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精神照前路 红色血脉代代传——我市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暨老兵红色宣讲进校园示范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5-09-05 15:23 浏览量:1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曼艺 文/图
“我也将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天边的月心中的念,你永在我身边……”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刻度,9月2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平凉市委主办的平凉市“全民国防教育月”暨老兵红色宣讲进校园示范活动在陕师大平凉实验中学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通过邀请三位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前辈——抗美援朝老兵李庆忠、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一等功臣杨建德、“最美退役军人”张弢分享他们的战斗经历与爱国情怀,展现国防精神的代代相传。
抗美援朝老兵李庆忠讲述战斗故事。
“祝贺我们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李庆忠用沙哑而坚定的声音开启了他的讲述。1951年5月入伍的李庆忠,最初在新兵第二十八团警通连任炊事员,三个月后便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1953年的反击战中,他所在的工兵警卫连肩负着修路护桥的生死重任,他们抢修的大桥不仅是主力部队前进的关键通道,关系到战争的胜败,更是押解俘虏的必经之路,因此成了敌人轰炸的重中之重。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李庆忠和战友们顶着敌人的炮火,桥梁边炸边修,直至停战。全班12人最终仅剩他一人,20岁的李庆忠因在此次战役中的英勇表现被授予三等功。情动之处,他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苍劲坚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仿佛穿越了七十余载的时空,将全场师生带回那个热血澎湃、英雄辈出的年代,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牺牲与奉献,令人动容不已。
杨建德则为师生们述说自卫反击战中铁血峥嵘的岁月,“战士一生,护国一世”道出无数边防军人的心声。1986年,21岁的杨建德在老山前线参加“蓝剑-B”行动中,担任旗手。战斗中,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将“攻无不克”战旗插上了阵地主峰。同时,又迅速投出炸药包炸毁了一个正在疯狂扫射的敌火力点,被誉为“英雄旗手”,经部队党委批准,荣立一等功。战斗中,杨建德左半身十几处受伤,被评为六级战残,至今,身上多处还残留着弹片。
台上,英雄前辈们的语言质朴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千钧,每一个故事都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台下,上百名师生屏息凝神,目光灼灼,眼中闪烁着感动与崇敬的光芒。陕师大平凉实验中学高二(8)班学生景睿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听完本次国防安全演讲,让我深受启发,不仅让我深刻意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还对我未来学习生活有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会将国家安全融入学习生活。在规划学业时,我会更加关注国防科技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张弢则分享了在和平年代如何“退役不褪色”,于平凡岗位续写军人本色与服务社会的动人新篇,为师生们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在各条战线上继续发光发热的风采。
现场,一件件珍贵史料、一段段英勇事迹,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陕师大平凉实验中学高二(1)学生马致远深有感触地表示,通过本次的国防安全教育,他深刻认识到了国防安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聆听完李爷爷等前辈们的事迹,我体会到战士们在战场上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意志。在日常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国防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新闻。”
“我们铭记,烽火岁月,山河血泪;我们致敬,英雄不朽,浩气长存……”铿锵的誓言与随后全场齐声高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激昂旋律交汇相融。
据了解,今年是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月,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及我市若干举措,始终把国防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全民国防教育列入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与征兵工作、双拥工作、普法教育工作相结合,各级各类群体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实践载体不断丰富,宣传普及不断推进,全市上下形成了爱军拥军、支持国防的良好氛围。
丨来 源 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丨 编辑丨王榕炎
- 上一篇:在人类共通经验的废墟上
- 下一篇:智元机器人如何跨越“莫拉维克鸿沟”?