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具身智能陈传红|机器人行业2025中报总结
发布时间:2025-09-03 08:49 浏览量:1
作者:陈传红、冉婷
摘要
■ 投资逻辑
25H1&Q2机器人板块主业业绩向好,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25H1机器人板块120家公司主业共实现营收2888.25亿元(同比+13.81%),其中106家公司实现盈利,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16.18亿元(同比+13.72%)。25Q2机器人板块公司共实现营收1532.44亿元(同比+14.65%),其中有106家公司实现盈利,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13.67亿元(同比+6.80%)。分板块来看,散热件、大小脑相关标的利润增长幅度最快,关节总成、电机、丝杠、减速器板块相关标的盈利规模较大且增长稳健。从个股情况看,正裕工业、大业股份、中欣氟材、麦迪科技、埃斯顿、神驰机电、神通科技7家公司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过100%,25Q2正裕工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达到1133.26%,天准科技25Q2实现扭亏为盈,奥比中光、中欣氟材、埃斯顿、麦迪科技、拓斯达、神通科技、大业股份6家公司25H1实现扭亏。
机器人板块标的主业毛利水平持续提升,费用率呈下降趋势。25H1机器人板块主业平均毛利率为21.94%(同比+0.10pct),净利率为7.48%(同比-0.01pct),期间费用率7.22%(同比-0.70pct)。25Q2机器人板块毛利率为22.19%(同比+0.31pct),净利率为7.42%(同比-0.55pct),期间费用率6.65%(同比-0.71pct)。分版块来看,核心零部件板块盈利能力最强,25H1毛利率达22.54%,净利率达9.31%。本体及总成板块标的主业降本效果凸显,毛利率上升趋势较为明显,设备板块净利率波动较大,期间费用率最高。从个股情况看,受主业盈利模式影响,25H1东华测试、麦迪科技毛利率最高,分别68.73%、63.69%,新坐标、峰岹科技两家企业净利率超30%。麦迪科技盈利能力提高明显,25H1毛利率提升54.17pct,净利率提升51.41pct。
25H1机器人技术迭代速度加快,电机、减速器等部件边际变化较大。在新材料新技术方面,PEEK等轻量化材料在特斯拉GEN3等头部机器人产品中应用增加。谐波磁场技术和钐铁氮材料取得进展,能源运用效率有所提升。摆线针轮减速器成为减速器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已在动易科技和科盟产品中应用。从各部件来看,上半身自由度显著增加,精细化程度加深,双臂负载能力增强;灵巧手自由度得以提升,感知能力增强,结构向轻量化紧凑化方向发展,同时腱绳+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方案已在特斯拉灵巧手中应用;下半身双足平衡性能得以提升,响应速度有所加快,Figure02已能够实现“盲走垃圾场”,加速进化机器人可实现机器人踢足球;在智能化方面,大小脑逐渐形成协同系统,并由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发展,Figure已发布首款“双机协作”AI模型Helix。整体轻量化、智能化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是机器人发展主旋律。
25H1机器人商业化进展加速,订单规模显著扩张。25H1机器人本体订单加速扩张,2025年6月,智元、宇树中标中国移动亿元机器人订单。25年7月,优必选中标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25年8月,天太机器人与山东未来机器人、港仔机器人集团等签署万台人形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创下单笔订单数量纪录。同时,机器人产业链协同深化,博众精工子公司具身智能业务累计订单总额已突破人民币1亿元大关。
投资建议
机器人:下半年关注新技术迭代及零部件门票行情。(1)本体:汽车主机厂、3C品牌商因为掌握需求场景以及硬件供应链,相对竞争优势正在提升,同时拥有大脑以及硬件迭代能力和需求场景的如华为、字节、小米等机器人,仍然是商业逻辑最顺的。看好特斯拉、figure、华为、字节、小米、智元等机器人。(2)供应链:25H2紧握“门票行情”+技术迭代。1)门票行情:25H2重点关注特斯拉、智元、华为供应链,特斯拉链是最快进入小批量的供应链,Q2业绩说明会再次表明其量产规划无虞,预计供应链短暂停滞后将重新启动,H2各环节定点将陆续落地,关注触觉传感器、谐波减速器、摆线针轮、高功率密度电机、peek以及粉末冶金工艺;智元供应链变化点在于垂直商业模式的重构,重点关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ODM宁波华翔,并关注潜在peek布局;华为供应链重点在下游垂直应用场景的落地。2)技术迭代:H2重点关注灵巧手、电机和peek等。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板块技术迭代最快的部件,H2关注灵巧手核心部件触觉传感器技术方案的迭代(电阻、视触觉等,用量的提升)、丝杠加工技术的迭代(冷锻工艺)等;电机赛道,关注新型磁材如钐铁氮等0-1;H2,由于成本下降和龙头公司示范效应,peek替代传统钢等将会加速,peek有望从丝杠保持架进一步延伸到其他部件。
风险提示
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不及预期,技术迭代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目录
目录
样本股说明
一、整体业绩情况:H1机器人板块营收利润双增长,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
1.1营收及利润:中欣氟材等6家公司扭亏,正裕工业Q2利润增长超10倍
1.2盈利能力及费用情况:行业毛利率显著提升,东华测试、麦迪科技毛利率超60%
1.3现金流及存货:经营净现金同比大幅增长,存货总计达到千亿
二、各板块业绩情况:核心零部件业绩增长迅猛,丝杠企业呈高增长趋势
2.1营收及利润:利润正增长企业超70%,核心零部件板块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2.3盈利能力及费用情况:核心零部件盈利及成本控制能力较好,本体板块毛利率呈增长趋势
三、25H1技术迭代:汽车厂商加速进军机器人板块,电机、减速器等部件边际变化较大
3.1 25H1汽车厂商加速入局机器人领域,小鹏、小米等国产车企布局持续完善
3.2特斯拉、Figure等头部企业引领行业变革,机器人向轻量化、精密化、高效化发展
四、商业化进展:机器人订单规模显著扩张,产业链协同趋势愈发明显
4.1核心订单:特斯拉量产计划持续推进,智元、宇树获亿元订单
4.2各环节布局:宁波华翔成为智元ODM厂商,五洲新春与新剑开展丝杠合作
五、风险提示
正文
样本股说明
我们从机器人本体及总成、核心零部件、设备厂商中选取了120家机器人业务贡献占比较高或与机器人产业链关系紧密的重点公司进行分析。
一、整体业绩情况:H1机器人板块营收利润双增长,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
1.1营收及利润:中欣氟材等6家公司扭亏,正裕工业Q2利润增长超10倍
从整体来看,25H1机器人板块各公司共实现营收2888.25亿元,同比增长13.81%,其中均胜电子、领益智造、汇川科技营业收入较高,分别为303.47、236.25、205.09亿元,亿嘉和、富临精工营业收入相比于24H1有较大提升。25H1年120个机器人板块公司中,有106个公司实现盈利,机器人板块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16.18亿元,同比增长13.72%,其中汇川科技、三花智控归母净利润较高,分别为29.68、21.10亿元,正裕工业、大业股份、麦迪科技、中欣氟材归母净利润提升幅度较大,正裕工业同比增长率达到420.67%,中欣氟材、埃斯顿、麦迪科技、拓斯达、神通科技、大业股份6家公司25H1实现扭亏。25Q2正裕工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达到1133.26%,天准科技实现扭亏为盈,汇川技术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超十五亿。
1.2盈利能力及费用情况:行业毛利率显著提升,东华测试、麦迪科技毛利率超60%
25H1机器人板块公司毛利率为21.94%,同比提升0.10pct,其中东华测试、麦迪科技毛利率最高,分别68.73%、63.69%,麦迪科技毛利率增长幅度最大,同比提升54.17pct。25H1机器人板块公司净利率为7.48%,同比下降0.01pct,其中新坐标、峰岹科技两家企业净利率超30%。25H1年机器人板块公司期间费用率为7.22%,同比下降0.70pct。2025Q2机器人板块公司毛利率达22.19%,同比提升0.31pct,净利率达7.42%,同比下降0.55pct,期间费用率为6.65%,同比下降0.71pct。
1.3现金流及存货:经营净现金同比大幅增长,存货总计达到千亿
25H1机器人板块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240.14亿元,同比提升26.69%,其中汇川技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到30.20亿元,同比增长65.24%。25H1末机器人板块公司存货达1102.26亿元,同比增长8.92%,其中均胜电子存货超百亿。25Q2机器人板块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174.92亿元,同比增长7.86%。
二、各板块业绩情况:核心零部件业绩增长迅猛,丝杠企业呈高增长趋势
2.1营收及利润:利润正增长企业超70%,核心零部件板块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我们将机器人行业分为本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三大板块,其中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机、丝杠、散热件、轻量化、减速器、关节总成、传感器、大小脑、PCB和其他。从各个板块情况来看,25H1核心零部件营收规模最大,增长幅度最高,营收达1719.94亿元,同比增长16.38%,归母净利润达160.20亿元,同比增长20.38%。本体及总成实现营收1112.39亿元,同比增长10.41%,归母净利润达54.45亿元,同比增长1.65%。设备板块实现营收55.92亿元,同比增长6.85%,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下降55.83%,主要系日发精机业绩下滑所致。25Q2核心零部件板块保持营收、利润高速增长,单季度营收达920.54亿元,同比增长17.06%,归母净利润达85.93亿元,同比增长18.25%。本体及总成板块实现营收582.33亿元,同比增长11.50%,归母净利润达27.60亿元,同比下降12.58%。设备板块实现营收29.57亿元,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润为0.14亿元,同比下降93.46%。
2025H1,120家机器人板块公司中,有95家实现营收正增长,82家实现利润正增长。27家本体及总成公司中,有20家公司实现25H1营收同比正增长,其中所有关节总成公司实现营收增长,有12家本体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15家本体及总成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其中有6家为关节总成公司,9家为本体公司。85家核心零部件公司中,70家实现营收正增长,63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其中2家电机公司、6家丝杠公司、3家减速器公司、3家传感器公司、2家轻量化公司、2家大小脑公司、1家散热件公司和3家其他零部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30%,丝杠板块业绩表现最为优异。8家设备公司中,有5家公司实现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025Q2,117家机器人板块公司中(优必选、越疆、川机器人未披露Q2经营信息),有97家实现营收正增长,71家实现利润正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4家本体及总成公司中,有20家公司实现25Q2年营收同比正增长,12家本体及总成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其中所有关节总成公司实现营收增长,有12家本体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1家本体公司营收增速超30%,4家本体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超30%。85家核心零部件公司中,71家实现营收正增长,57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其中2家电机公司、6家丝杠公司、2家减速器公司、3家传感器公司、4家轻量化公司、3家大小脑公司、1家散热件公司和4家其他零部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30%。8家设备公司中,有6家公司实现25Q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
2.3盈利能力及费用情况:核心零部件盈利及成本控制能力较好,本体板块毛利率呈增长趋势
25H1,本体及总成公司毛利率为21.01%,同比提升0.76pct,净利率为4.89%,同比下降0.42pct。核心零部件公司毛利率为22.54%,同比下降0.36pct,净利率9.31%,同比提升0.31pct。设备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分别同比下降0.62pct和3.89pct。从期间费用率看,各板块均呈现下降趋势,本体及总成、核心零部件、设备板块公司期间费用率分别为8.48%、6.27%、11.44%,同比下降0.55pct、0.75pct、0.62pct。
25Q2,本体及总成公司毛利率为21.26%,同比提升1.15pct,净利率为4.74%,同比下降1.31pct。核心零部件公司毛利率为22.80%,同比下降0.18pct,净利率9.34%,同比提升0.09pct。设备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分别同比下降2.71pct和7.38pct。从期间费用率看,各板块均呈现下降趋势,本体及总成、核心零部件、设备板块公司期间费用率分别为7.46%、5.99%、11.22%,同比下降0.57pct、0.74pct、1.10pct。
从毛利率看,本体及总成板块公司毛利率最低,但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核心零部件板块公司毛利率相对平稳,设备板块公司毛利率波动较大。从净利率来看,本体及总成、核心零部件净利率相对平稳,设备板块公司毛利率波动较大,其中核心零部件板块净利率最高。从期间费用来看,设备板块公司期间费用率远高于另外两个板块公司,核心零部件板块期间费用率最低。
三、25H1技术迭代:汽车厂商加速进军机器人板块,电机、减速器等部件边际变化较大
3.1 25H1汽车厂商加速入局机器人领域,小鹏、小米等国产车企布局持续完善
25H1汽车厂商纷纷跨界入局。在技术层面,车企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储备,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广汽集团推出的GoMate机器人采用了自研的驱动器和电机,而小鹏汽车的人形机器人小鹏Iron则配备了多块自研芯片,T车厂成功将自动驾驶系统中的视觉、导航和AI算法技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中,并利用海量数据对机器人进行优化训练,提升其智能性与实用性。
汽车企业布局人形机器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研模式,车企凭借自身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独立开展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如广汽、小鹏、T车厂等。一种是合作模式,车企通过与科技公司、机器人企业或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如奇瑞等。
3.2特斯拉、Figure等头部企业引领行业变革,机器人向轻量化、精密化、高效化发展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技术迭代速度显著加快。在新材料新技术方面,镁合金、铝合金、PEEK等轻量化材料应用增加,谐波磁场技术和钐铁氮材料取得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升,摆线针轮减速器成为减速器重要发展方向。从各部件来看,上半身自由度显著增加,精细化程度加深,双臂负载能力增强;灵巧手自由度得以提升,感知能力增强,结构向轻量化紧凑化方向发展,同时腱绳+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方案得到市场认可;下半身双足平衡性能得以提升,响应速度有所加快;在智能化方面,大小脑逐渐形成协同系统,并由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发展。
四、商业化进展:机器人订单规模显著扩张,产业链协同趋势愈发明显
4.1核心订单:特斯拉量产计划持续推进,智元、宇树获亿元订单
25H1机器人本体厂商获得订单数量持续增加,订单规模有所扩大,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在即。其中,整机大订单情况如下:
特斯拉:预计2025年面向中国C端市场推出,2026年实现量产,目标五年内年产百万台。
Figure:成功打造了新型人形机器人大规模生产基地BotQ,BotQ工厂的首条自动化生产线每年最多能制造12000台人形机器人。计划大幅扩大规模,2026年将年产能扩张至10万台。
智元:2025年6月,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智元机器人以7800万元中标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采购包。
宇树科技:2025年6月,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以4605万元拿下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及相关配件的采购包。
天太机器人:8月20日,天太机器人与山东未来机器人、港仔机器人集团等签署10000台人形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创下单笔订单数量纪录,标志着行业迈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均普智能:公司于2025年7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了《关于自愿披露控股子公司签订产品销售框架合同的公告》,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与某智能制造公司签订了人形机器人产品销售框架合同,合同金额约为2,825万元人民币(含税),该合同是公司首次获得较大批量人形机器人订单。
松霖科技:旗下子公司松霖机器人与福建省伍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机器人采购合作合同。本次合作,伍心养老合计采购养老机器人产品成机数量不少于1250台(不含样机),总计分三年交付,其中2026年8月15日前交付成机50台;2027年8月15日前交付成机不少于200台;2028年8月15日前成机不少于1000台。
优必选:2025年7月,优必选“天工行者”在手订单已达百台,优必选中标 9051.15 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这是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
松延动力:2025年5月N2 机器人大定突破1000台。
国内外核心本体厂商产能规划、出货量及新增订单情况如下表所示。
25H1,受中游本体厂商出货量快速提升影响,机器人上游供应链厂商订单规模增长,多家企业机器人业务逐步进入量产交付阶段,对整体业绩贡献显著,已成为重要的收入增长极。
4.2各环节布局:宁波华翔成为智元ODM厂商,五洲新春与新剑卡位国产丝杠龙头
1H25,各环节零部件龙头企业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宁波华翔已成为智元机器人ODM 厂商,为其代工“远征系列”机器人。轻量化方面,中欣氟材新发行定增2.26亿元扩产高分子材料项目,目前PEEK中间体DFBP产能已达5000吨。关节总成领域,银轮股份与开普勒等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开展机器人业务合作。丝杠领域,五洲新春与新剑传动开展丝杠业务合作,浙江荣泰拟收购丝杠龙头狄兹精密51%股权。传感器领域,奥比中光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已顺利投产。减速器方面,翔楼新材成立机器人材料研究院,双环传动年产52万套RV减速器项目开工。
五、风险提示
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不及预期风险。人形机器人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智能能力提升与硬件降本的阻碍,同时依赖于下游场景需求。目前机器人产品主要面向工业、科研、娱乐等场景,如果后续不能顺利打通更多应用场景,或面临供过于求的情况,将对机器人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软硬件进步空间较大,若软件技术无法满足通用化场景的需求,或设备以及硬件端技术进展缓慢导致降本不及预期,将对人形机器人销量产生负面影响。
《机器人行业2025中报总结:主业盈利能力整体改善,关注龙头公司转型机会》
+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机器人行业2025中报总结:主业盈利能力整体改善,关注龙头公司转型机会》
报告日期:2025年09月01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