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卵巢衰退不可逆?文献证实此药或让七成早衰者受益,高龄必看
发布时间:2025-09-03 11:30 浏览量:1
卵巢功能减退,甚至卵巢早衰,标志着卵子库存告急,这对很多渴望生育的女性来说像一纸生育力判决书,传统方法改善往往不明显,借卵成为无奈之选。
但是,我相信每一个想要生育的女性,从内心深处都更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基因的宝宝,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撕扯着很多早衰姐妹的心。
今年6月,我写过一篇科普,讲的是研究者意外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改善卵巢功能,提升卵子质量,同时也列举了目前这项研究的一系列文献。
老药新用!意外发现改善卵子质量新路径,保姆级教程高龄抱娃so easy
没想到在我写完那篇文章的一周后,又一个关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改善卵巢功能的研究在Aging (Albany NY)上发表了。
这次又有哪些新发现呢?赶紧搬个小板凳和圈姐一起来看看吧!
01从一个意外的线索说起
这个研究是基于一个意外发现而来,研究人员发现有些癌症患者化疗后接受骨髓移植,有人卵巢功能就跟着恢复了,甚至还有人自然怀孕了。
我们知道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毁灭性的,那为什么接受骨髓移植后就恢复了呢?
研究者推测是骨髓移植进来的干细胞修复了卵巢。
研究者先做了动物试验,他们把不同类型的干细胞,比如从骨髓、子宫内膜等地方提取的干细胞,或者富含生长因子的超级血浆注射到动物卵巢里。
结果发现,这么做真的能唤醒休眠的卵泡,让卵巢恢复活力。
直接移植骨髓对绝大部分卵巢早衰的患者是不现实的,有什么方法更容易得到干细胞呢?
2021年有一个研究发现给小鼠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调动干细胞释放的营养因子进入血液,从而逆转卵巢早衰。
我们简单来看一下这个研究。
研究者测试了几种富含干细胞营养因子进入血浆,看看能不能修复受伤的卵巢,让卵泡重新发育。
研究者先给小鼠用化疗药,故意弄伤它们的卵巢,然后给这些受伤的小鼠输注不同类型的营养血浆。
在发现哪种血浆效果最好后,研究者把它用在移植到小鼠身上的人类卵巢组织碎片上,看看对人类卵巢碎片有没有相同的修复效果。
A类血浆来自打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人体血浆,这种针能把骨髓里的干细胞赶到血液里去,所以这种血浆富含干细胞释放的营养因子。
B类血浆来自脐带血血浆,新生儿的脐带血里也有丰富的干细胞营养因子。
C类血浆是把上面两种血浆再激活处理一下,让它们的效果更强。
结果发现,无论是A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血浆,还是B类脐带血血浆,输给受伤小鼠后,卵巢里的新血管都变多了,卵巢细胞分裂变多、死亡变少了。
这种作用带来的结果就是卵泡开始发育了,小鼠生育能力恢复了。
C类激活血浆,修复效果比没有激活的更好。
在小鼠卵巢和人类卵巢碎片上,效果最棒的都是激活后的A类血浆,也就是打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人的血浆,把它再激活一下效果是最佳的。
研究者分析了这种最强血浆,发现它里面有很多修复蛋白,他们可以调控细胞生长和死亡,影响基因开关,传递修复信号,促进细胞间的沟通,帮助细胞应对压力。
最重要的是修复卵子DNA损伤,特别是卵子老化最常见的双链断裂损伤。
所以,目前这个研究就想知道如果这个动物试验的方法用在卵巢早衰的人或高龄女性身上,会不会帮助她们真正的修复受伤的卵巢,从而对生育力有重大的改善呢?
02这个试验是怎么做的?
研究者首先纳入265为卵巢早衰的女性,这些女性被判定没办法生育,只能通过捐卵抱娃。
经过筛选182为女性符合条件,但后来又37为后续检查数据丢失,所以真正完成研究并有分析数据的是145位女性。
这些女性平均39岁左右,最年轻的是26岁,最高龄的是44岁,大部分研究对象在30多岁到40岁出头。
研究对象最多的是白人,其次是阿拉伯裔,然后是西班牙裔,还有少数其他种族背景的。
治疗前这些女性血小板平均24万7千左右(正常范围从10万7到45万5);白细胞平均6000左右(正常范围从3000到1万);血红蛋白平均13 g/dL(范围从7.5到18.2,13算正常偏低一点)。
研究者第一步先给女性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共注射4天,这个针的作用我前面说过是把骨髓里的干细胞因子赶到血液里。
第二步是抽血,把血液里富含干细胞营养因子和血小板生长因子的部分提取出来。
第三步是把提取出来的这种营养液直接注射到女性的卵巢里。
看看这个疗法能不能唤醒卵巢里沉睡的卵子,让它们有发育成熟的机会。
03这个试验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在完成研究的145位女性中,有68.28%的女性卵巢里的卵子被成功唤醒了!接近七成!比例非常高,说明效果很明显。
你要知道卵母细胞激活并不简单,意味着治疗后窦卵泡计数至少增加3个卵泡,AMH水平至少升高20%,但就是这个治疗让接近七成的早衰患者做到了。
那是不是年龄大就不容易被唤醒呢?这项研究否认了这个判断,研究发现卵子被唤醒的女性和没被唤醒的女性,平均年龄差不多。
在卵子被唤醒的女性中,大约7.07%(7人)后来自然怀孕了,这个比例虽然不高,但对于这些原本困难户来说,是很宝贵的。
另外,总有有14.14%(14个人)在接受这个治疗后再做试管婴儿成功怀孕了。
这两个数据并不是偶然的,排除了所有干扰因素,这个结果都是显著的。
所有卵子没被唤醒的女性没有一个人能自然怀孕或通过试管婴儿怀孕,这说明只有卵巢被这个疗法唤醒了,才有怀孕的希望。
这个治疗的安全性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研究披露的数据。
超过一半的女性(53.1%)一点感觉都没有,大约三分之一(32.8%)的女性有轻微不舒服(比如有骨头痛、疲劳)。
少数人(14.1%)的患者感觉有比较明显(中度)的不舒服,还有极少数人感觉挺难受(重度)。
治疗结束后,所有人的血细胞数量(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回到了正常水平。
从症状变化来说,打针第一天大部分人没什么感觉,或者只有轻微的感觉。
随着打针天数的增加,感觉不舒服的人变多了,从8%增加到快60%。
感觉比较难受(中度)的人一直比较少。
04为什么有人有效有人无效?
所有参加治疗的女性,都成功地从骨髓里把一种叫CD34+细胞(就是干细胞营养因子)动员到了血液里,平均每个人收集到了3000个/mm³血。
那些治疗后卵子被成功激活的女性,她们血液里这些干细胞营养因子(CD34+) 的平均数量,比那些没激活的女性稍微高一点点(33.1 vs 26.5)。
但是,这个差别比较小,只能说可能有点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能完全确定。
研究发现,血液里的白细胞总数和干细胞营养因子(CD34+) 的数量有联系。
白细胞多的时候干细胞营养因子往往也多一些,这个联系虽然不是特别强,但比较可靠,不是偶然发生的。
另外,研究还发现38岁以下的女性,卵子激活的成功率比38岁以上的女性要高。
研究者想找出一个白细胞数量或干细胞营养因子的门槛值,用来预测谁更容易激活成功。
结果发现,白细胞数达到 33,340 /mm³左右,在区分能激活和不能激活的效果相对最好。
干细胞营养因子(CD34+) 数达到 5248.8 /mm³左右,区分效果也相对最好。
但是!研究分析发现,光看干细胞营养因子(CD34+) 的数量本身,很难准确预测卵子能不能激活成功。
这可能是因为病人数量不够多,或者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在影响结果。
分析表明,年龄、白细胞数量、干细胞营养因子数量这几个因素确实会影响卵子能不能激活。
不过,研究者也承认,肯定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比如病人本身的身体状况、卵巢情况、具体用药量等等。
这次研究人数有限,这些因素还没完全搞清楚。
这次研究还发现,在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4天里,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女性需要调整药量。
调整主要是根据她们的白细胞数高不高,或者身体有没有不舒服,比如骨头痛。
研究者希望既能采到足够的干细胞营养因子,又能让病人少受罪,所以需要每天严密观察。
05这项研究带给我们的启发
这项研究挑战了我们的传统认知,研究证实通过激活内源性修复机制,已经衰退的卵巢存在被唤醒的可能。
68.26%的卵母细胞激活率和后续的妊娠案例强有力地挑战了卵巢衰竭即生育力终结的旧观念。
我们之前的科普主要研究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这个药物本身对卵子质量的改善作用.
那些研究没有提取干细胞营养因子,更没有进行卵巢注射,效果已经非常可观。
这个研究更进了一步,采用四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注射,抽血提取干细胞营养因子,再进行营养因子的卵巢注射,取得的效果更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治疗在现有的临床条件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能很轻松去复制试验中的治疗方法,这对卵巢早衰姐妹是一个非常可及的治疗方法。
这项技术容易实施,而且在真实世界中已经验证了效果,副作用完全可控,没有严重不良事件,且血象可完全恢复,这对患者来说提供了相对低风险的选择。
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年龄仍然是关键因素,虽然同样都是卵巢早衰,但38岁以下女性反应更好,未来治疗可能需要结合年龄、卵巢储备基线制定个性化方案。
这项研究最重要的启发在于,卵巢功能的修复是可行的,是充满希望的,但也是需要谨慎探索的道路。
这是一项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重要迈进,标志着生殖医学在对抗卵巢衰老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但距离成为成熟、普惠的临床方案,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亲爱的姐妹们,如果此时您正在因为卵巢功能减退和时间赛跑,或者因为卵巢早衰感到抱娃希望渺茫……
请听我说:生命的可能性从未关闭,可能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等待被唤醒!
在这个研究中将近七成的早衰姐妹在治疗后成功唤醒了卵巢潜能,我们有理由相信您也一定可以!
38岁不是界限,44岁也并非生育终点,科学还在探索,但它已经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我们的身体蕴藏着惊人的修复力!
请相信生命的奇迹,更要相信奇迹永远眷顾不放弃的人!加油各位!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科普分享,不对所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