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福布斯中国最佳雇主:从技术到人
发布时间:2025-09-01 17:06 浏览量:4
本评选自2021年设立至今,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始终保持不变——“什么样的组织能够在一系列不确定性中,适应新环境,给出新答案?”
“福布斯中国最佳雇主”评选已进入到第五个年头,中国的职场也正在经历一场从“人力+流程”向“人力×算法×数据”的范式转换。我们发现,当下对于雇主最大的机会已不再是简单的鼓励雇员“学一门 AI 课”,而是重新设计岗位、组织乃至工作伦理,以拿到通往未来十年的新门票。
本次评选活动前后历时4个月,设有主评选及子评选,每一年评选奖项设置均为体现雇佣关系在当下阶段的趋势与脉搏。评选维度则立足于雇主和雇员的双重视角,以公开报名、问卷调研等方式获取反馈,从多元化维度对企业进行评估审视,从而保证评选的独立性与专业性。
主评选:2025中国年度最佳雇主
子评选:2025中国年度最佳数智化雇主
子评选:2025中国年度最佳ESG实践雇主
子评选:2025中国年度最受员工欢迎雇主
01
评选维度
雇主问卷
以企业的战略与组织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运营与流程优化能力、合作共赢的能力、收益分配与风险管理能力与企业的数智化等六大维度为核心洞察点,评估企业雇主品牌理念及经验。今年,问卷特别在数智化方面加入的问题设计,其中包括:战略协同(企业在AI战略与商业战略之间的协同案例)、数智化投入(公司为了实现数智化,在组织人才、技术资产、和生态系统上的资源配置),以及数智化运营(公司通过数智化、AI等新技术投入,在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服务、管理等核心场景中落地智能应用,再通过组织、文化、人才等支撑体系保障可持续性)等。
雇员问卷
雇员问卷由“雇主形象”“组织管理”“培训发展”“工作环境”“薪酬福利”“数智化”六大板块组成,邀请报名企业雇员对其所就职的企业进行匿名评分,旨在剖析雇员在选择工作及评价雇主时的关注要素与诉求。
02
评价体系
40% 雇主问卷:构建包含组织效能、数智化与创新能力、员工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等多维度的科学评估框架,以确保调研工作的系统性、专业性与行业适用性。
40% 雇员投票:对企业现任雇员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并与报名企业进行匹配,得出雇员调研分数;
20% 舆情评价与企业资质审核:如申报企业在本年度无重大劳动安全事故、且无重大劳动纠纷,则得分;
03
评选概况
参与情况
今年报名参与的数百家企业中,工业制造占比最高,达24.7%,其次是企业科技(19.4%)与消费品(14%)。
参选企业分布情况
报名企业中,员工人数在中国境内超过1万人的占比达到了37%,比去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
北京申报企业最多,占比达到29%,广州其次,占比为21%,上海占比17%。
04
核心发现
“新技术定义新人才”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称,“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一个组织同另一个组织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人的成绩不同。” 今天,这句话的前半句或许应该改为:“会使用AI的人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与2024年相比,今年企业的AI工具渗透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本次问卷受访的员工中,仅有7.5%表示他们在工作中不会使用AI。此外,对于“是否已经接受了相应AI工具的培训或教育”这个问题,九成受访者表示了肯定。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雇员端:81.9%的人认为公司已把 AI 列为数智化关键资源并投入,比例与去年持平;同时,80.8% 的人表示 AI 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同比跃升8个百分点——显示 AI 应用正从“实验”走向“见效”。但在雇主端,对应的长周期能力布局却明显脱节。仅34.1%的企业在问卷中说明已围绕 AI 战略系统优化了组织架构、晋升考核与招聘。当大多数企业仍在“短跑式”投入与“长跑式”布局之间犹豫不决时,一些科技公司正在尝试用一张更系统的答卷重新定义人、职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释放工具潜力”
虽然企业对AI工具的投入获得了大部分员工的认可。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公司提供的AI工具可以满足工作需求,且74%的受访者认为这些工具便于操作。但AI工具在职场发挥的作用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关于企业AI级应用尚需改进的问题包括:39.1%的受访者认为首要改进方向是“工具易用性”,“功能完善性”以30%的得票率紧随其后,而“培训支持”仅位列第四。如何帮助员工提升使用效率并减轻员工工作负担将会是下一阶段企业AI能力建设的重点之一。“雇主优势的体现”
今年,入选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评估中平均领先10.6 个百分点,这一差距并非来自单一指标的跃升,而是源于一套系统性的设计,使竞争优势呈现出可自我强化的飞轮效应。
借此我们也发现良好雇主品牌的三种共性:
将人力资源管理与ESG 目标写进同一张战略地图。通过“识别—培养—留存—衡量”的闭环,企业把员工可持续能力建设转化为可量化的韧性指标,既降低人才流失风险,又为新技术落地提供高质量场景与反馈。
研发投入不再局限于流程提效,而是以数据与模型重构决策链,使企业像软件一样持续迭代、横向扩展。
可持续理念贯通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全生命周期,形成“减碳即增收”的商业逻辑;再制造、碳积分等机制把环境收益直接计入利润表,反哺人才端的投入。
去年,蚂蚁集团新招募毕业生技术人才占比达到84.7%,科研投入共计234.5亿元,连续三年占总营收超10%。以人才驱动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拓展产业空间,让每一次技术迭代都成为高质量就业的新引擎。此外,一些成长型科技公司也在迅速通过人才、产品战略快速推动创新。目前,趣丸研发人员占比已超62%,公司通过聚焦AI语音、AI音乐、AI社交、数字内容等前沿领域,构建全栈式AI交互技术生态。
“薪酬回报”出现回落
福布斯今年延续了对薪酬回报的追踪,却捕捉到乐观情绪的“回马枪”:认为“涨薪幅度配得上付出”的受访者比例由去年的 72.9% 下滑至 69.2%,五年来再度跌破七成。不过,横向比较的满意度依旧坚挺——仍有 71.4% 的人自认薪酬在行业中不落下风。这一数据与去年基本持平,且高于 2022 年疫情期间水平。
以下为“2025福布斯中国·最佳雇主”年度评选结果:
评选说明:
罗盛咨询为本次活动的研究咨询伙伴,为评选的调研体系提供研究支持。我们将通过罗盛咨询独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建立有效的问卷设计、多维数据分析及行业对标研究,构建包含组织效能、数智化与创新能力、员工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等多维度的科学评估框架,以确保调研工作的系统性、专业性与行业适用性。在此次评选过程中,福布斯中国将独立承担参评企业的资格审查、数据核验及最终评分统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