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你,通州新同学!
发布时间:2025-08-31 23:56 浏览量:3
今年,研究生迎新工作首次在通州校区开展。从宝塔山下到运河北首,通州校区将成为人大人新的精神家园,与底蕴深厚的中关村校区一道,共同绘就“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校园新图景,见证每一段青春的探索与成长。
8月30日至31日,校团委、研究生会组织119名学生骨干和志愿者覆盖全站点,在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丰台站、北京朝阳站、首都国际机场与大兴国际机场7个站点开展迎新接站工作。
两日间,接站大巴累计发出165车次,顺利迎接双主校区研究生新生及家长1705人次,其中1324人次前往通州新校区。接站工作井然有序、服务暖心,收获了新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可。
晨光融融,奔赴初见之约
晨光熹微,身着“人大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早已集结完毕,整装待发。从物资清点到流程确认,从路线规划到应急预案,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他们的郑重与热忱,只为让新生们出站时看到的第一眼,就是“自家人”所带来的安心。
“有幸亲眼见证了学校多校区发展战略落地运行的历史节点,这份经历太特别了!”一位来自新闻学院的志愿者感慨道,“个人的成长历程仿佛在这一刻与时代的脉络同频共振。”
笑语盈盈,定格暖心瞬间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易来到北京朝阳站与志愿者共同迎接新生,细致询问旅途情况,并将一份特殊的礼物——印刻着毛主席陕公题词的摆台送到新生手中。这份来自1937年的珍贵嘱托,承载着人大人的“先锋”精神,也为新生们开启了在红色基因中成长的第一课。
在人群熙攘的站台,志愿者们是流动的火焰,是温暖的信标。有人高举引导牌,为新生和家长指引方向;有人接过行囊,一路护送新同学前往接驳大巴。一声问候,消融了旅途的疲惫;一个笑容,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同学这边走!行李交给我们——”,在北京西站,一位志愿者挥动着引导牌,嗓音带着笑意穿透人潮。“脚底板站得发麻,可一瞧见新生眼神从茫然变安心,就像喝了冰镇酸梅汤,透心爽!”
不远处,新生与家人在立牌前合影留念,记录抵达瞬间,也为崭新的校园生活揭开扉页。等待间隙,志愿者还向新生们发放了由人大同学自主设计、以人大双校区地标性建筑风景为主题的透卡书签,上面或写着“薪火相传”,或印着“人民、人本、人文”,礼物传递的那一刻,祝福与梦想在手心交汇。
车轮滚滚,驶向未来序章
大巴车轮缓缓转动,车上满载的不仅是青春的行囊,更是未来的梦想。
车上,志愿者们娓娓道来人大的红色足迹——从宝塔山下的创建、太行山上的抗战,到燕山脚下的建设、运河北首的发展,巍巍人大的红色基因与奋斗历程在车轮的行进中徐徐展开。
车辆到达校园后,同学们热情参与到校研究生会举办的迎新市集中。
歌会声浪,点燃星光与梦想
当月光爬上树梢,“通达新声·We Live歌会”的旋律在人大通州校园的夜空悠悠漾开。五湖四海的故事于运河畔交汇,动人的歌声、精彩的演绎勾勒出热烈的现场氛围,让每一位沉浸其中的新RUCer,在旋律里洗去路途疲惫,于音符中开启属于人大的精彩新篇!
当第一抹“人大红”映入眼帘
你与人大的故事,便已开启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厚重底蕴
与运河之畔迸发的蓬勃朝气
都在告诉你
我们在人大
欢迎你的到来
愿你在崭新的起点上
- 上一篇:夜读 | 散书之痛(下)
- 下一篇:回归育人本质——五育融合研究的“四维”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