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一片青山 守一方安宁——记2025年度河北省“最美退役军人”徐思厚
发布时间:2025-09-01 21:34 浏览量:3
□保定日报记者 邱恩宇 刘佳
徐思厚(左一)与队员一起进行水上救援训练。 受访者供图
8月28日,满城区大册营镇六盘山上,一抹醒目的“橙色”穿梭在绿意之中。那是由森林草原消防队员组成的巡护队伍,在日常训练的同时排查消除林间起火隐患。
队伍的领队名叫徐思厚,今年52岁,是市森防支队直属机动大队大队长。从军营到森防一线,从灭火战场到救灾前沿,他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对青山的守护、对人民的责任,深深烙进每一次逆行的足迹里。
徐思厚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缘分,始于2005年。这一年,有着13年军旅生涯的他转业到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从“橄榄绿”换上“应急橙”。在部队时,他曾凭忠诚勇敢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而这份“敢打必胜”的军人本色,也成了他守护青山的底色。
初入森防领域,徐思厚深知灭火靠勇气,更要靠专业。他一头扎进业务学习中,专业书籍被翻得卷边,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不同地形、不同火情的处置方案。为了摸清山林“性格”“脾气”,他带领队员用脚步丈量一片片林区——阜平县的深沟、涞源县的陡坡、易县的密林,都一次又一次留下了“橙色”身影,这成为他300余次参加各类火灾扑救任务时的宝贵经验。
徐思厚(左二)与队员一起学习研究专业救援设备。受访者供图
2023年3月,涞源县突发山火,瞬时风力达7级以上,火舌借着风势疯狂吞噬山林;而山下不足百米处,便是存放着两个13吨液化气罐的站点,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接到指令后,徐思厚带领70余名队员火速驰援。山间灌木丛生,他手持砍刀带头开路,手掌被划伤也顾不上包扎;火烤得皮肤发烫,他咬牙扛着水管往前冲,指挥队员交替出水、梯次推进。经过两个小时鏖战,当最后一簇火苗在距离液化气罐50米处被扑灭时,徐思厚才发现自己的橙色救援服已被火星烧出多个小洞,脸上满是烟灰与汗水。
除了实战扑救,徐思厚更注重队伍防灭火能力的提升。他深知“打早、打小、打了”是森防工作核心,而专业装备与科学训练是关键。
于是,他牵头升级队伍装备,研究无人机救援技术,创新开展“无人机+高扬程水泵车”联合训练,解决悬崖火、陡坡火难以近距离扑救的难题。在他的带领下,队伍在2017年全省以水灭火实战演练比武中斩获第三名,2024年河北省第一届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比武竞赛中更是一举拿下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连续三次荣获保定市“烈火忠诚”森林草原消防行业技能大赛总成绩第一名。
随着应急救援工作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型,徐思厚带领队伍拓展救援领域,从“护青山”延伸到“保民生”,在洪涝、地震、山岳救援等战场上续写担当。
在2023年“23.7海河流域特大洪涝灾害”中,他带领队伍连续奋战35个昼夜,成为受灾群众的“摆渡人”。
日常应急保障中,“橙色身影”同样温暖人心。2023年12月,保定高铁站因暴雪滞留大量旅客,他带领队员连续8小时清理积雪110余立方米、铲除冰冻层1000余平方米,让旅客踩着安全的路面踏上归途。
平日里,徐思厚保持着“战时冲锋、平时备战”的状态。他组织队伍开展防灾减灾“五进”宣传,把森林防火、居家安全知识送到社区、学校、田间地头;在大型赛事活动中,他带领队员做好应急值守,用细致的保障换来活动的平安有序。今年7月,他被评选为2025年度河北省“最美退役军人”;他所带领的队伍,先后荣获“河北省2023年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河北省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五好红旗党支部”等称号。
当被问及为何始终坚守一线时,徐思厚指着身上的橙色救援服说:“护一片青山,守一方安宁,是应急救援人的职责使命。只要青山需要、人民需要,我就会一直冲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