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人人有社保 不如先让人人有工作,这样社保才有资金依托!
发布时间:2025-08-31 13:52 浏览量:2
前天在社区社保服务站,24岁的小林把缴费通知单揉得皱巴巴的,跟窗口工作人员反复确认:“这1100块的灵活就业社保,能不能先交一半?我毕业仨月没找到正经工作,现在靠发传单赚点零花钱,连房租都快交不上了……”
小林的窘迫,估计不少没稳定工作的人都能感同身受。总有人说“社保得强制全覆盖才靠谱”,可现实是: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参保”不过是句空话。说到底,工作才是社保的“底气” ——先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社保才能真正兜住底。
一、别被误导:社保的钱,靠的是“在职的人”
很多人以为“社保有政府全包”,但人社部2023年的数据说得明明白白:
• 全国社保基金里,72%的钱来自企业和职工的缴费,财政补贴只占19%。简单说,现在退休人员领的养老金、咱们看病报销的钱,主要靠当下在岗职工每月交钱支撑;
• 有稳定工作的人,社保参保率高达92%;可灵活就业、失业的人,参保率才45%,80%都是因为“收入不稳,交不起”。
就像社区开小卖部的刘哥,前两年生意不好关了店,打零工每月收入时高时低,社保断缴快1年了:“不是不想保,是这个月赚3000、下个月可能就1500,哪敢固定每月掏一笔保费?”
二、“强制参保”为啥行不通?俩现实难题绕不开
有人觉得“一刀切强制参保就行”,可真操作起来,普通人跟小企业都扛不住:
1. 对打工人:没收入的“强制”,是添负担
刚毕业的学生、失业待业的人本身就没进项,强制交社保要么啃老,要么只能断缴。去年调研显示,灵活就业者里63%的断缴,都是因为“收入波动太大,扛不住固定支出”。
2. 对小企业:过度要求,可能“逼没岗位”
很多小饭馆、小作坊利润薄,社保占用工成本的20%以上。要是硬要求全额参保,有些老板可能会裁员、缩招——岗位少了,就业更难,社保的“源头”反而更缺“供血”。
三、国家早有办法:先稳就业,再保社保
其实国家早就抓对了重点,今年的稳就业政策,全是帮大家“先有活干,再交社保”:
• 企业减负:小微企业招失业人员,能享3年社保补贴,今年已为280万户企业减负超500亿,保住了近3000万个岗位;
• 免费学技能:电商、家政、电工等热门行业都有免费培训,今年已培训800多万人次,60%以上找到了稳定工作;
• 灵活缴费:灵活就业者可自选缴费档次,最低每月600多,还能按季度交,不用非得每月凑整。
社区的小王就是例子,之前待业半年,参加免费电工培训后去了物业上班,月薪4500,发工资就主动交了社保:“现在收入稳,交800块社保也不慌!”
四、说到底:有工作的社保,才是真保障
其实道理很简单:社保不是“靠强制”,而是“靠大家交得起、愿意交”,而这份底气只能来自稳定工作。
你身边有没有像小林这样“想交社保却没底气”的人?或者你觉得“稳就业”还有哪些好办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