、索超、朱仝、史进这五位,没什么大争议。特别是花荣,射箭开挂,点将台一箭秒掉敌首,江湖上传下多少段子。徐宁那套钩镰枪,围打连环马,有板眼有章法。索超更是硬茬儿,逮谁揍谁,那叫一个狠。

有意思的是,张清那厮只有飞石拿得出手。话说回来,你要真和他打真人快打,近身拼拳脚,可能没那么行。可抡起石头,连燕顺、董平都不怕,放在十六小彪将里,谁吓得住他?梁山有专利武器的不多,他就是一个。

八骠骑唯一糙点是穆弘。穆弘这人除了祝家庄打过三十合,基本没啥亮眼操作。说他“乏善可陈”不过分。步军骑军无所谓,其实在步军头目里倒更合拍。说谁顶他位置?病尉迟孙立没得挑。换下穆弘,大家都舒坦。

于是调整后八骠骑是:花荣、徐宁、董平、张清、索超、史进、孙立、朱仝。马军这拨人,比下五虎一头,真要对阵,也就是半斤八两。

接着说那一水儿的“十六小彪将”。大部分就别挑了,干活卖命都说得过去。可有三位临门一脚:孙立既然提去八骠,这里空一个。燕顺和周通,说实话,不管清风山三杰还是混混出身,实打实的本事不出色,在马军也不是理所应当,还不如划去步军,帮着人家凑人数算了。刚好龚旺、丁得孙,他俩一直是张清的副手,忒正规骑将,却给塞到步军里,有点不对味。理顺了,把他们捞回来,小彪里吊打一般人。

还有个不能被埋没的,一丈青扈三娘。小扈头马儿上迎风一甩鞭,别看个头不大,真拼起来,马麟、欧鹏都拦不住。套索也是一绝。唯一拖后腿的是废物老公王英,把她拴在怪头领职务上,浪费人才。要我说,王英去辅助组拉拉二胡,扈三娘正儿八经当小彪将,面上更好看。

调整后,小彪十六名变成:黄信、扈三娘、宣赞、郝思文、单廷珪、魏定国、韩滔、彭玘、欧鹏、马麟、龚旺、丁得孙、杨林、邓飞、陈达、杨春——一溜排下来,雨后蘑菇似的,起码冲阵有排面。

步军十大头领这块,油水不均。鲁智深、武松这俩大汉横着走,剩下的李逵、燕青也不赖。杨雄、石秀得说一嘴,不够大杀器但也拿得出手——杨雄别看出场被泼皮暗算,真拼命时,起码不像街边小混混,临阵不溃。解家兄弟解珍解宝,功夫可以,可让他们当十大头领多少高了一格,降一级成将校没毛病。

留下空位谁补?穆弘一个,樊瑞一个。樊瑞别光顾着法术,在芒砀山那会儿,能掌兵带队,实战到位。排位置还不能太靠后,不比现在弱。

于是新十大头领有:鲁智深、武松、樊瑞、刘唐、李逵、燕青、杨雄、石秀、穆弘、雷横。打家劫舍、攻山翻寨都能扛活。

再来说最末那批“将校”,这儿就是战斗小组的守底线。说句实话,这群人里,有的就是混个脸熟。鲍旭、项充、李衮都是“冲阵狂魔”,能杠得过一时半刻。李忠、郑天寿属于资历老,别管本事咋样,里子上得台面。邹家叔侄,队伍乱战能顶用。焦挺、石勇、王英、燕顺、周通,都能派个小差,关键是,有些人本事实在不行——施恩、小穆春、李云这几位。

施恩靠武松才算拣了条命,真拼命估计扛不住两合。换成打探情报,倒是一把好手。穆春凑数罢了——要不是家里的关系,再往后排不过分。李云能和李逵拼几回合,起码有点底子,反倒比穆春更适合冲阵。

人少名额不够分咋办?就多加一个位子呗。反正清风山仨也想来混口饭吃,你不收人还不乐意。最后步军十八将校是:鲍旭、李云、项充、李衮、薛永、焦挺、解珍、解宝、邹润、邹渊、李忠、周通、石勇、燕顺、王英、郑天寿、杜迁、宋万——能敲得响场子的,面儿上都有。

梳理到这,大体上梁山的战斗分工就是这么回事。你说合理吧,大体靠谱,可要是一根筋死认座次,也未免太死板。水浒这书有意思,就是人味儿重——谁红白脸、谁带点祖上传奇,谁又一肚子不服气。也没必要争出个最后对错,每个人心里都能排自己的五虎大将。人啊,谁没想过换凳子做做头把交椅?

或许,这才是梁山——不求铁打江山流芳百世,只愿兄弟们散伙前,喝上一壶热酒,能把自己的江湖本事亮上一亮,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